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餐饮业在呼唤靠谱的农业人、供应商!

 天天美食研究所 2017-10-06

堂主:餐饮业呼唤靠谱的新农人 来自新农堂 06:04


近期的小龙虾涨价风暴,导致下游众多靠小龙虾吃饭的餐饮商家利润不保,面临倒闭危机......但其中也有例外——比如信良记就活的很好,上个月又获得了1.2亿融资。

 

为什么差别那么大?

 

原因在供应链。

 

 

对“小龙虾”的反思

 

信良记的前身,是专做线上小龙虾外卖的“良记小龙虾”。


外卖这行竞争很激烈,一段时间过后,良记发现订单量再难以上涨,而新开实体店也收效甚微,业务扩张进入瓶颈期。于是,拿了投资的良记将目标转向B端,建起供应链做标准化的小龙虾,除了自己用,也供应给其他餐饮商家。“信良记”就这么诞生了,除了继续做自己的老本行餐饮,还成为了一家小龙虾垂直供应链企业。

 

当时正逢“小龙虾市场火爆却混乱”,能稳定供应标准品的信良记很快有了一群B端客户。这些客户和信良记一样,在此次涨价风暴中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供应链决定生死。”今年的小龙虾也引发了餐饮人的反思。

 

和小龙虾餐厅一样主打爆款单品的小肥羊、潮汕牛肉、北京烤鸭等商家,一旦原料的价格或质量出现波动,会严重影响正常经营,所以稳定的供应链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



 

配菜供应链一样有春天

 

不说主菜,能把配菜的供应链做好也是前途无限。

 

比如再普通不过的生菜,却是肯德基汉堡里的不可或缺的配菜,成就了一个“生菜大王”马铁民。因为马铁民真正把生菜做成了靠谱的供应链,品质稳定、检测合格、365天不间断供应。


▼“生菜大王”马铁民在湖畔大学,马云为其佩戴校徽


消费升级的时代,对做餐饮的人来说,他们也希望摆脱过去那种“早上3点起床,踩三轮车去农贸市场买菜,6点回到后厨洗菜、切菜,10点开始营业......”的低效率模式。想提高效率,就需要有人去替他们完成这些过程。


“菜品研发”、“净菜配送”也成为了一种供应链发展趋势。

 

 

千味央厨的总经理秦鹏算过这样一笔账:

 

连锁餐厅的老板为了省钱,自己到市场采购土豆1.5元一斤。但买回来以后需要雇两个人削皮,然后从初加工的场地送到门店还需要一名运输员,一下子增加了3名人工,折合人本成本,土豆实际上变成了5元一斤。这还不算场地费和损耗的成本。

 

“这样算下来,我还不如直接购买供应商提供的3元一斤的净菜土豆。”

 

 

餐饮,供应链的新机会

 

在餐饮业呼唤供应商的同时,有的供应商也在往餐饮上走。

 

一个例子就是大洋世家,最近新农堂走访杭州的半亩鲜、鲸选,都有它的身影,大街小巷也能看到许多直营门店。除了零售门店,它还根据自身产品的特性,开了家名为“大洋世家·金枪鱼体验店”的餐厅,主打寿司、刺身等冷食。由于它海鲜供应商的形象深入人心,消费者会认为相较于普通日料店,这里的食材“够纯正、新鲜,值得信赖”。



同理,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到盒马鲜生里吃海鲜?别人买你的食材,看过你现杀现做,这是一般餐厅可做不到的,就是供应链的优势。




曾经,中国菜也被认为是无法标准化的东西,全凭厨师的个人经验和水平。如今,连锁餐厅里已经能提供标准化很高的菜品了。


面对消费升级,不管是农业还是餐饮业,大家都在改变、都在进步。餐饮业的变革不失为农业的一个机会,毕竟农业和餐饮本来就息息相关。


餐饮业正在往上游延伸,在供应链端建立核心价值,你怎么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