分享

正气养生论(二十五)脏腑养生补短板(中)

 Leagend0001 2017-10-04

   脏腑表里关系是: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肮相表里;心包与三焦相表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六腑是传导饮食物的器官,它们既分工又协作,共同完成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传导和排泄过程。如胆的疏泄胆汁,助胃化食;胃的受纳腐熟,消化水谷;小肠承受吸收,分清泌浊;大肠吸收水分和传导糟粕;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三焦是水液升降排泄的主要通道等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其中一腑功能失常,或发生病变,都足以影响饮食物的传化,所以说六腑是泻而不藏,以通为用。

  形体组织主要指脉、筋、肌肉、皮肤、骨等。它们与五脏的关系是心主脉,肝主筋,脾主肌肉(及四肢),肺主皮毛,肾主骨。同时,人体脏气的盛衰,又会反应到最明显的部位。如;心,其华在面;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肺,其华在皮毛;肾,其华在发。可见脏器和肌体关系密切的。

  此外,肝有病变,病人可出现抽筋,指甲变薄变软;心有病变,可使血脉衰弱,面色无华;脾有病变,可使肌肉消瘦,口唇淡白;肺有病变,可使皮毛枯槁;肾有病变,可使骨生长不正常,毛发稀少等等。这说明脏器病变反映到相应的形体组织。

                      

(一)五脏六腑相生相克组成一个系统。

1、脏腑相生关系(调理改善促进相生关系):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 →土生金

肺助肾 →→→ 肾助肝 →→→ 肝助心 →→ 心助脾 → 脾助肺

大肠助膀胱 → 膀胱助胆 → 胆助小肠 → 小肠助胃 → 胃助大肠

 

2、脏腑相剋关系(药物副作用、空气污染、情绪等会引起相剋关系):

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 →→火剋金

肺伤肝 →→→ 肝伤脾 →→→ 脾伤肾 →→ 肾伤心 →→→心伤肺

大肠伤胆→→→胆伤胃 →→→ 胃伤膀胱 → 膀胱伤小肠 →小肠伤大肠

 

1)肝与胆

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胆互济。所以肝胆实热的病人,有寒热、胁痛、胸满、口苦、呕吐等症状。而平肝足以泻胆,泻胆也可以平肝。

 

2)胃与脾

胃主腐熟,脾主运化,脾为胃行津液,二者分工合作。所以任何一方有病,都会相互影响;治疗上也是二者兼顾。

 

3)心与小肠

心和小肠的经络互通于心,心火盛,舌尖碎痛,小便也赤涩。采用清心利小便疗法,使心和小肠热从小便外出。

 

4)肺与大肠

大肠为传导之腑,但必须借肺气的下降。如大便秘结,可用开泄肺气的方法;痰浊壅塞肺部实喘,可开泻大肠,以利肺气。二者间在生理和病理上,都密切关联。

 

5)肾与膀胱

肾和膀胱互为表里。小便既要靠肾运化,又要藏于膀胱,从而得以正常排泄。所以小便不通应温化肾和膀胱之气。

 

6)心包络与三焦

心包络是心的外卫,三焦为脏腑外卫,二者脉络原自相通。在经络方面,手厥阴经是络三焦,属心包,手少阳经是络心包,属三焦,相互交通。心包络和三焦的关系也很密切。  

 

7)奇恒之府

奇恒之府系指脑、髓、脉、女子胞。肾主骨、髓。 

脑为髓海,居于颠顶,为天灵盖所包涵。[内经]云:“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目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输耳鸣、胫痠、眩晕、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脑的正常与否,直接表现在一个人的精力是否充沛。如果髓海不足,脑的机能减弱,表现为懈怠无力、眩晕、耳鸣等症。  

女子胞

女子胞亦称胞宫或子宫,位于小腹部大肠之前,膀胱之后。女子在发育后,由冲、任脉通盛产生月经,在孕育时,女子胞又有保护和给养胎儿。在病理上,妇女经产、带下诸疾,常由冲、任失调,而冲、任脉又起于胞中,它对女子生理和病理上起重要作用。

