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冠盖如云,七相五公

 船漏又遇头顶风 2017-10-06


宰相,又称丞相,恐怕是中国古代官职中最为现代人所熟悉的一种:《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曹操,变法的王安石,弄权的蔡京,巨贪的和珅,褒贬不一的张居正,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乃至近代的李鸿章、曾国藩,时人都用“相”来尊称他们。听着就是红袍加身,鸣锣开道,当朝一品,万人之上,除了皇帝之外朝廷里最有权势的角色。

然而查查这些人的“结衔”,除了少数几个,很难真正看到“丞相”、“宰相”的字样,官职后面往往还跟了一大堆东西。比如曹操的官衔是“领司隶校尉录尚书事”,李林甫是“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元代的阿合马是“中书平章政事”,张居正是“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更有甚者,同一时代和他们的官衔差不多的人似乎有很多,比如李吉甫是“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和他作对的牛僧孺则是“户部侍郎同平章事”。明朝大学士有“四殿两阁”之多。那么,到底谁才是主持朝政、一手遮天的宰相呢?

这是个出名难缠的问题,历来有“无定称、无定职、无定员”之说。也就是说,“相”这一官职,没有固定的称呼、没有固定的级别、甚至没有固定的人数。最多的时候,比如唐朝,同时能称为“相”的官员可以多达十多人,而且并不一定都是一品,令人如堕五里雾中。

要解释清楚这件事,我们还是从头说起。

“宰相”中的“宰”源于殷商时期掌管祭祀的“宰官”。商代人特重牺牲,认为献祭成功与否关乎社稷兴亡,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只有打仗才能和祭祀相提并论。因此宰官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并逐渐脱离单纯的宗教色彩,成为掌握实权的行政官员,比如著名的伊尹,就是宰官。而宰相的“相”本是动词,辅佐、参谋、观察的意思,随着太宰、宰官职能的变化而逐渐开始连称,成为“(重要的)辅佐者、监察者”的代名词。《史记·陈丞相世家》(陈丞相即陈平)中写道:宰相者,上佐天子,下遂万物,外抚诸侯,内附百姓,使公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被认为是“第一位良相”的伊尹

春秋时,开始有诸侯国正式设立“相”这一职位,并且有左右之分,但并非通例。秦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是“大良造”(后来改成左右丞相),楚国一直叫“令尹”,吴国还是称“太宰”。秦灭六国之后,左右丞相制度固定下来,并被汉朝承袭。从金文中看来,宰相成为官职之初,叫做“相邦”,西汉时为避刘邦的讳改为“相国”。而“丞相”的意思是“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汉书·百官公卿表》)。

不过,丞相制度实行时间很短。随着汉武帝加强皇权,相权被逐渐剥夺,丞相府降格为普通的执行机构。而皇帝身边的“尚书”,原本只是负责起草公文、掌管玺印的低级官员,相当于秘书,却因为接近天子,容易获得宠信,权力急遽增长。从这一时期开始,只有在实际官职之后加上“领尚书事”(或录尚书事)的人,才是真正的实权人物,相当于不挂名的丞相。后来更是成立“尚书台”,首脑称尚书令,尚书仆射为副。如果是宦官则称中书令,因为宦官也叫中官,这个和后来的中书省首脑中书令不同。但尚书令品级不高,所以依然以高级官员(多数为大司马或大将军等武职,东汉则为太傅)“领尚书事”主持朝政。

这种做法也为后世开了先河,上文看到的“平章政事”(平章是办理的意思),还有“参知机务”、“知政事”、“同平章事”乃至明代的内阁大学士,清代的“军机大臣上行走”等统统是一个性质——都是“短期政治改革”的结果,表面上不触动原有官僚体系,实际另外建立潜规则小群体,偷偷挖沟让权力“改道”。官员原本的职位并不太重要,不管他是礼部尚书,还是户部侍郎,只有加上这些结衔,才算是进入了权力轴心,可视为真正的“相”。

而原本的丞相,在西汉末年被改称“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列“三公”,成了荣誉性的虚衔。所谓“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真为宰相者,不必居此官”。班固在《西都赋》中以“冠盖如云,七相五公”来形容高管显贵济济一堂,“相”和“公”并举,可以说明它们的性质类似。

但“丞相”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又是个非常微妙的职位,“或为赠官,或为不置……多非寻常人臣之职”。尤其是王朝末年,如果有权臣顶着“丞相”头衔又“领尚书事”,往往已心怀不轨。如汉末的董卓,魏末的司马昭,宋末的萧道成。诸葛亮也是“丞相录尚书事”,难免被蜀后主忌惮,他去世后,继任的蒋琬和费祎都不再称丞相。

从隋开始,历代就很少设丞相一职,南宋末年曾短暂恢复,文天祥就是右丞相兼枢密使。元代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中书令或不设或由太子兼任,不管事。中书令之下设左右丞相理事,但只能由蒙古人和色目人担任,比如脱脱的官衔就是“中书右丞相”。元代还在地方行省中仿照中央制度,也设丞相,其实等于省长,和传统的“丞相”意义不同。

文天祥

而“宰相”作为官职正式使用的时间则更短,只有辽代曾设南北宰相府,以左右宰相为其最高行政长官。元代有“八府宰相”的官职,但是负责王族朝觐事务的礼仪官,并非执政的宰相。

为避免权力过分集中,尚书省逐渐被后来添置的中书省和门下省分权,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在唐代,由于李世民继位之前曾任尚书令,之后除了代宗的太子李适,和唐末权臣李茂贞,再没人敢当这个官(BTW,元代令太子充任中书令,不知是否学唐人)。于是尚书省便常年以副职——左右仆射为首。仆射为从三品,而中书省和门下省的长官都是正三品,又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以示级别一样。

