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自今,打仗相当程度上就是打资源。战争的胜负与资源的多寡往往有重要关系。 古代三国时期诸葛亮若兵马粮草资源充足,早就北伐成功,击败曹魏,一统中原。 而近代美日角逐太平洋,资源贫穷的日本直接被美国庞大的体量压垮。 抗战时期中国的“中石油” 提到近代战争和资源的关系,不得不提抗战时期中国的“中石油”,石油产量杠杠的!为中国最终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抗战时期中国的“中石油”既是位于陕西延安的延长油田。 抗战时期延安的延长油田 延长石油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石油矿藏之一, 最早于1905年建厂,1907年打成“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同年建成炼油房,结束了中国陆上不产石油的历史。 抗战时期,延安的石油业稳步发展。延安的早期炼油设备,用两口大锅扣在一起组成,加热下方大锅,产生的热量让石油发生蒸发,上方大锅上打孔,收集凝结的油流。至于产生的是煤油还是汽油,怎样分辨,则全凭工人的鼻子。 延安的油井和炼油厂一应俱全,但都是很传统老式的设备,一点也感受不到工业化的现代感。 运输汽油用油桶是用铁皮制作,为了节省运输途中的消耗,一般都是用毛驴或者马屁加上驼架运输。 延安的炼油厂 一开始延长石油产油量很少,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延长油田逐步发展成具有较好炼油能力的油田,石油产量大增。随着油井的增加,延安的石油工人从一百多人最终发展到三百多人。 对于当年一个石油资源贫瘠和石油工业技术落后的中国,仅有的延长石油在抗战时期生产的石油比黄金还金贵。 在抗战时期延长油田生产出汽油、煤油、石蜡、油墨、擦枪油、凡士林等产品,不仅保证了中央机关、边区政府的用油需求,还换来了大量的布匹、钢铁、机器设备和短缺物资,被誉为“功臣油矿”,为抗战胜利做出重大贡献。(LY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