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山讲堂 (四)“中秋”敬老说家谱

 昵称38114944 2017-10-06


         “中秋节到了,中秋节原本是敬老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中华民族的敬老之风早在先秦时即已形成。《礼记·月令》“仲秋之月”说:“是月也,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盒。”这就是说,每到中秋之时,官府要挨家挨户对老人表示尊重,赠给坐凳、手杖,还赠一种称做松粑的粘米饼子。

    宋代苏东坡以一首《水调歌头》,为中秋增加了亲人团圆的主题。元末红巾军起义以祭祀的月饼传递信号,“八月十五杀鞑子”后,中秋团圆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基本固定下来。原先的敬老的风俗中增加了团圆的主题。现在基本上是儿女敬父母,无论已婚儿女,出嫁的闺女,还是未过门的女婿。礼物以月饼、水果为主,以孝敬父母为荣。


    但这不过是家庭团圆,我们中国人的家族靠什么团圆,靠家谱。家谱是家族血脉传承最重要的载体。

         清代史学家章学成认为: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三千年来,家谱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
         苏洵论家谱云:“三世不修谱为不孝。”家法坏,谱谍尚有遗风;谱谍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谱不可不修。


    咱们协会的蔡光中老人是蔡氏族谱的编委之一,正以实际行动践行孝道。上次老人家说到慎终追远。这句话来自《论语》,是大孝子曾子说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中国人重孝道,慎终追远最根本的是讲求饮水思源,不忘血脉传承,不忘祖宗先人。寻根问祖,是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家谱,延续家族的血脉,传承祖上的遗训,绵延家族的风范。

          千年以降,天下兴亡,朝代更替,家族迁徙,家庭离散。但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家谱是家族延续的唯一证明。整个民族的稳定和重生, 来自一个个家族家谱的延续。


   “结草衔环”的故事来自《左传·宣公十五年》。

    春秋时晋国大夫魏武子临终吩咐让一个最喜欢的小妾陪葬,但二子魏颗明礼敦厚,把人放回了娘家。后来魏颗出征抗击秦国猛将杜回,那位小妾已故的 父亲 “结草衔环”来报,把地上的草打成许多结把都会跘倒,让魏颗活捉,为晋国立功。后来魏家因此有:“仕於国者,为忠为良,神则佑汝,汝福绵长。”的祖训。


    家谱中的祖训家规,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如敬父母、尊长者、睦族人、和友邻、恤贫孤、尙节俭、戒赌博、戒奢侈、戒懒惰、戒酒色、戒淫逸等内容。有的家谱中记载有先辈族人们孝敬老人、忠君爱国、造福乡梓、刻苦学习、奋发进取的事迹。

         “凡国必有史,有家必有谱。后人可追寻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变迁、每个人的生卒年月与婚姻状况,以及本家族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
         家谱是地方志和正史的有力支撑和佐证,对历史学、人口学、民俗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因此,续修、新修家谱既是一个家族的头等大事,也关系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能准确、清楚回答这个问题的,只有家谱。

         “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走完了。儒家思想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推行等次之爱,从家谱可知同一家族五服之内家庭之间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亲我者,我亲之。知道祖宗,于是尊敬祖宗;心系血亲,于是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春节、清明、端午、月半、中秋、冬至、重阳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长久存在,就是要人们不忘根本,尊宗敬祖。



         “雪爪鸿泥,人生在世几十年总归要留下点生命的印迹。读书人立功、立德、立言,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即便普通人也要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无论名人还是人名,名为人之本。人生一世不留下一个名字是憾事,留下了若干年后自己的子孙不知道,更是天大的憾事。    

         “父老乡亲……树高千尺忘不了根!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根在何处?江河万里源起何处?一个人不知自己根源,有负祖辈先人。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死狐正首丘,游子思故乡。”无论漂泊何处,难忘家乡。家乡有亲人,家乡埋葬着祖先。家谱是,是中国人尊宗敬祖的一种信仰,是一种自己家族身份归属的证明,最根本的身份证



     宋代统治者大力提倡私修家谱,认为家谱使族人聚其骨肉以系其身心”。通过追根溯源,寻祖问宗,加强了家族内部的交流沟通,增进了彼此了解和信任,凝聚了人心,使得族人受到深刻的族系传承亲情教育,激发起对祖辈的敬意与怀念。

         修撰家谱和逢年过节的祠堂祭祀,使后辈更加自觉地尊老孝亲,怜鳏寡孤独,倡和睦与和谐。
         “亲不亲,故乡情,族谱联宗,血浓于水。亲不亲,家乡人。情谊深,是亲人,家谱联接着血肉亲情。



    “修生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国先治家,治家先育人,正人先正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族,一个家庭,要想自立于世界,自立于社会,最根本的还是要培养教育出众多品德高尚、能力出众的人才,好的祖训家规就能弥补现代教育只重知识才能却忽视品德的不足,用心良苦、精心修撰的家谱正有着这样的功能。

          家谱都有姓氏渊源、始祖源流、支派迁徙、世系繁衍、人口变迁等诸多内容。家族的历史,反映的就是民族的历史、国家的历史。了解、熟知自己家族的历史,也就是了解熟知中华民族的历史、国家的历史、人类的历史。


    海外华人回国寻根、问祖,最直接有效就是查家谱。家谱是他们与祖籍、族人相连的脐带,是他们思乡念祖的凭证。家谱不但是家族历史的记录,也是游子落叶归根的精神寄托。

         盛世修志,从皇家到平民,均以修撰家谱或族谱为大事。
         个别地方,由于外来宗教的传播,或者其他原因把家谱与祠堂都一把火烧掉,实在对不起祖先。

          “中秋节到了,在团圆的日子里我们有个建议,最好的敬老是问询一下你的家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