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道”——关于林聪云,一些想说的

 zpin 2017-10-07

“近道”——关于林聪云,一些想说的

林 聪云

Lin Congyun

1971年生,福建泉州人。字明之、侍弘,号温陵三品。1995年毕业于国立华侨大学艺术系。现为福建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泉州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泉州广播电视台闽南语新闻主播。

“近道”——关于林聪云,一些想说的

文/果然

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林聪云有一种让人难以置信的平静与真诚。他一个高大健硕的人,胸口藏着一颗温柔细腻的心。就是这样,平静和真诚甚至顺着笔尖,侵入画作,完成虫草,抵达山峰。

林聪云生性认真,实实在在。他是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专业,敬业。他的声音穿过大街小巷,真实的、客观的、理性的新闻便落到了古城人民的耳朵里,落进了心里。在画里,他也不讨巧,对笔墨十分真诚。他从传统那里学规矩,从前人那里摹技法求精神,与石涛、齐白石、八大、宋画种种觌面相逢,深度对话。幸运地,林聪云又得以师从寿觉生、薛君宁、张君耀等国画名家。在一些画画的日常里,他的林泉之心常常坦露着,还有对细小之物的洞察,连着他那遥远而又亲切的游戏童年,热乎乎的,来到了他的画里。

“近道”——关于林聪云,一些想说的

抱叶隐绿林

“近道”——关于林聪云,一些想说的

松鼠

“近道”——关于林聪云,一些想说的

折枝花卉

“近道”——关于林聪云,一些想说的

游鱼乐

这就难怪了。林聪云的作品简单清逸,空明虚静,情感留白处恰当自然,生出种种清雅动人的干净面貌。他的花鸟虫草,初看只觉静静的,可这不耀眼的小物多耐看啊,竟使人暖融融的,似乎它们就要活泼了出来。尤其是他的昆虫,不似齐白石的老辣古拙,他从细节把握,把它们处理得更细腻,更让人存心触碰。他写的山水,你看它柔软淡雅,它却并不软弱乏神,铮铮地立着。

陆俨少说,十分功夫,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林聪云实在有一个好的胃口,禅宗佛理、散文、画论、专业论文,他将它们咀嚼消化,成为自己的营养。在时间的熬煮中,作品是当真要越发臻纯的。但是他不着急,有人跟他说:“求进步这方面,不要求大,只要有进步,哪怕一小步,你都要感觉很满意。”他在心里记着。

“近道”——关于林聪云,一些想说的

白云如絮拥苍山

林聪云常常使自己沉静下来,或者说,自然而然地,他就那样沉静着。心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他的绘画是在巨大的喧嚣中,寂静发出的声响。

有一些别处的声音,它们说,林聪云的画啊,太温和啦,缺少一些叛逆与冲击云云。林聪云接受这样的质疑,但是他更在意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他说,外界批评的声音要听,自己要能消化掉,每一幅画、每一个时期大家看待绘画的标准都是不同的,能够在画家的作品里看到他的精神世界,感受他在对艺术朝拜路上的宁静,这其实也就是儒家里所说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就是这个 “道”。

他可真“固执”。

真实的生命、自然真纯的元气与作品画面混融,循序渐进,直至淋漓尽致,这将是如何一番气象?真真令人期待。

“近道”——关于林聪云,一些想说的

鸣禽

“近道”——关于林聪云,一些想说的

雨后华容

“近道”——关于林聪云,一些想说的

梅石

“近道”——关于林聪云,一些想说的

江行

“近道”——关于林聪云,一些想说的

登高临四野

“近道”——关于林聪云,一些想说的

坐看云起

“近道”——关于林聪云,一些想说的

独坐敬亭山

“近道”——关于林聪云,一些想说的

西上太白峰

· 作品图片扫描自桑莲居,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