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位院士,70余位专家历时两年打造史诗级巨作《中国焊接1994-2016》!

 ZmlZwh 2017-10-06


这是一部史诗巨作,总结了我国20余年来焊接技术


  •  系统性强:《中国焊接19942016系统地总结了我国20余年来焊接技术的发展及在各行业的应用。

  •  阵容庞大在四位焊接界院士及焊接学会执委会的领导下,邀请到了各行各业70余位专家参与编写、30余位专家参与翻译、100余位专家参与讨论,许多企业把多年珍藏的照片、技术资料无偿奉献给本书。

  •  知识全面:从技术梳理、行业应用、人员培训、国际标准、科研成果应有尽有,可以说是一本焊接的百科全书,更是一本谱写我国焊接历史的教科书!



本书分三个模块


技术篇(第1章到第11章)主要介绍了焊接基础理论及焊接技术发展方面的科研成果,包括钎焊与特种连接、焊接性及焊接材料、压力焊方法及设备、高能束及特种焊接、焊接检验与质量保证、焊接结构、熔化焊、计算机辅助焊接工程、机器人焊接、微纳连接、焊接环境及健康与安全等内容。



多自由度焊接系统机构设计


应用篇(12章到第23章)主要介绍了焊接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及取得的成就,包括发电设备、重型机械、油田与管道、汽车、机车车辆、造船与海洋工程、建筑工程、航空航天、压力容器、桥梁及再制造等领域。



综合篇(第24章到第32章)主要介绍了我国在焊接专业教育、焊接人员培训与认证、焊接设备及装备、焊接材料、焊接标准化、国内外学术交流、焊接专利与科技成果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国家体育场 “鸟巢 ” 钢结构施工全景


    本书丰富的焊接技术理论及各行业典型的焊接技术应用成果,可为从事焊接工作的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高等院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创新思维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点击图片购买



点击下方图片开始试读---摘自技术篇一小部分,供大家欣赏!



