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川矿务局

 秦岭之尖 2017-10-05

东川矿务局的兴衰与东川的兴衰有着密切的联系。东川因矿兴起,曾经鼎盛时期,东川一度成为与昆明平级的地级市,甚至为了开采铜矿国家动用铁道兵专门修建了昆明到东川的铁路,可是随着铜矿的衰落,东川沦落为一个区,铁路也淹没在滚滚的泥石流和历史的洪流之中,往日辉煌的不再。

随着那个时代的人的回忆回到那个辉煌的时代吧!

东川矿务局由落雪、汤丹、因民、滥泥坪、石将军、白锡腊、新塘等大中型和一些小型铜矿床组成东川铜矿田。其范围东起小江,西至普渡河,南抵雪岭、北达金沙江,面积660km2。

东川铜矿田经过地质勘查共发现、勘查铜矿床、矿点148个。其中,详细勘探40个、初步勘探16个、普查38个、概查54个。探获大型铜矿床2个(汤丹、落雪),中型铜矿床5个(石将军-萝卜地、面山、大英稠、滥泥坪、新塘),小型矿床36个。共累计探明铜储量391.4万t,近年来通过成矿预测研究和勘查,预测东川矿田铜储量包括已探获的铜储量可达到500万t以上的超大型铜矿规模。

1951年4月,即在东川矿区进行铜矿地质调查,重工业部物探队也在此开展物探工作。1953年洛吉诺夫、孟宪民、黄汲清等认为汤丹矿化范围较大,铜矿资源丰富,应列入勘探区。同年,在汤丹的落雪组底部和中部找到了巨厚的铜矿体。1955年提交了《东川铜矿储量计算报告书》,探明铜储量136万t,1957年结束第二期勘探,提交了《东川铜矿储量计算报告书》。接着对石将军、滥泥坪、白锡腊、新塘等铜矿床进行勘探。年末,累计探明铜储量达210余万t。至此,东川铜矿田于50年代的大规模地质勘探工作基本结束。

东川铜矿进行大规模建设,始于1958年。先由原苏联,后由北京有色冶金设计院进行采选设计。因民、滥泥坪采选厂于1960年先后投产。落雪、汤丹马柱峒也分别于1970年和1977年投产。从1979年开始年产铜精矿已连续稳定在1.5万t以上。1996年年产铜精矿达到1.75万t。近年来采选规模不断扩大,“八五”期间上汤丹铜矿改扩建项目,一期规模为年产铜精矿1万t,全部建成后年产铜精矿2万t。

70年代以来西南有色地勘局三一四队等又找到并勘探了一些中小型富铜矿。如老背冲、萝卜地、小溜口、大英稠、水库山、穿天破、大水沟等铜矿区。

 东川矿务局成立于1952年12月,1960年建成投产,1958年设立地级东川市,东川市是全国人口、国土面积和城市建成区面积最小的地级市,是因矿设市的典型。1964年,会泽县从东川分离出归入曲靖,也带走了东川另外两个支撑产业——会泽铅锌矿和以礼河电厂,政府意图很明显,全力发展单一铜业,东川政府的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地集中为“一切为矿山服务”。东川矿务局到1999年累计生产精矿含铜46万吨,含银153吨,为我国有色金属的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东川矿务局作为云南铜业集团的下属,一直只负责开采铜精矿,下游的冶炼与加工等高附加值产业都被安排在东川以外的地区。东川矿务局长期亏损,42年的大规模生产中仅14个年份赢利,净亏损达2亿元以上。随着铜资源的进一步耗尽,各矿区不仅矿石品位降低,而且开始转入高成本的深部开采,原来四大矿区之一的落雪矿彻底枯竭,1990年代后期,东川矿务局铜精矿产量越大、亏损越大,同时资源濒临枯竭,开采难度加大,生产成本增加,亏损越来越大,在投产的40年中,有26年亏损,国家补贴后累计亏损达22152万元,企业陷入了扭亏无望、资不抵债的境地,已无力清偿到期债务。 1997年铜价大跌,东川矿务局更是雪上加霜,难以为继。1999年,矿务局破产终于进入实质性准备阶段。同年2月8日,云南省委省政府正式撤消东川地级市,设立县级东川区,划归昆明管辖。2001年12月7日,东川矿务局宣告破产终结。现任东川区长和丽川说:“东川由市变区,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政府的破产。”2000年12月,东川矿务局依法向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破产申请;昆明中院于2001年1月12日作出民事决定,东川矿务局破产清算组于当月15日正式成立。受清算组委托,云南事达拍卖有限公司对该局破产资产进行拍卖。截止1999年底,东川矿务局共有职工11179人,其中离退休人员10602人,是目前国内批准破产职工人数最多的国有企业,也是我省亏损总额最大的国有企业。由于以上原因,昨天的拍卖会专门规定了竞买人的条件:提前向主持拍卖会的云南事达拍卖有限公司报名,缴纳100万元保证金;具有2000万元注册资金;必须保证安置5000名职工的再就业,负责15800名离退休、伤残、抚恤人员的过渡期管理。

 经过激烈角逐,投产40多年的东川矿务局破产资产被成功拍卖,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金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以1010万元将其买下。这一成交价比起拍价800万元高出200多万元。至此,东川矿务局在2001年淡出了历史!

因工作事情较多,较少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也没有时间去收集三线建设时期的资料,本期内容早在一月前就想写好,奈何!今天终于找了一些资料,但所写之较我所知甚少。今因工作变化将离东川,铜都情况大致了解但未去一处矿区,甚是叹息!(本文主体摘自新浪微博“傅秀城的微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