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鸿章的外交思想就是乞和投降吗?

 远方红叶 2017-10-04

文|陈事美

割地、赔款,不平等条约一个接一个。这就是晚清中国的常态。作为晚清的第一外交家,李鸿章似乎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如此,李鸿章被人称为“卖国贼”、“汉奸”,奴颜婢膝也成了李鸿章的重要标签。那么,李鸿章对于当时的中国外交,又是怎样的考量呢?难道只是一味地乞和投降吗?

晚清的中国被打开国门后,中国的发展缺陷在世界面前暴露无疑。愚昧、落后是现状,发展、赶超是责任。在这种背景下,大国外交如何开启?应该说,李鸿章也是在中国较早“睁眼看世界”的人,他给中国定的第一外交方针就是“和”。

“和”字外交方针是否符合晚清中国的实际呢?和,不是乞和,是和睦、和谐,彼此相处共生,和谐稳定。“和”的意思,就是李鸿章希望中国与西方列强能够求同存异,共谋发展。

李鸿章在给曾国藩的书信中提到,当前中国要“外须和戎,内须变法”。这个意思很明显,就是要以对外和平为国内的发展争取时间。再简单一点说,就是用和平换发展。国内积弱积贫,若对外四处树敌,那中国就很难有大的发展。

老态龙钟的晚年李鸿章

李鸿章的这个外交思想,就是归结为一个“和”字。“和”字正好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思想。和则生、和则立。

或许有人将“和”完全理解成了“忍”,那是不对的。“忍”是“和”的一部分,但“和”不完全是“忍”。小不忍则乱大谋,在李鸿章的外交思想中,显然会有忍让退缩的成分。比如在与西方列强的众多谈判中,割地、赔款都是忍让退缩的表现。但很多并不是李鸿章的本意,例如在中日《马关条约》的谈判中,李鸿章也曾对领土与赔款积极争取。

和,当然意味着一定的妥协、退让。但有些妥协退让不代表丧权辱国。比如在中法战争中,中国本已取得胜利优势。前线官兵纷纷上书继续乘胜追击,直接打到河内去。这些人甚至还扬言,谁议和就杀谁。但李鸿章认为,以战促和是最佳方案。即使清廷内的主战派也认为,不撤兵,但应该停战。

这就是民间常说的“见好就收”。以战止战,将法国人拉到谈判桌上,也不失为一种高姿态,从而赢得更多主动权。其实中法战争,英美等国对中国也进行了强行干预,迫于压力,清廷也不得不进行和谈。

从中法战争也可以看出,和,不代表不打仗。一味妥协退让毕竟有失国家尊严,李鸿章也担不起这个责任。和的背后,就是养精蓄锐,卧薪尝胆,如此才能“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是现实的选择,也是无奈的选择。

当然,中国传统谋略还有一招叫“远交近攻”。“和”字对俄国、日本似乎就不太起作用。因为俄国与日本与英国、美国等不同。英美等国领土要求比较弱,大都是通商的要求。而俄国与日本不同,他们不仅抢粮抢钱,重要的是,还要抢地盘。

都说远亲不如紧邻。但在国家之间,似乎是不好使的。俄国与日本就是中国的恶邻居,俄国抢走了库页岛,日本占领了琉球。然而,他们仍不罢休,又双双把目光瞄向了东北。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抢占辽东,俄国不干,把这块肥肉强行让日本吐了出去。

对于这一对恶邻,李鸿章本想采取联俄制日的策略,以达到平衡的目的。联俄制日,其实也是李鸿章“和”字外交方针的一种体现。用别人的不和,来达到中国的和。用俄国牵制日本,来避免日本在海上对中国的威胁。

为什么是联俄制日,而不是联日制俄呢?可能有两点原因,一是意识形态的不同,日本完全照搬西方那一套,彻底导向了西方的怀抱,意味着对中国的背叛。无论从文化上,还是感情上,尤其是意识形态上,中国都无法接受。俄国则不同,与中国都是集权统治,意识形态更接近。二是,当时中国认为日本的野心更强、威胁更大。因为日本是一个小小的岛国,资源匮乏,若要崛起必要大举扩张,中国则首当其冲。相对而言,俄国领土幅员辽阔,远东人烟稀少,扩张的野心不强。