点击图片


拖动右侧滚动条可以查看全目录

前言

技术篇 Technology

第1章钎焊与特种连接 / 3

1.1钎焊及特种连接技术发展概况 / 3

1.1.1技术发展 / 3

1.1.2钎焊及特种连接专业委员会学术活动 / 4

1.2国家级研发平台 / 6

1.2.1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 / 6

1.2.2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6

1.3应用基础研究成果 / 7

1.3.1部分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 7

1.3.2专著 / 9

1.4重大技术成果 / 10

1.4.1专利 / 10

1.4.2成果获奖 / 10

1.5钎焊及特种连接专业委员会国际交流 / 13

参考文献 / 16


第2章焊接性及焊接材料 / 18

2.1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 18

2.2材料的焊接性 / 20

2.2.1合金结构钢的焊接性 / 20

2.2.2微合金钢的焊接性 / 21

2.2.3耐热钢的焊接性 / 22

2.2.4镍基合金 / 23

2.3焊接材料 / 24

2.3.1国内焊接材料发展现状 / 24

2.3.2焊接冶金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 25

参考文献 / 27


第3章压力焊方法及设备 / 28

3.1概述 / 28

3.2电阻焊机理及工艺研究进展 / 28

3.2.1电阻焊新工艺 / 28

3.2.2新型工业材料电阻焊机理及工艺 / 29

3.2.3电阻焊过程数值模拟 / 30

3.3电阻焊设备及控制技术进展 / 30

3.3.1电阻焊电源与设备 / 30

3.3.2电阻焊质量实时控制 / 31

3.4摩擦焊机理及工艺研究进展 / 33

3.4.1常规摩擦焊机理及工艺 / 33

3.4.2搅拌摩擦焊机理及工艺 / 34

3.4.3复合搅拌摩擦焊技术的创新发展 / 35

3.5摩擦焊设备发展进程 / 37

3.5.1连续驱动摩擦焊设备的发展及应用 / 37

3.5.2惯性摩擦焊设备的发展及应用 / 38

3.5.3径向摩擦焊设备的发展及应用 / 40

3.5.4线性摩擦焊设备的发展及应用 / 41

3.5.5搅拌摩擦焊设备的发展及应用 / 41

参考文献 / 43


第4章高能束及特种焊接 / 44

4.1高能束流焊接 / 444.1.1概述 / 44

4.1.2高能束流焊接基础研究 / 45

4.1.3材料焊接性研究 / 50

4.1.4高能束流焊接工艺技术进展 / 53

4.1.5高能束流焊接装备技术 / 59

4.2特种焊 / 634.2.1爆炸焊 / 63

4.2.2超声波焊接 / 70

参考文献 / 77


第5章焊接检验与质量保证 / 79

5.1焊接检验技术研究与应用 / 79

5.1.1技术研究与开发 / 79

5.1.2焊接检验技术在典型焊接产品检验中的应用 / 79

5.2焊接生产的质量保证 / 82

5.2.1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 82

5.2.2质量体系标准的应用 / 83

5.2.3质量认证助推焊接企业走向世界 / 85

参考文献 / 86


第6章焊接结构 / 87

6.1概述 / 87

6.2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 / 87

6.2.1焊接应力与变形的基本理论 / 87

6.2.2厚壁结构焊接残余应力测试 / 88

6.2.3焊接应力变形高效有限元计算 / 88

6.2.4随焊冲击碾压法 / 89

6.2.5随焊旋转挤压法 / 89

6.2.6随焊电磁冲击法 / 90

6.2.7搅拌摩擦焊应力与变形分析 / 91

6.3焊接接头的等承载设计 / 91

6.3.1焊接接头“等承载”思想的提出 / 91

6.3.2承受静拉伸载荷时对接接头的等承载设计 / 92

6.3.3承受静弯曲载荷时的对接接头等承载设计 / 93

6.3.4基于断裂参量K因子的焊接接头等承载设计 / 94

6.3.5关于动载荷条件下的等承载焊接接头设计问题 / 94

6.4焊接结构的失效与评估 / 95

6.4.1焊接结构断裂评定 / 95

6.4.2焊接接头疲劳评估与延寿 / 97

6.4.3焊接结构蠕变失效与断裂评估 / 99

参考文献 / 108


第7章熔化焊 / 110

7.1大功率固体激光-熔化极双电弧复合焊接技术及装备 / 110

7.2超声复合电弧方法及物理特性研究 / 111

7.3超音频方波大功率脉冲焊接电源技术及装备 / 112

7.4变极性等离子弧穿孔焊接工艺及装备 / 113

7.5摆动电弧窄间隙横焊技术 / 114

7.6磁控电弧窄间隙焊接方法及装备 / 115

7.7特厚结构双丝窄间隙自动埋弧焊技术 / 116

7.8百万千瓦级先进电站汽轮机转子的焊接制造 / 117

7.9航天运载器大型关键构件数字化弧焊系统装备 / 119