后来这种潜规则发展为,不管是不是尚书仆射,只要被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政事”、“参知机务”等等,就可以去三省议政,都算作宰相。为了避免魏晋权臣“位高权重”的现象重演,唐代的高级官职多半成为养老的闲职,而“同平章事”的往往都在三品以下。比如魏征最初“知政事”时只是秘书监的五品小官。这样一来,宰相肯定不止一人,最多时可达十余人,通常还设一个“首辅”,亦称“首相”,比如武则天时的裴炎,唐玄宗时的李林甫。除了“平章事”、“知政事”之外,中唐以后还有翰林学士加“知制诏”衔,代替皇帝批复奏章、起草诏书,权力很大,称为“内相”,如张九龄,也可以视为宰相的一种(其实就是汉代尚书令以“秘书”本行起家的重演)。

而真正的“三省”长官:尚书令、中书令和侍中,只要不“平章事”,就和以前的“三公”一样,成为荣誉性的虚衔。如果这些官职被授予节度使,后者便可以被称为“使相”。到了宋代甚至连“平章事”有时也不“平章”,比如王安石罢相之后被贬江宁,官衔为“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宋代连节度使也是虚衔,并非唐代的封疆大吏,总之你被贬官了就什么都是虚衔了(捂脸)。

宰相存在一天,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就从未停止。上述所有这些折腾、改名、分权、“潜规则”,归根结底,都是皇帝不希望权力集中于个别臣子手中。到了朱元璋这个野心家建立大明,索性决定“罢相”,亲自指挥六部。然而,很快皇帝就发现,只靠他一个,每天连奏章都看不完,更别提批复。于是只好仿效唐代的“知制诏”,在翰林中选拔人才帮他办事,还小心翼翼地“侍左右备顾问,然不得平章军国事”。

罢相2年之后,又设“大学士”入值文渊阁。大学士之职久已有之,唐宋两朝多为荣誉性头衔,如著名的包拯就是“龙图阁直学士”,所以也称“包龙图”。但能够入选的都是“天下英俊……一经此职,遂为名流”,许多名臣、名相都是大学士。朱元璋仿旧制设此官,其心思已然十分明显。

于是到了永乐朝,文渊阁正式成为“内阁”,大学士也开始“参预机要”。官职从最初的五品逐步提升,后来索性就从六部首脑中选拔内阁大学士。而内阁这个既无固定办公地点,也无固定官阶的机构,一跃成为皇朝的政务中心,“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基本就是尚书省、中书省的变体,宰相也因此多了“阁老”“阁部”等别称。同时有多位大学士时,也和唐代一样设“首辅”。虽然相权已被大幅削弱,但在皇帝不理朝政的情况下,首辅大学士依然可以像前朝宰相一样,成为大权独断的人物,比如严嵩和张居正。

张居正

历史总在重演,然而却不尽相同。到了清代,内阁又被抛弃,大学士之职回归了当初荣誉性虚衔的地位。而皇帝们则开始新的一轮“培植小朝廷”的工作。康熙不满带有部落军事民主遗风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从翰林中选拔人才担任“南书房行走”,充做自己的机要秘书。雍正则设立了鼎鼎大名的“军机处”,成员统称“军机大臣”或“军机大臣上行走”,首脑称领班军机。

军机处部分承继明代内阁,但又有自己的优点:无官署,在禁城内设值庐,日夜有人值班,距离皇帝寝宫很近,从不耽误军务;无专员,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乾隆时加设,即为办事员)均为兼职;无俸禄,无品级,亦无制度规章,一切工作均由皇帝交办,也直接向皇帝报告。效率高,环节少,多人轮班,难以擅专,又由皇帝直接控制,没有与皇帝争权的风险,从而成为帝王得力的集权工具,一直运转到清末。因职能类似宋代枢密院,故又称“枢密”。在文献中,常常和另一个以临时机构而上升为重要职能部门的“总理衙门”一起并称为“枢译两署”。

军机处的值庐
故宫内军机处的位置(绿色圈出),位于隆宗门内,乾清门广场的西侧

清人沿袭明代传统,经常将作为虚衔的“内阁大学士”称为“相”,如李鸿章、曾国藩等人,但他们都不是军机大臣。作为权力中枢的军机处,其成员大多是满洲贵族,领班多为皇亲国戚。虽然军机大臣很多也会加“大学士”衔。比如雍正朝的头号重臣、军机处的创始人之一张廷玉,就身兼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加南书房行走。还有道光朝的曹振镛,也是以武英殿大学士兼任军机大臣。

这样的人物一般都是当时朝廷内的“主心骨”。可以说,大学士为“位高”,而军机大臣为“权重”,二者兼得,这个“宰相”才算有名有实。不过,而皇权直接的高压之下,“相”的权力比起明代又更为衰减,而且有汉臣为相的时代,基本都有一个满臣与其制衡。如张廷玉和鄂尔泰,曹振镛和穆彰阿。

终清一朝,再也没有出现过之前几千年间反复上演的“宰相监国”戏码。清末重臣如恭亲王奕訢之流,在慈禧这个权力轴心的虎视眈眈之下,都做不到“把持朝政”的地步,而且一旦失宠就会很快被罢黜。至慈禧死后,隆裕太后虽然无能,被袁世凯玩弄于掌心,但此时皇权是否集中,也不再是问题所在了。两千年的帝相之争,最终以前者获胜落下帷幕,但帝王将相本身,也随之彻底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恭亲王奕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