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者是否横跨不同领域,应该视自己的知识储备而定。有跨学科的视野,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没有,勉强只会弄巧成拙。 2、写作者的声望和他的作品品质,并不总是匹配。或者可以说,很多暴得大名的写作者,有着令人诧异的可笑的知识的贫乏,尤其在他进行跨领域写作的时候。这提示我们,应该在自己熟悉和有洞察的领域里发言、写作,这不是基于诚实,而是源于睿智,源于认识论视角的自知之明。 3、譬如你也许不能说崔永元不诚实,但在转基因问题上,他是缺乏自知之明的睿智的。同样,我们也看到很多写小说的高手,在面对中医的时候,脑子里一团浆糊,完全是进水的状态。 4、文科处于被鄙视的状态,这个鄙视链的现状其来有自。文科门槛低,更容易被取代,尤其在自媒体时代,谁都可以成为键盘侠比划两下,很多理科生可能比文科生有更精准和生动的表达。但反过来,文科生想要进入理科生的发言域,却通常必须有专业的修学基础。这个门槛也许不需要科班的训练,通过自学可以获得,但终归它存在需要跨越的门槛。 5、但跨领域的知识融合,是我们认识真实世界的必经之路。如美国学者爱德华·威尔逊所言:只有当我们能够顺利地跨越各个领域的边界时,才可能对真实的世界产生清晰的看法,而不再透过某种意识形态和宗教教条的镜片观看事务,或受制于满足迫切需求的短视反应。 6、有些知识比其他知识更为基础。譬如生物进化学,你对它越了解,你对人性和社会心理与组织进化就会有更接近本质的洞察。离开它,所谓的心理学乃至哲学,都变成了无本之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