7.10海底管道干式高气压环境焊接技术及装备 / 120

7.11核电导流环复杂曲面异种材料自动堆焊技术及设备 / 122

7.12油气输送钢管数字化焊接成套技术装备 / 123

7.13水下湿法焊接熔滴过渡X射线高速成像系统及特征信息获取方法 / 124

参考文献 / 125


第8章计算机辅助焊接工程 / 129

8.1概述 / 129

8.2焊接物理与工艺过程的数值模拟 / 129

8.2.1电弧物理 / 129

8.2.2等离子弧-熔池-小孔的一体化模型 / 130

8.2.3等离子弧焊接熔池的穿孔过程 / 131

8.2.4激光焊接过程 / 132

8.2.5激光-GMAW复合热源焊接 / 132

8.2.6搅拌摩擦焊的产热、传热与材料流动 / 134

8.3焊接接头的组织模拟与预测 / 137

8.3.1焊接熔池凝固过程模拟 / 137

8.3.2焊接热影响区晶粒生长计算 / 138

8.4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的数值分析 / 139

8.4.1核电设备典型焊接接头中的残余应力 / 139

8.4.2异种钢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数值模拟 / 140

8.4.3建筑钢结构中箱型梁结构的焊接残余应力理论预测 / 140

8.4.4核电转子焊接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 / 141

8.4.5固有应变法预测焊接变形 / 141

8.4.6薄板结构中因焊接引起的屈曲变形(波浪变形) / 142

8.4.7固有应变法预测非对称曲面结构的焊接变形 / 142

8.4.8汽车车门的焊接变形数值模拟 / 143

8.5计算机辅助焊接应用软件 / 143

8.5.1焊接基础数据共享 / 143

8.5.2焊接性分析与预测 / 143

8.5.3焊接专家系统与知识工程 / 144

8.5.4智能化焊接办公系统 / 144

8.6焊接过程计算机检测 / 144

8.6.1基于单一传感器的背面小孔与熔池同步检测 / 145

8.6.2激光焊接过程的视觉检测 / 146

8.6.3GMAW熔池流动速度的实时检测 / 147

8.6.4GTAW熔池表面三维恢复及熔透状态预测 / 148

8.7数字化焊接制造 / 149

8.7.1面向“互联网+”的智慧焊接系统 / 149

8.7.2数字化焊接车间 / 149

参考文献 / 151


第9章智能化焊接机器人技术 / 153

9.1概述 / 153

9.2焊接智能化及机器人焊接研究现状 / 154

9.2.1智能化焊接技术 / 154

9.2.2智能化机器人焊接技术及系统 / 155

9.3焊接多智能体及焊接智能车间 / 159

9.4焊接机器人系统工程 / 160

9.5机器人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发展概况 / 164

参考文献 / 165


第10章电子工业中的焊接技术 / 166

10.1芯片超声引线键合技术 / 166

10.2晶圆键合技术 / 169

10.3电子组装软钎焊技术 / 171

10.4熔化微连接技术 / 175

10.5纳米连接技术 / 176

10.6微互连焊点可靠性及失效 / 181

参考文献 / 183


第11章焊接环境、健康与安全 / 185

11.1焊接EHS的发展 / 185

11.1.1现状 / 185

11.1.2趋势 / 185

11.2焊接EHS法律、法规与标准 / 186

11.2.1现状 / 186

11.2.2差距 / 187

11.3焊接整体防护新产品与新成果 / 188

11.3.1厂房整体防护新产品 / 188

11.3.2焊接整体防护新成果 / 189

11.4焊接局部防护新产品与新成果 / 190

11.4.1焊接面罩 / 191

11.4.2焊接防护口罩 / 192

11.4.3焊接防护服 / 193

11.4.4焊接防护手套 / 193

11.4.5其他防护用品 / 194

11.5焊接EHS学术研究进展 / 194

11.5.1电弧焊烟尘研究 / 194

11.5.2电弧焊有害气体研究 / 195

11.5.3电弧焊弧光研究 / 195

11.5.4重金属污染研究 / 196

11.5.5碳弧气刨污染研究 / 196

11.5.6电磁污染研究 / 197

11.5.7焊接材料与环境协调性研究 / 197

11.6焊接EHS总结与展望 / 197

11.6.1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97

11.6.2对未来发展的建议 / 198

11.6.3展望 / 198

参考文献 / 198



应用篇 Application


第12章发电设备制造安装中的焊接结构与技术 / 203

12.1我国发电行业的发展 / 203

12.2发电设备制造技术发展 / 204

12.2.1火电设备技术发展 / 204

12.2.2水电设备技术发展 / 204

12.2.3核电设备技术发展 / 204

12.3发电设备材料发展 / 205

12.3.1火电设备材料发展 / 205