但李鸿章的联俄制日这招似乎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日俄两国最终在中国大打出手,日本仍然强占了东北。俄国没有联住,日本更没有制住。其实,在东北,联谁都没用,日本不占,俄国也会占。赶走俄国,来了日本。赶走日本,俄国就会来。都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李鸿章本想让中国从中渔利,至少不吃亏,但本该是渔翁的中国,最后却成了别人的猎物。

其实,联俄制日,也是以夷制夷的一种体现。俄国、日本也是夷。李鸿章曾幻想,通过某种手段,让西方国家之间彼此制衡,互相平衡,以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虽然西方列强彼此间也有利益冲突,但他们在瓜分中国这个大利益上是没有矛盾的。李鸿章期望的以夷制夷,只不过想让中国少损失一些罢了。

那么说到底,当时的中国非要死守李鸿章这个“和”字吗?李鸿章也不想一味的“和”,但不和就挨打。比如八国联军侵华就是典型的例子。义和团崛起壮大后,让清廷看到希望,多年受洋人的鸟气终于可以让义和团来报仇了。义和团果然不负众望,以烧教堂、杀洋人为己任。在清廷的鼓励与支持下,好一阵打砸抢烧杀。最终,这样挑衅的结果就是引来了八国联军的疯狂报复。

义和团惹了大祸,还要李鸿章来擦屁股,不停与列强谈判,最后签下《辛丑条约》,赔款创下中国之最。对此,李鸿章总结说,中国每挑衅一次,就吃亏一次。在李鸿章看来,中国就像一个多病之人,只能外修和好,内图富强。若跟人家好勇斗狠,非搭上自己小命不可。这也是李鸿章始终坚持“和”的原因。

“和”不是求和、不是乞和,而是有原则地尽量修好。李鸿章自然也不是这样的人。比如在处理天津教案时,李鸿章的策略就是与洋人打“痞子腔”。痞子腔,不是耍无赖,是在规则允许的前提下,利用规则欺骗对方。这点李鸿章比老师曾国藩做得好。

本来清廷是派曾国藩去处理天津教案的,曾国藩或许过于讨好洋人,一味指责天津百姓与官府,最后还要将20名主犯杀掉。结果,此处理结果引发朝廷与民间均不满。清廷又派李鸿章接手,李鸿章比较袒护中国人,暗地里用替身换掉了天津教案的主犯,而法国人恰巧又没有发现。曾国藩还一度对李鸿章的这种“痞子腔”表示不屑,但李鸿章就是成功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反观曾国藩,因为此事,晚节不保,郁闷而终。

很多人喜欢用左宗棠对比李鸿章,认为左宗棠就是有骨气,而李鸿章就是软骨头。但不要忘了,左宗棠平定回乱也好,收复新疆也好,都是在国内。而李鸿章面对的都是西方列强。虽然新疆背后也有英国、俄国势力插手,但英国、俄国在新疆的利益并不大。

假如用左宗棠去打日本、打八国联军会行吗?真的能打胜吗?这种历史假设肯定无法给出答案。清廷也不是没硬过,也不是没狠过。甲午海战,定远舰、镇远舰众多官兵奋勇抗击日本,将官全部壮烈牺牲,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最硬最狠的是,发动义和团杀洋人。最终人家八国抱团了,组成联军讨伐中国,吓的慈禧与光绪都跑了。

其实,到底“和”是好还是不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在清廷看来,大厦将倾,也只有“和”才是最好的选择。但后人的视野与立场并不在清朝政权这里,所以才有了对“和”的大加鞭挞,当然,从国家与民族的立场来说也是对的。

至于如何评价李鸿章的“和”,那就看你站在什么立场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