(二)四时脏腑养生

养生要和天时气候同步,养肾也一样。只有在春夏秋冬四季都把阳气养好,身体的能量才会充足。四季养阳侧重点是不同的。比如春天肝火旺,而养肝关键在于对心态的调养,所以春季养阳重在养情志。春季还是万物生发季节,人体阳气不断往外宣发,皮肤毛孔也舒张开放,这时最易感风寒。常言说'春捂秋冻'。在其他方面也要注意,比如天黑后要睡觉,早上要早起,常到院子里走走。另外头发也不能老扎着,要散开。多穿宽松的衣服,放松形体,这样也有利于身体内气机生发。春天人容易犯困,有些人一困就没完没了睡觉,这会阻碍身体气机生发。如果违背法则,那供给夏季长养的力量就会减少,到夏天就易出现寒性病变。

  到夏天天气特别热,气血都到外面,体内阳气也到外面,体里阳气不足。夏天易出现胸闷、气短、多汗症状。夏天养阳要注意养心。夏季不要贪凉,以免伤了体内阳气。另外,夏天不吃过油腻食物,要以清淡为主,气血全在体表,体内没有能量去消耗过油食物。晚上晚点儿睡,早晨早点儿起,要多晒太阳,充分接受阳气,多出汗,使气血通畅,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闭藏,起居要合理安排睡眠时间,早卧早起,收敛精神不外散,以缓和秋季肃杀伤伐,使神气安定。要多吃梨,梨的金气最重, '白色入肺'。梨有润肺、止渴的作用,入肺经,有助于肺气速降,帮助人气血从外面向里面走。调和饮食,积累更多后天之气。


  冬天气温达到最低,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冬天养阳要注意防寒。起居方面,人尽量减少能量消耗,如减少洗澡次数、减小运动量、早睡晚起、注意保暖、多吃味厚有滋补功效的食物。

  总之,顺应自然,春季重点养肝,夏季重点养心,秋季重点养肺,冬季重点养肾,四季或长夏重点养脾。              

                             

(三)十二时辰脏腑养生

 子时,指夜里111点,此刻是阳气发动万物滋生之时。人身之气机,日日俱从子时生发。子后则气生,午后则气降。子时气血流注于胆经。《内经》凡十一藏取决于胆,脏腑功能都取决于胆气能否生发。人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体会,人一般夜里九、十点钟有困倦的感觉,但熬到11点又精神了,是胆经生发的缘故,因此,保证夜里11点前睡觉是通过睡眠保养这点生机。

 

    丑时,指夜里13点,丑时气血流注于肝经。肝主血。保证丑时睡眠就在养肝胆养血。肝主敛藏,此时生发之气虽然更大些,不能只升不降,有约束收敛才可更大作为。

 

    寅时,指夜里35点,寅时气血流注于肺经。中国古代正月建寅和十二经脉流注起于肺经都是代表开端,是阳气的开端,也是人的开端。一日之中寅时是人身体各部由静转动,各部分对血、气的需求量开始增加,这时肺作为相傅之官要担当起均衡天下(身体)的职责,一旦宣发肃降失职,会造成严重后果。如身体各部对血、气的需求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许多心脏病患者死于凌晨三四点的原因。健康人此时在深睡状态,即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生命由静而动的转化。可身体虚弱的人或老人这时会出现失眠或醒来,是因为身体各部位对血需求量增加,脑子得到的血减少,只有宣发没有肃降,生命自然就危险。

 

    卯时,指早晨57点,卯时气血流注于大肠经。肺与大肠相表里,寅时肺气实卯时应有大便。

 

    辰时,指上午79点,辰时气血流注于胃经。人必须吃早餐,阳气生发靠阴气来养。

 

    巳时,指上午911点,巳时气血流注于脾经。脾主运化,吃早餐不发胖的原因,如人体脾运化功能好,顺利地消化和吸收。

 