12.3.2水轮机、水轮发电机、汽轮发电机材料发展 / 205

12.3.3核电设备材料发展 / 205

12.4焊接结构与技术 / 206

12.4.1火电设备焊接结构与技术 / 206

12.4.2水电设备焊接结构与技术 / 209

12.4.3核电设备焊接结构与技术 / 214

参考文献 / 222


第13章重型机械装备制造中的焊接结构与技术 / 224

13.1重型机械装备发展概述 / 224

13.2重型机械装备的发展 / 224

13.2.1起重机的发展 / 224

13.2.2大型矿用挖掘机的发展 / 236

13.2.3架桥机的发展 / 236

13.2.4盾构机的发展 / 239

13.3重型机械装备制造中材料的发展 / 241

13.3.1钢结构新材料的研发 / 241

13.3.2焊接材料的研发 / 241

13.4重型机械装备制造中焊接新设备的

应用 / 24413.4.1焊接备料装备的应用 / 244

13.4.2焊接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 245

参考文献 / 248


第14章油田与管道建设中的焊接技术 / 249

14.1长输管道焊接技术 / 249

14.1.1焊条电弧焊技术 / 249

14.1.2手工半自动焊技术 / 249

14.1.3管道全位置自动焊技术与装备 / 250

14.2石油化工工艺管道焊接技术 / 256

14.2.1焊条电弧焊技术 / 256

14.2.2半自动焊技术 / 256

14.2.3自动焊技术 / 257

14.3海洋管道工程焊接技术 / 258

14.3.1海洋管道工程焊接技术特点 / 258

14.3.2海洋管道施工工艺流程 / 258

14.3.3焊接工艺方法 / 258

14.3.4工程应用 / 259

参考文献 / 259


第15章汽车制造中的焊接技术 / 261

15.1车身焊装 / 261

15.1.1车身结构与材料 / 261

15.1.2车身焊装生产线 / 261

15.1.3车身制造中的焊接技术 / 263

15.2汽车零部件焊接 / 267

15.2.1汽车车身件焊接 / 267

15.2.2汽车内饰件焊接 / 271

15.2.3汽车底盘件焊接 / 273

15.3激光焊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 274

15.3.1激光拼焊板技术 / 274

15.3.2汽车车身激光焊 / 275

15.3.3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激光焊 / 275


第16章机车车辆制造及铁道建设中的焊接技术 / 279

16.1概述 / 279

16.1.1机车车辆制造中焊接技术的发展概况 / 279

16.1.2铁道建设中钢轨焊接技术的发展概况 / 279

16.2机车制造中的焊接技术 / 279

16.2.1内燃机车制造中的焊接技术 / 279

16.2.2电力机车制造中的焊接技术 / 280

16.3客运车辆制造中的焊接技术 / 281

16.3.1高速动车组制造中的焊接技术 / 281

16.3.2城市轨道客车制造中的焊接技术 / 284

16.3.3先进焊接与检测技术在客车车辆制造中的应用 / 285

16.4货运车辆制造中的焊接技术 / 291

16.4.1重载提速货车制造中的焊接技术 / 291

16.4.2先进焊接技术在货车车辆制造中的应用 / 292

16.5铁道建设中的钢轨焊接技术 / 293

16.5.1无缝线路钢轨焊接技术 / 293

16.5.2铁路道岔中钢轨与辙叉焊接技术 / 294

参考文献 / 295


第17章造船与海洋工程建设中的焊接技术 / 297

17.1概述 / 297

17.1.1主要运输船舶概述 / 297

17.1.2海洋工程装备发展概述 / 301

17.2造船与海洋工程建造中焊接技术的发展 / 303

17.2.1焊接材料及其应用 / 303

17.2.2焊接新工艺和新装备的应用 / 305

参考文献 / 311


第18章建筑工程建设中的焊接结构与技术 / 312

18.1概述 / 312

18.2建筑钢结构的发展历程 / 312

18.2.1特殊结构 / 312

18.2.2超高层建筑 / 314

18.2.3大跨度结构 / 317

18.2.4高耸结构 / 320

18.3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 / 321

18.3.1焊接方法 / 321

18.3.2焊接设备 / 322

18.3.3高强度钢焊接技术 / 322

18.3.4铸钢和铸钢节点的焊接技术 / 322

18.3.5标准规范的编制与修订 / 323

参考文献 / 324


第19章航天器制造中的焊接技术及应用 / 325

19.1运载火箭贮箱焊接技术及应用 / 325

19.1.1运载火箭贮箱简介 / 325

19.1.2运载火箭贮箱焊接技术研究及应用 / 325

19.2发动机焊接技术及应用 / 328

19.2.1发动机简介 / 328

19.2.2发动机焊接技术研究及应用 / 329

19.3增压输送系统焊接技术及应用 / 332

