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术语“无往不收,无垂不缩”怎样理解?

 大雪121 2017-10-07
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是宋米芾在《论书.答翟伯寿》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在写字运笔时,要求笔锋在点画尽处或虚或实地作收缩、回锋。它与“欲右先左、欲下先上”的逆入、“中锋行笔”一起,构成书法技法中起笔、行笔和收笔的动作规范和准则。 

  米芾的这八字真言强调的是对收笔的裹束,要求行笔“回收”,正如逆入强调起笔要藏锋一样。在实际书写中,逆入回收的动作我们往往是做得过分认真仔细而不是做不到位。将指导原则当作教条去执行,错误也就难免。为起笔而起笔,为收笔而收笔,每个笔画都藏头护尾而忽视笔画与笔画之间应有的笔势连贯,前后笔画之间书写缺乏联系,写字成了堆砌一笔笔看起来十分完美的笔画,以上都是我们在实际书写中经常犯的错误。完美的局部会使整体失去平衡,失去完整性,也就失去了意义。

  只有将“逆入”、“回收”和“势”联系起来,才可能有一个正确把握。书法重“势”,强调的是笔画与笔画、字与字之间的照应、勾连、贯通。它使字处于运动状态,是书法作品焕发生命光彩的关键所在。所以古人论书以势为先。得势也就得到书法的气■神采,得到书法的自然的机变之美。起笔“逆入”是承上一笔的收势,收笔“回收”是取下一笔的起势,这样就可以笔断而意连,即使是相对静态的楷、隶、篆体也会产生流动之美,逆入回收不只是笔画形态变化、节奏变化的需要,更是“势”的需要和必然的结果。笔画的逆入回收是为了不让“势”一泻千里,一览无余而采取的一种遏制的手段,这也是中国文艺美学强调含蓄隽永,不激不励的具体体现。

  所以理解“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不能止于单个笔画的运笔动作,而应当从“势”的角度切入,将它置于字的整体甚至是作品的整体加以考虑,才能有正确的认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