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代名将吴起“母丧不归”的另类评述

 昵称641652 2017-10-05


鸣原堂创作团队

 

 

大家都知道《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叫千古名将孙武,《孙子兵法》也相应成为古今兵书之鼻祖。然而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把孙武、吴起齐名作列传,合称孙吴兵法,由此可见吴起兵法在当时的重要地位。

 

吴起身平事迹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

吴起是卫国人,喜好兵法。年少的时候家境不错,在当时属于商户,政治身份不高,吴起耗尽家财来求官,结果不成,反被乡里人笑话,吴起一怒之下杀了笑话他的三十多人,从此远离家乡,与母亲诀别时说“不做到国相不回家乡”。于是去跟当时著名的儒家曾申学习儒学,后面吴起的母亲去世了,此时吴起还没有做到国相级别的官所以选择了不回家奔丧,曾申因而看不起他,与他断绝了师生关系。后面吴起转而去学兵法(猜测去过齐国学兵法,因为吴起有个齐国人老婆),后面在鲁国工作,杀死自己的齐国老婆来求得鲁国的将军(但是离国相级别还有点距离),打败了齐军。因受人嫉妒,不得已离开鲁国去了魏国,在著名的魏文侯手下做将军,训练出震惊秦韩的“魏武卒”,曾经吴起以五万“魏武卒”特种兵打败秦国几十万大军,占有了河西之地。但是吴起在魏国还是做不到国相的位置,后面又遭人嫉妒,不得已去了楚国。吴起在楚国得到了重用,终于做到了国相位置,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吴起便开始根据楚国情况进行改革,由于得罪了贵族较多,在楚悼王去世后,吴起也被贵族们射死了,人死而政亡。

 

这段文字主要是讲述了吴起人生的经历,在这里我们主要针对吴起“母丧不归”进行另类评述。

 

吴起“母丧不归”的另类评述

 

通过上面的记载,可以看出,吴起这个人是很有志向的,很会治军,打战很厉害,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吴起与孙武并排作传,可见吴起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非常著名的军事人才。同时吴起为了达到目标也比较残忍(杀死嘲笑他的三十多人),比较讲原则(母丧不归)不太善于变通(楚国变法直接得罪楚国贵族),或许也因为吴起的这些性格原因而导致他时常遭人排挤。

 


现在我们穿越到当时吴起所处年代来另类分析吴起“母丧不归”的重要历史启示

 

当时吴起在鲁国,鲁国作为孔子的故乡,儒家思想比较重,当时是很难接受父母死了不回家送葬的,这是很严重的道德问题,同时也注定了吴起在鲁国的国相事业上很难走远,后面遭人排挤而离去。

 

假使吴起受到了儒家正统思想的束缚而回家送葬,试想吴起已经没多少金银可以支付这笔费用,而且还要守丧三年或许是更久,那么吴起的事业又要何时才可以再次开始呢?如果守丧期间又出现严重经济问题不得已卖身为奴,那么吴起这辈子就很难很难再次出头了。

 

在当时,吴起能够清醒的看清未来,做出世人所不敢做的事,实属不易。就算在今天来说,基本上很少有人能做到吴起这么“大不违”。

 

从吴起“母丧不归”的事件引申出来的更是大无畏的进去精神与改革精神

 

《资治通鉴》与《史记》都记载了商鞅变法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变革事迹,里面有很经典的两句话值得后世人人反思。那就是“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后世改革不适应当前社会的旧制度的众多改革派无不是面临众多非议、众多险阻的。

 

在当今之社会,在我们身边的事例。很多同志为了参加某侄子、侄女的一个婚宴,不远千里从祖国的南边做飞机到北边农村来赴宴,劳命伤财;很多同志在外面辛苦打工十几年,回家建个房子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后面又出去打工,一年难得回家住一次,那所建的这个新房子有什么用呢?正如西楚霸王项羽所说的“富贵不归故里,如同穿着华丽的衣服在夜间行走,又谁能知道呢?”结果强大的西楚霸王败给了弱小的汉王刘邦。汉朝丞相陈平读了历史,敢于娶人家不敢娶的女人,而看重的是该女子家财万贯,进而有助于自己的游学与事业,后面陈平协助刘邦建立了汉朝,后面做到了丞相之位。可见陈平算是能摆脱世俗束缚抓住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的智者,值得后人深思。

 

众多历史教训,历历在目,然而众多历史,又不断地重演。历史帝王基本上都读了《资治通鉴》、现今大部分领导都可以有一套《资治通鉴》,那历史上又有几个不亡的王朝,当今又有几个是优秀的企业家与领导者?因此,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