19.3.1增压输送系统简介 / 332

19.3.2增压系统焊接技术研究及应用 / 333

19.4载人航天系统焊接技术及应用 / 337

19.4.1载人航天系统产品介绍 / 337

19.4.2载人航天系统焊接技术研究及应用 / 337

19.5卫星系统焊接技术及应用 / 341

19.5.1卫星系统简介 / 341

19.5.2卫星焊接技术研究及应用 / 341

参考文献 / 344


第20章航空制造工程中的焊接技术 / 346

20.1概述 / 346

20.2飞机典型构件的焊接 / 347

20.2.1起落架的焊接 / 347

20.2.2油箱焊接 / 348

20.2.3大厚度承力隔框的焊接 / 349

20.2.4后机身带筋壁板穿透焊及双弧焊 / 354

20.2.5金属蜂窝夹层结构 / 355

20.2.6钛合金后机身带筋壁板激光焊接 / 358

20.3发动机典型构件的焊接 / 361

20.3.1燃烧室的焊接 / 361

20.3.2机匣类组合件的焊接 / 363

20.3.3加力燃烧室的焊接 / 364

20.3.4火焰稳定器的焊接 / 365

20.3.5盘轴类零件的焊接 / 366

20.3.6导管的焊接 / 367

20.4航空结构中的新型焊接技术 / 368

20.4.1真空电子束钎焊技术 / 368

20.4.2真空电弧钎焊技术 / 368

20.4.3过渡液相扩散焊技术 / 370

20.4.4放电等离子弧扩散焊技术 / 372

20.4.5线性摩擦焊技术 / 373

20.4.6搅拌摩擦焊技术 / 378


第21章压力容器制造中的焊接技术 / 381

21.1概述 / 381

21.2压力容器行业中焊接技术的发展概况 / 384

21.2.1压力容器制造中的窄间隙自动焊技术 / 384

21.2.2压力容器制造中的堆焊技术 / 385

21.2.3接管马鞍形焊缝的自动焊接技术 / 387

21.2.4管子-管板全位置焊接技术 / 387

21.2.5大型容器现场焊接技术 / 388

21.2.6其他焊接技术 / 389

21.3典型的压力容器产品 / 390

21.3.1尿素合成塔 / 390

21.3.2四合一连续重整反应器 / 390

21.3.3加氢反应器 / 391

21.3.4大型球形储罐 / 391

21.3.5螺纹锁紧式高压换热器 / 392

21.3.6费托合成反应器 / 392

21.3.7气化炉 / 392

21.3.8其他产品 / 392

21.4发展趋势 / 396

参考文献 / 396


第22章桥梁建造中的焊接技术 / 398

22.1钢桥发展概述 / 398

22.1.1铁路钢桥的发展 / 398

22.1.2公路钢桥的发展 / 400

22.1.3我国承建的国外钢桥 / 405

22.2钢桥建造中焊接技术的发展 / 407

22.2.1新材料的研发 / 407

22.2.2焊接新工艺和新装备的应用 / 409

参考文献 / 412


第23章堆焊及再制造 / 413

23.1堆焊技术发展历程及现状 / 413

23.1.1堆焊材料的发展 / 413

23.1.2堆焊工艺的发展 / 416

23.2堆焊技术在制造和再制造中的应用 / 417

23.2.1钢铁行业 / 417

23.2.2水泥行业 / 425

参考文献 / 430



综合篇 Integration


第24章焊接专业教育 / 433

24.1概述 / 433

24.1.1焊接专业的创建 / 433

24.1.2焊接专业发展初期 / 434

24.1.3焊接专业的蓬勃发展期 / 434

24.1.4焊接专业的转型发展期 / 435

24.2焊接专业本科生的培养 / 435

24.2.1培养目标及模式 / 435

24.2.2课程体系 / 437

24.2.3教材 / 438

24.2.4毕业生 / 438

24.2.5就业去向 / 440

24.3焊接专业研究生的培养 / 440

24.3.1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 440

24.3.2博士研究生的培养 / 441

参考文献 / 443


第25章IIW焊接培训与资格认证体系在中国的建立与发展 / 444

25.1中德合作与CANB的建立 / 444

25.1.1中德合作项目简要回顾 / 444

25.1.2中德合作项目主要成果 / 444

25.1.3中国成为欧洲以外首批获IIW授权的国家 / 445

25.2CANB的发展与国际化焊接人才培养 / 447

25.2.1地方焊接学会积极参与IIW体系推广 / 447

25.2.2高校合作创新国际化工程化人才培养途径 / 447

25.2.3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与认证位列全球第一 / 447

25.2.4WTI的发展成果介绍 / 448

25.3CANBCC服务企业国际化发展 / 449

参考文献 / 450


第26章中国焊接职业培训与认证 / 451

26.1我国焊接职业培训与认证发展历程和现状简介 / 451

26.2我国焊接职业培训与认证管理机构 / 451

26.3我国主要大型焊接职业培训基地建设与发展回顾 / 452