    午时,指上午1113点,午时气血流注于心经。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而午时正是一阴生,阴气忤逆阳气之时,正所谓阴阳相搏谓之神,对练功者而言,是练子午功大好时机。子时要睡觉,午时要小憩,最能养精气神。

 

     未时,指下午1315点,未时气血流注于小肠经。小肠的功能在于吸收精华。

 

     申时,指下午1517点,申时气血流注于膀胱经。膀胱经为足太阳之脉,上额头而至巅顶,气虚、气实都易引起头痛或两目外鼓等症,健康人是学习和读书的好时光,古人主张朝而受业,夕而习复。这时由于气血易上输于脑部,学习效率会很高。又,太阳主管气化,这时应该多喝水和吃些水果,对养生很好。

 

    酉时,指下午1719点,酉时气血流注于肾经。早晨卯时(57点)代表一天或一年的开门,那晚上酉时(57点)则代表一天或一年的关门,自然天地与人体这个小天地从这一时刻起进入秋冬的收敛收藏,身体表现出病变都是肾收藏功能出问题,而酉时发低热则是肾气大伤,尤其是青春期或新婚后的男子要注意这一点。

 

    戌时,指晚上1921点,戌时气血流注于心包经。这时人体阳气进了阴的界面,这时阴气正盛,阳气将尽。

 

    亥时,指晚上2123点,亥时气血流注于三焦经。是用小火烤小鸟,指生命处于一团融融温暖气息中,中国人形容它为氤氲,中医把这氤氲交融的状态归属于少阳,这时刻人们应安眠,让整个身体(三焦)都得到休息和休整,并从这彻底的休整中孕育新的生机。

                                              

(四)增强脏腑功能

1、让身体动起来。锻炼身体是最好增强脏腑功能的方法,这方法经济实惠,简单易学。通过跑步、快走、打球、骑车、打太极拳等体育运动,可锻炼心肺功能,改善脏腑的循环能力。

1)由于运动,内脏循环系统加快,从而增加内脏负荷,提高内脏的内循环和消耗能力,使内脏器官全面得到锻炼。

2)通过运动,消耗了大量的氧气和脂肪,而包裹在内脏周围的脂肪是身体疾病的主要杀手,消耗掉这些脂肪对脏器以及身体功能加强,意义重大。

3)运动过程中身体能有效抑制胰岛素分泌,并增加胰高糖素的分泌。

 4)对于消化系统的影响,通过运动能增加胃蠕动,提高胃肠消化吸收能力。

总之通过运动能大大提高脏腑功能,让身体动起来包括劳动和运动。任何劳动和运动,只要不过力或过劳的,对身体健康都是有益的,这就要求人们要勤于动,不要懒,动则促进气血周流,懒则气血流通缓慢。 

                      

2、合理饮食

人体通过自身经络将五脏六腑、皮毛肌肉等全身各个部位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在功能上互相促进,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联系紧密。在加强身体锻炼同时,要注意饮食改善,通过改善饮食提高营养来增强脏腑功能。要想改善脏腑功能就要合理饮食,平衡人体对各种营养吸收,人体需要各种物质和营养元素,不偏食,不过饱过饥,人缺少哪方面的营养对身体也不利,过多供给,造成体内某物质过剩反而有害健康。

                  

3、经常按

耳朵和脚,可有效提高脏腑功能。小小的耳朵,分布了密密麻麻的耳穴,全身器官组织在耳部都有投影反射区,所以每天给耳朵做做按摩,其实是给全身按摩,通过按摩反射区,能有效锻炼反射区相对应的脏腑功能。

脚是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和运动器官。泡脚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脚自古就有人体第二心脏之说。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而负担最重。脚上有人体各脏腑器官的反射区和穴位,以及经络,很多人做足疗,按摩师按摩脚时,会感觉痛疼、酸胀,基本上说明我们相应的反射区脏腑有问题。当我们做完足底按摩后,会感觉浑身轻松,在享受同时,也提升了脏腑功能。(待续)

国庆节之黄金假日

【建国68周年】

中秋佳节人团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