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色列国民中还有阿什肯纳兹人和塞法迪人之分,他们有哪些区别?

 龙泉清溪 2017-10-06

不错,能提这样的问题说明对以色列还是有了解的。木叔接触最多的可能是阿什肯纳兹犹太人,觉得他们脾气大部分比较火爆一些,做事嘻嘻哈哈,快人快语,易怒但是也易乐,和他们打交道直来直去就ok,有点类似中国的东北人。

简单来讲吧,阿什肯纳兹是对中东欧地区犹太人的称呼,这个地区的犹太人在以色列如今移民当中有很大比例,不少以色列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优秀人物都来自这里。比如独眼将军达扬,前总理铁娘子梅厄夫人等。这些人的共性就是不拘小节,敢想敢干。这也成了以色列民族性格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有意思的是有一个来自阿什肯纳兹人历史上说的意第绪语的词Chutzpah慢慢成了以色列人的标签,意思就是与木叔刚才说的类似,有大胆、放肆、不拘礼法的含义。

另外希伯来语也有两个词来形容类似的性格,一个是sabra,一个是dugri。前者其实是以色列沙漠的一种仙人掌的果实,好吃但有刺,很多以色列人认为这和他们的民族性很像。上个世纪30年代就用来形容以色列人。后者的意思与Chutzpah相似程度也很大,同时还含有脚踏实地,多干少说、坦率直接的意思。内塔尼亚胡曾告诉巴勒斯坦人,要dugri,才能带来和平。

回到阿什肯纳兹的话题。喜欢他们的人会说这是真性情,不喜欢的就会说他们粗鲁、不讲人情。其实这本来就是个社会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确定的答案。自己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就可以表达出什么,没有对错。估计全民皆兵的军队长期生活,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以色列人的整体个性。毕竟社会就类似一个巨大的军营。

其实还是木叔那句话,就像中国东北人的性格和做派,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这没什么,不同人有不同习惯和看法很正常。

阿什肯纳兹犹太人保存了很多犹太人古老的传统,可以说为犹太教、犹太文化的发展做了突出贡献。比如犹太人光明节必吃的食物Latkes,一种炸土豆饼,就是阿什肯纳兹犹太人的传统,如今成了光明节的象征食物。

塞法迪犹太人主要指历史上采用了伊比利亚半岛犹太教仪式的犹太人,他们在几百年前被驱逐到了这里,后来又迁徙,在北非和阿拉伯半岛等地长期生活,受伊斯兰文化影响比较大一些。当然也有人在西欧地区流浪。不过有些分析人士干脆用在穆斯林国家或者地区生活的犹太人来定义这个群体,显得简单粗暴,但整体而言没太大问题。

他们和阿什肯纳兹犹太人相比,无论在政治与社会的影响力上,还是数量上都占劣势。这也是为什么木叔刚才说,阿什肯纳兹犹太人移民到以色列的性格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以色列的国民性。比如以色列也有更多土生土长的犹太人,他们称自己就是sabra,刚才说了,这个词与阿什肯纳兹人的性格特征差不多。

这两个群体有时候还会“争锋吃醋”。记得2015年底以色列发行200元新纸币的时候,上面印上的是著名诗人纳坦·奥特曼,他就是阿什肯纳兹人。此举遭到塞法迪人党派的不满。他们向政府提议也要将他们的诗人印到纸币上。

哈哈,有意思吧。多元文化和民主社会的游戏很好玩!


以色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移民国家。在建国之前,以色列通过几次“阿利亚”(希伯来语是Aliot,复数形式是Aliyah,意思是“上升”。)实现独立。第一次阿利亚出现在1882年到1903年,原因是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革命者刺杀,从这年春天开始,南方刮起了屠杀犹太人的风暴。第二次阿利亚也是由俄国的反犹骚乱引发。第三次阿利亚发生在一战之后,具体是指1919年至1923年,26900名犹太人到达巴勒斯坦地区。第四次阿利亚发生在1924年至1926年,主要原因是波兰出现了愈演愈烈的反犹主义,那里的政府颁布了近乎抢劫性质的收入税,重点针对犹太商人,63000名犹太人来到了巴勒斯坦。第五次阿利亚发生在1932年至1939年,欧洲的反犹主义愈演愈烈,作为其后果,来自欧洲的移民浪潮给巴勒斯坦带来175000名犹太人。有了固定的居民和占有的领土,移民来的犹太人才于1948年在巴勒斯坦建国。建国之后,又不断的大批移民回归到以色列,最终保证了在以色列生活着来自世界各地的800多万犹太人。

建国之前,移民以色列的大多数移民来自西方国家,建国之后,越来越多的移民来自阿拉伯国家。前者就被称之为“阿什肯纳兹”人,后者被称之为“赛法迪人”。由于移民的不断涌出,政府为了安置移民,建立了一些移民的吸收和安置体系,被称之为“马巴罗特”。马巴罗特中有医疗和社会服务等各种机构,但是条件相对原始、简陋。


由于阿什肯纳兹人是先到以色列的移民,而赛法迪人是后来才陆续来到以色列的。社会资源和居住场所已经被阿什肯纳兹人大量占有,赛法迪人只能暂时到马巴罗特生活,这加剧了他们对阿什肯纳兹的怨恨和敌意。阿什肯纳兹人相对富有,居住在大城市,他们受到过良好教育,很多是老练的、包括很多专业人士的犹太人。赛法迪人主要来自各个阿拉伯国家,很多人不会读和写,生活在社会底层。两种人除了代代相处的宗教外,很少有共同点。他们甚至连语言都不同,赛法迪人讲阿拉伯语,而阿什肯纳兹人讲意第绪语、德语、波兰语和其他欧洲语言。20世纪50年代的以色列社会这种分野十分明显。阿什肯纳兹人担心以色列可能会变成另一个中东社会,赛法迪人一直认为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并遭到歧视,成为种族隔离的牺牲品。

以色列建立的多元民主制度和后来发生的几次中东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两个族群之间的矛盾。但是,在当代以色列社会内部,两大族群之间的分歧还是很大,整个社会也因此产生了严重的贫富分化和矛盾冲突。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特聘专家、以色列海法大学博士后 丛培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