26.3.1中国石油国际焊接技术培训中心 / 452

26.3.2中国焊接协会机器人焊接培训基地建设 / 453

26.4焊接人才培养成就缩影——大国工匠绽放国际风采 / 454

26.5中国焊接职业培训与认证展望 / 455

参考文献 / 456


第27章焊接设备与装备 / 457

27.1概述 / 457

27.2我国成为焊接装备产能大国和出口大国 / 457

27.2.1焊接装备产量 / 457

27.2.2品质的提升促进产品出口 / 458

27.3产业结构及地区分布 / 458

27.3.1企业背景 / 458

27.3.2企业地区分布情况 / 458

27.3.3产品分布概况 / 459

27.4技术进步推动产品结构转型升级 / 459

27.4.1产品结构变化情况 / 459

27.4.2技术发展带动产品结构的变化情况 / 460

27.5市场需求加速我国焊接装备更新换代 / 462

27.5.1逆变技术的普及与数字化焊接电源的发展 / 462

27.5.2电阻焊设备 / 462

27.5.3高技术焊接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 463

27.5.4焊接机器人本体技术的发展 / 464

27.6辅机具助推焊接自动化水平飞跃发展 / 467

27.6.1机器人关键零部件RV减速器发展情况 / 467

27.6.2AGV小车研发 / 468

27.6.3结构件全自动焊接机器人 / 468

27.6.4单电源双细丝埋弧焊小车 / 469

27.6.5超厚壁双丝(单丝)窄间隙自动埋弧焊设备 / 469

27.7自动化装备设计水平显著提升,带动工业制造业换代升级 / 469

27.7.1焊接机器人与自动化焊接 / 469

27.7.2自动化焊接装备 / 471

27.8数字化设备到数字化车间 / 472

27.8.1焊接群控系统 / 472

27.8.2自动化管理系统应用案例 / 472

27.8.3工程机械结构件智能焊接车间 / 473

参考文献 / 473


第28章焊接材料 / 474

28.1中国焊接材料产量、出口量和进口量 / 474

28.1.11994—2016年中国焊接材料产量 / 474

28.1.2中国焊接材料出口量 / 475

28.1.3中国焊接材料进口量 / 475

28.2中国焊接材料发展趋势分析 / 476

28.2.1中国焊接材料总产量变化态势 / 476

28.2.2中国焊接材料产业布局调整的趋势 / 476

28.2.3中国焊接材料产品结构的变化 / 476

28.2.4中国焊接材料高端化发展趋势 / 476

28.3中国焊接材料制备技术的进步 / 476

28.3.1检验与开发能力不断提升 / 477

28.3.2原材料品质提升与控制保证了焊接材料产品质量的稳定 / 477

28.3.3焊接材料制备技术不断升级完善 / 477

28.4中国焊接材料在重点工程上的应用 / 479

28.4.1电力工程 / 479

28.4.2工程机械 / 482

28.4.3管道工程 / 482

28.4.4轨道交通 / 483

28.4.5海洋工程及船舶制造 / 484

28.4.6建筑及桥梁工程 / 485

28.4.7大型石化工程 / 488

28.4.8输变电工程 / 490

28.4.9焊接材料的其他研究应用 / 490

28.5中国焊接材料的发展展望 / 491

28.5.1积极发展低碳环保的焊接材料生产方式和焊接材料产品 / 491

28.5.2高端高效焊接材料将成为今后发展的重点 / 491

28.5.3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 492

28.5.4加强品牌建设,实现差异化发展 / 492

参考文献 / 492


第29章焊接标准化 / 493

29.1概述 / 493

29.2焊接标准体系建设 / 494

29.3焊接领域内ISO标准的转化 / 496

29.3.1基础标准的转化 / 497

29.3.2管理标准的转化 / 498

29.3.3产品标准的转化 / 500

29.3.4方法标准的转化 / 502

29.4结语 / 504


第30章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及其开展的学术与国际交流活动 / 505

30.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组织机构 / 505

30.2异彩纷呈的学术活动 / 506

30.3国际交流与合作 / 509

30.4持续发展 / 511


第31章贸易促进与展览展示 / 513


第32章焊接专利与科技成果 / 515

32.1焊接专利 / 515

32.1.1焊接设备与技术专利 / 515

32.1.2焊接材料专利 / 519

32.1.3切割设备与技术专利 / 521

32.2中国专利奖 / 522

32.3国家科技奖励 / 525

32.4优秀焊接工程 / 526

32.5中国焊接终身成就奖 / 527

32.6焊接国际奖项 / 527

32.7结语 / 52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