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寸耕堂铭砚展-47

 老樟xy67896789 2017-10-04
後記


其實,在三年之前,我對硯臺並無興趣,覺得只是個實用工具而已。


直到那一次去名古屋見了鄒濤,陪他去一家文房店,取一函齊白石手拓印譜。偶見榻榻米上放著十幾方硯臺,其中一方蟬形大硯十分惹眼。心想自己搞了大半輩子書畫,連一方好硯臺都沒有,豈不悲哉!便問老店主:這方硯可以出售嗎?答曰:可以。鄒濤兄說:此硯是歙石琢成,至少是明代古硯。眉子紋很漂亮。又問了價錢,太便宜了。便欣然買下。


不久,鄒濤兄又引我去買了《沈氏硯林》和《古名硯》兩套書。之前我就非常喜歡金冬心先生的硯銘。至此才感到硯臺的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於是鄒濤兄便慫恿我也寫銘刻硯。我想了想說,搞三十方還可以試試。鄒兄說,三十不行,至少一百方才成規模。我當時覺得不可思議,太難了。


回京後,寫了篇銘文,試著一刻。沒想到硯石太硬。刻到一半,手指已皮肉分離,起了兩個大泡。心想,這下事情要黃了。


正愁悶時,第二天在洗手間閑翻陳巨來的《安持精舍人物瑣憶》,忽然眼前跳出幾行字:“陶壽伯… … 一日見余為程子大(頌萬,十髪老人)刻硯銘。袁伯夔之長篇七古,約六七百字,陳仁先小楷書之者也。可憐,餘隻會刻石章,硯石非所擅也。一天只能刻二三字耳。遂以示壽伯,請教刻法。壽伯大笑云:‘這須用錘鑿刀者也,我代你刻了罷。’持去只四五天即攜來,毫髮不爽也。”


當時的我真是茅塞頓開!急急驅車去日雜店買了一把小鐵錘。回家一試,一分鐘便上手,果然省力,再也不受皮肉之苦了。


當然,我的刻法肯定與陶壽伯不同,陶是摹刻毛筆書法,我是以刀鑿代筆,可稱單刀沖鑿之法。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通過銘硯,學習古硯鑒賞,嘗試銘文寫作,研究單刀鑿刻之法。可謂寸耕不已,收穫良多。更何況與書畫家最親近之文房四寶中,紙墨筆處境堪憂,而硯也離我等日遠。今借此展此書或可喚起人們更多之關注,則我心聊可一慰。


在此期間,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幫助。首先是鄒濤兄的建議,若無此,今天也不會有寸耕堂銘硯這回事。鄒兄還幫我為硯臺斷代。其次是我妻李小芳,四處奔波,為我淘硯,非常辛苦。學生戴裕洲為我傳拓,細緻認真,手法精妙。張晉光先生攝影。曹愛國為兩本畫冊設計版式,令我滿意。榮寶齋出版社大力支持畫冊出版,責任編輯黃群還為我作了題跋的釋文。


百忙中范迪安院長再次出手相助,為我寫了序文。西島慎一老先生,鄒濤、譚述樂二先生也寫文為展覽畫冊添彩。吳洪亮院長帶領他的團隊為展覽策劃付出了許多心血。“如果藝術”為展品掃描、裝潢及畫冊請柬印製亦盡心盡力。沒有他們的幫助,就不會有今天的結果。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謝!




二○一七年七月
王鏞於寸耕堂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