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月亮——孤竹君

 老人家1948 2017-10-04

中国的月亮——孤竹君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到过苏州寒山寺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唐代诗人张继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枫桥夜泊》,那淡淡的月色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为诗作凭添了无穷魅力。

    月亮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频繁出现,是所有喜爱诗歌的读者不难体察到的一种现象。最早在《诗经-陈风》中的《月出》三段诗里就出现了月下美人的形象,似乎“月貌”比“花容”更为含蓄,更有韵味。

    此后,用月亮来描写美女则更是屡见不鲜。如聂夷中(《公子行》)中的“美人尽如月”;李白(《越女词》)中的“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星月”都使人产生了无限神奇的遐想。外国人瓦特逊曾经对《唐诗三百首》中各种自然物象进行了统计,发现月亮出现了96次,远超过天(76次)、日(72次)、草(42次)、木(51次)出现的次数。松浦久对李白诗集中“月的心象”进行统计后发现,在李白现存的一千多首诗中,有四分之一的作品是吟咏月亮的当李白在“花间一壶酒,独酌无乡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其一)的时候,唯一能给他带来一丝抚慰的恐怕只有那轮皎洁的明月。诗圣杜甫在“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江汉》)一诗中抒发了自己不为流俗、不为社会所容的精神苦闷。月亮在这里超越了本身的局限,使诗人沉醉在一种理想境界之中。难怪在思乡游的子眼中,“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每当到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的时候;禁不住就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了。月亮缺而又圆、晦而又明的自然现象,为一代又一代的诗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在众多咏月诗中,被誉为“孤篇绝唱的莫过于张若虚的不朽之作《春江花月夜》了。“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是着笔于空间的无限;“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是寄意于时间的无尽。月光的朦胧美构成了时间和空间的大背景,可见中国古诗词中对月亮的精彩描写,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审美精神的最高境界。虽然“月有阴晴圆缺”,但是终究会“千里共婵娟”。在中国人眼里,月亮不仅是吉祥、幸福、团圆、美满的象征,而且它还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如果中秋节见不到月亮,诗人们一定会感慨“中秋无月重阳雨,孤负人生一度秋”。所以尽管一月之中只有一天是圆月,但诗人笔下的月亮80%却都是圆的。这倒使人想起了中东一些国家国旗上的新月图案,在他们看来,新月是权利、威望的标志,才是美好的象征。西方人对中国人为何在元宵节或中秋节夜晚对月饮酒作诗赏花确实颇不理解,因为在他们眼中,月亮预兆着神秘、飘忽不定、乃至死亡。相同的月亮,不同的地域和人文环境产生出如此不同的感受,无怪乎美学家朱光潜在《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文中说:“西方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大海,是狂风暴雨,是峭崖,是日景;中国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明溪疏柳,是微风细雨,是湖光山色,是月景。”

    中国人对月亮如此情有独衷是和中国的人文地理是分不开的。仅从历朝历代对月亮的雅称中就可见一窥。早在中国古代,月亮就被称作为广寒、清光、太清、团扇、望舒、夜光、纤河、金浪、顾菟、蟾宫。有冠以其桂、镜名称的:月桂、玉桂、桂魄、桂殿、玉镜、寒镜、宝镜、瑶台镜;有以蟾蜍、兔子命名它的:玉蟾、霜蟾、素蟾、冰蟾、银蟾、金蟾、白兔、玉兔、圆兔;有以钩、盘命名它的:玉钩、银钩、金钩、玉盘、银盘、金盘、水晶盘;有以弓、轮命名它的:玉弓、悬弓、玉轮、冰轮、霜轮、斜轮;另有拟人的称谓:婵娟、素娥、娥眉;此外还有圆魄、瑶魄、水晶宫、广寒宫等等美丽动人的名字。可见,中国人喜爱月亮是有文化渊源和历史依据的。

    从地理上说,广袤的神州大地,游览胜地众多,它们在银色月光映衬下就更显得神秘、朦胧和含蓄。您不仅能在浙江五台山看到琼台夜月,还可以在温州江心屿见到瓯江月色;不仅能在云南大理洱海欣赏风花月夜,还可以在济南大明湖目睹明湖秋月。另外,还有惠州西湖的苏堤玩月,泉州浮桥溪笋江月色,厦门虎台岩的虎石月夜,福建漳浦海月岩的丹照禅心,更有宝岛台湾日月潭双潭秋月,真是令人美不胜收。每逢中秋佳节,人们登台赏月之时,总不愿错过这些良辰美景。且不说北京丰台卢沟桥卢沟晓月、承德避暑山庄水心榭月色江声、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和三潭印月、无锡惠山的二泉映月,单是峨眉山洗象池夜月、湖南岳阳楼洞庭秋月、山西五台山五台滚月、庐山牯牛岭月照秋林也就足以让人们流连忘返。当您在雁荡山欣赏灵峰明月的时候、当您走在苏州石湖竹青桥上远眺石湖串月的时候、当您在泰山普照寺古松筛月下席坐援琴的时候、当您在青岛崂山太清宫吟诵太清水月的时候,您可曾发现――月亮已经和这些山水楼阁密不可分了。

    此时此地此景,耳畔又不觉想起了一首老歌:“哪里月不圆?何处无月光?我却深深地爱着你,中国的月亮,你传说美丽的嫦娥,你讲述勤劳的吴刚,你那母亲的微笑,撒给炎黄儿女多少慈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