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征死后,是什么让李世民怒砸他的墓碑?

 岐黄堂中醫 2017-10-07

魏征是唐朝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为人刚直不阿,辅佐唐朝太宗皇帝创下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当初太宗皇帝和魏征的故事被世人传为千古美谈。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死时他还很伤心地说我失去了一面宝贵的镜子。本是明君贤相的千古美谈,可谁又能想到,在魏征死后不久太宗皇帝就砸了魏征的墓碑。

魏征曾是太子李建成的重要谋士,但是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对他委以重任。唐太宗初登大宝,踌躇满志,励精图治,常常把魏征带在身边,跟他讨论自己为政的得失。魏征当然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唐太宗也欣然采纳魏征的意见,魏征性格耿直,敢于犯颜直谏,为唐初社会经济繁荣局面的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有一次,唐太宗准备对关中地区的青年的男子实行大规模征兵。魏征极力反对,他说:“如果现在连十六岁的青年也要征来当兵,那么势必会在将来造成严重的后果。”唐太宗采纳了魏征的谏言。还有一次,唐太宗在群臣的怂恿下,准备到泰山封禅祭天。但是祭天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会给沿途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魏征劝告太宗皇帝说:“隋末以来,全国战乱频繁,百姓们到现在还没有恢复过来。如果此时去祭天,必然会带大批官吏和卫队,势必会给沿途的老百姓造成负担。”太宗皇帝由此想到隋朝灭亡的教训,便立即取消了去祭天的计划。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为什么历史上的君王有明君和昏君之分呢?”魏征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列举了历史上昏君的例子说:“治理天下的君王,如果能够正确采纳来自群臣的意见,那么就能体恤下情,就不会受到歹人蒙蔽。”魏征还经常劝诫太宗皇帝要居安思危,自始至终保持兢兢业业的治国态度。后来,魏征觉得太宗皇帝不像先前那样体恤百姓、勤于治国了,就写了一份谏书来提醒太宗皇帝。

唐太宗看后,觉得他提得很对,就把他的谏书贴在墙上,时时提醒自己不要松懈。魏征病故之后,唐太宗非常难过,流着泪对身边的人说:“魏征就是我的一面镜子,他总是能告诉我哪儿做错了。现在他死了,我将失去这一面镜子了。”可是由于魏征死前推荐的杜正伦因罪被罢免,侯君集参与谋反被斩首,于是太宗皇帝就开始怀疑魏征有结党营私的嫌疑。

后来,唐太宗又得知魏征曾经把谏书拿给褚遂良看,就更怀疑魏征是有意留个好名声,心里自然很不高兴,于是就下旨解除了魏征长子魏叔玉和衡山公主的婚约。到后来他越想越恼火,竟然亲自愤怒的砸掉了魏征的墓碑,一段明君贤相的佳话,就此告终,不免让人叹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