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rlyl物种说】今日--雪兔(Mountain hare)

 秦岭之尖 2017-10-05


rlyl陪你每天认识一个新物种

(总第329篇)


好好学习  天天想上




雪兔休息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哺乳纲 Mammalia


目:兔形目 Lagomorpha


科:兔科 Leporidae


属:兔属 Lepus


种:雪兔 L. timidus ( Linnaeus, 1758 )


分布:欧洲和亚洲北部



发情期的雪兔打斗


物种概述 Summary


中文名:雪兔(拼音:xuě tù);


英文名:Mountain hare;


学名:Lepus timidus。


雪兔是寒带、亚寒带代表动物之一,是一类个体较大的野兔,体长最大65厘米,耳朵短,尾巴亦短。食草动物,以草本植物及树木的嫩枝、嫩叶为食,冬季还啃食树皮。现在残存于北极及其附近的冻原地带和阿尔卑斯山的高山地区,包括欧洲北部、俄罗斯、日本北海道和蒙古等,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和新疆北部一带。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体长:46-65厘米


体重:2-6公斤


生命:10-13年


食性:食草,草本植物、树木的嫩枝、嫩叶


繁殖:一年繁殖2-3胎,每胎产2-10仔


习性:胆小怕惊,喜安静,耐寒怕热


分布:欧洲和亚洲北部



夏季的雪兔


外形特征 Description


雪兔躯体略大于草兔,体长46-65厘米,尾长4.3-8厘米,重量2-6公斤。耳朵短,尾巴亦短。 毛色冬夏差异很大。冬毛长而密,体侧与腹部毛最长,通体白色,仅耳尖和眼周黑褐色。夏毛较短,背部黄褐色,额部黄褐色比背部更显著,眼周白色圈狭窄,腹部白色。鼻腔也大,下门齿长而坚固,这些既是对寒冷地域的适应,也表明它是更为进化的物种。 雪兔冬季毛色变白,主要由于换毛所致。换毛受光照的影响:光照减少,开始换毛,毛色变白;每天的光照时间增加,也开始换毛,由白色换成棕色冬天的雪兔毛色雪白的夏毛。换毛的顺序是由体侧、大腿和肩部开始,向上朝着脊背部的方向换,最后头部换毛;先换针毛,后换绒毛。如果你春天或秋天来动物园,就可看到这一过程。雪兔毛长而绒厚,足底毛长呈刷状,便于在雪地上行走防滑。



雪兔梳理皮毛


生态习性 Ecological Habit


雪兔属夜行性动物,胆小怕惊,喜安静,耐寒怕热,喜干怕湿,喜啃咬木头和洗浴。雪兔是典型的食草动物,以草本植物及树木的嫩枝、嫩叶为食,冬季还啃食树皮。取食的时候细嚼慢咽,一般不喝水。它的粪便有两种,一种是圆形的硬粪便,是一边吃草一边排出的,另一种是由盲肠富集了大量维生素和蛋白质,由胶膜裹着的软粪便,常常在休息时排出,这时它就将嘴伸到尾下接住,再重新吃掉,以充分利用其中比普通粪便中多4-5倍的维生素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正是因为具有这种双重消化的功能,雪兔才能忍饥挨饿,隐藏起来忍受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避免天敌的侵袭。雪兔性情狡猾而机警,行动无一定规律,活动时通常先耸耳静听以决定去向,离窝前制造假象以便迷惑天敌,以便兔窝不被天敌发现。它的嗅觉十分灵敏,巢穴通常都在略微通风的地方,睡觉时鼻子朝上,以便随时嗅到随风飘来的天敌气味,两只耳朵也警惕地倾听任何一 点异常的声音。冬季降大雪后,它就挖一些一米多深的洞穴居住在里面,并且在雪地上形成纵横交错的跑道。遇到危险时,它的两眼圆睁,耳朵紧贴在背上,呈低蹲伏,常常由于具有一身与环境相仿的保护色而躲过天敌的袭击。雪兔善于跳跃和爬山,也适于在雪地上行走,平时活动多为缓慢跳跃,受惊时便一跃而起,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它在快跑时一跃可达3米多远,时速为50公里左右,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野生动物之一。跑动之中常常腾空而起,高达1米以上,以便观察周围的动静,再确定逃跑的方向。在奔跑时,它还能突然止步,急转弯或跑回头路以摆脱天敌的追击。




生长繁殖 Growth and Breed


雪兔平时胆小,性情温和,然而一到3~5月的交配季节,就一反常态,不再像平时那样谨慎而隐蔽,变得异常活跃,整天东奔西窜寻找配偶。为了获得雌兔的青睐,雄兽常常欢蹦乱跳,嬉戏狂欢,跳跃时做出各种怪诞的动作,这就是谚语中所说的“狂若三月之野兔”。在这段时间里每只雌兽的后边都会跟随着几只雄兽,有时六七只雄兽为了争夺一只雌兽而相互角逐,激烈争斗。它们后腿站立,用前爪猛击对方,或扭打撕咬,最后取得胜利的雄兽才能与雌兽交配。 雪兔一年繁殖2-3胎,怀孕期约为50天,每胎产2-10仔,以2-5仔居多。初生幼仔身体被有密毛,体重为90-120g,它与家兔不同,出生后就能睁开眼睛,20天后开始独立生活,9-11个月就能达到性成熟。寿命为10~13 年。



雪兔巢穴及幼仔


地理分布 Distribution


雪兔在历史上的冰河时代曾广泛分布于欧洲,以后随着冰河的后退而迁移,现在残存于北极及其附近的冻原地带和阿尔卑斯山的高山地区,包括欧洲北部、俄罗斯、日本北海道和蒙古等,在我国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和新疆北部一带。


雪兔分布图:




生存状况 Living Condition


中国的野生种群数量有待进一步调查。据1977~1979年资料,估计分布于大兴安岭地区的雪兔数量可达几万只。近几年数量急剧下降。80年代初,大兴安岭林区每年收购雪兔皮约6、7千张。


雪兔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mountain hare (Lepus timidus), also known as blue hare, tundra hare, variable hare, white hare, snow hare, alpine hare and Irish hare, is a hare that is largely adapted to polar and mountainous habitats.



在神秘的大自然面前,我们无知的像个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