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黑一雄:获奖采访 | 作品简介

 塔尔GD 2017-10-07


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布现场


石黑一雄 (Kazuo Ishiguro, 1954 -- ),著名日裔英国小说家。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89年,曾获得了在英语文学里享有盛誉的“布克奖”。他的文体以细腻优美著称,几乎每部小说都被提名或得奖,其作品已被翻译成二十八种语言。


石黑一雄年轻时即享誉世界文坛,与鲁西迪、奈波尔被称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曾被英国皇室授勋为文学骑士,并获授法国艺术文学骑士勋章。 


虽然拥有日本和英国双重的文化背景,石黑一雄却是极为少数的、不专以移民或是国族认同作为小说题材的亚裔作家之一。即使评论家们总是想方设法,试图从他的小说中找寻出日本文化的神髓,或是耙梳出后殖民理论的蛛丝马迹,但事实上,石黑一雄本人从来不刻意去操作亚裔的族群认同,而更以身为一个“国际主义的作家”来自诩。 


对石黑一雄而言,小说乃是一个国际化的文学载体,而在一个日益全球化的现代世界中,要如何才能突破地域的疆界,写出一本对于生活在任何一个文化背景之下的人们,都能够产生意义的小说,才是他一向努力的目标。因此,石黑一雄与并称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的鲁西迪、奈波尔相比,便显得大不相同了。 




石黑一雄获奖后接受媒体电话采访 (内容如下)


石黑一雄获奖后接受媒体采访 

 译 | 昨非


石黑一雄:你好。

记者:你好。谢谢接受采访。


记者:祝贺你获奖。

石黑一雄:谢谢。不好意思让你在电话中久等, 现在这里有点乱。突然间来了好多媒体,排起了长队。

 

记者:当然,这一天对你来说,肯定意义非凡。你是怎么得知获奖消息的?

石黑一雄:当时我正坐在厨房里,给一个朋友发电子邮件, 电话就响了,我不太相信这是真的。我的经纪人们,正在观看颁奖的现场直播,估计也只是在等待结果揭晓,没料到我会胜出。然后我就接二连三地接到电话,每回都以为是骗人的把戏,或是虚假新闻,但慢慢才意识到这是真的。等到BBC打进电话来,我才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才认定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就像玛丽.塞莱斯特号沉船一样,一切维持不变。大概十一点的时候,这里开始有动静,然后就热闹极了。现在好多人在街上排队,等着采访我呢。

 

记者:是否乱套了?

石黑一雄:不会不会。诺奖是一个殊荣, 没有哪个奖项堪比诺奖。原因是,首先,瑞典的评奖委员会成功地避开派别之争,保持公正,使得诺奖成为人皆尊重的少有事物之一,所以获奖的荣誉感,是基于评委会这么多年为维护这个荣誉高地所付出的努力;其次,是因为这次入围的很多作家,都是我久仰的英雄人物,是绝对伟大的作家。历史上获奖的都是最伟大的作家。我不得不说, 在鲍勃.迪伦之后获奖甚是荣幸,自打十三岁开始,迪伦就是我的崇拜对象,他可能是我最崇拜的人物。

 

记者:作为获奖者, 与这些人为伍真好。

石黑一雄:对,我能很好地模仿迪伦唱歌。但现在不行,不能给你唱歌。

 

记者:哦, 太好了(笑)。

石黑一雄:(笑)


记者:十二月份(授奖仪式)你来斯德哥尔摩的时候, 也许可以高歌一曲。

石黑一雄:(笑)到时我可以一试。

 

记者:现在英国人肯定开心。你觉得是因为你获奖的缘故吗?

石黑一雄:我想是的。就在我接你的电话之前,我还赶着写新闻发布会的稿子。我试着到时只说三句话。这个时候获奖,赶的正是时候, 因为我今年六十三岁,我记得我们西方人曾怀疑自己的价值观,而且现在还在经历这种困惑,对价值观,对政治人物,都是这种态度, 凡事深感不安。 所以我希望诺奖能在某种程度上,给世界提供一种积极感,一种持续性,一种祥和。

 

记者:你的书写, 一直在探究我们在人世的位置; 也许人与人之间,人与这个世界之间的关系,是你书中最常见的一个主题。是这样吗?

石黑一雄:是的, 从狭义上讲, 我感兴趣的是:我们同时生活在大小两个世界中。我们在个体世界里,努力地去实现自我,去寻找爱;但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地,要与更大的世界交融在一起,而那个世界是一个被政治主宰的反乌托邦世界。所以我总是关注同时存在的大小两个世界,我们不能顾此失彼。

 

记者:谢谢。这些得改天好好谈谈。(笑)

石黑一雄:对。

 

记者:现在你得先忙着写新闻发布会的稿子。对了,最后一个问题:你怎么看待获奖之后的盛名?

石黑一雄:哦,我倒是很乐观。获奖确实让人有点不知所措, 比如今早上醒来,我还以为可以继续安享一个平常日子呢( 接下来估计不能了)。但是媒体这么关注诺奖, 这是好事;如果有一天没人关心此事, 我倒要警觉了, 因为那就意味着人间要大乱。

 

记者:庆祝文学大奖的日子, 肯定是好日子。

石黑一雄:是的。文学可以是好事, 但有时也可以是使坏的东西。而诺奖的存在, 就是为了确保文学朝着好的方向行进。

 

记者:好,谢谢。期待十二月斯德哥尔摩相聚。

石黑一雄:我也期待。

 

石黑一雄:很高兴接受你的采访。

记者:谢谢, 再见。

 



石黑一雄谈论他的生活及写作


石黑一雄 作品简介. 佳句摘录


1. 别让我走



《别让我走》讲述的是透过复制人卡西的回忆,缓缓揭开了她住在海尔森学校的童年岁月,那是一个已然失落、不可再得见的世界,唯有留存在卡西的回忆之中,小说也深刻探讨了作为复制人是否该有灵魂,以及是什么使得人之所以为人。该作品还被拍成电影。在影片中凯拉·奈特莉,和凯瑞·穆里根以及安德鲁·加菲三人扮演的便是专门为捐赠器官而生的复制人,生活于孤岛学校之中。 英格兰乡村深处的黑尔舍姆寄宿学校,幽静,迷人,孤立。凯茜、露丝和汤米就在这里悠然成长。他们被监护人小心地呵护着,并接受着良好的诗歌和艺术教育。只是,他们的生活从不和外面世界有任何交集,哪怕周末也不曾回家。 成年后的凯茜渐渐发现记忆中无瑕的成长过程,处处都是无法追寻的惶惑与骇人的问号,恍然间洞悉了学校的全部真相……


他会向我挥手,也许还会呼喊我。我不能奢望太多,仅此足矣。我提醒自己,只要能有时间跟他在一起已是万幸了。我不确定的是,我们的生命与我们救助的人的生命是否真的有所不同。我们都有终结之日。也许我们都不了解自己的遭遇,也许我们都觉得已经活够了。“我们的生命都有尽头,也许没有人真正明白我们都经历了什么,没有人觉得自己活得足够。” 


两个真心相爱的人,就能证明我们不仅仅只是生命体──我们也是有灵魂的,这样就能延缓“被”捐献了。


看护人和捐赠人都贡献很大,话虽如此,我们并不是机器。最终,还是会筋疲力竭。这大概就是我大多数时候不愿憧憬未来,反而喜欢回顾过往的原因吧。
没人真正明白自己的遭遇,也没人知道自己是否已活得足够。


我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与她们的生命有什么区别,她们也是一样会终结。


我耐心等待,他出现在远处的草地上。



2. 长日留痕



本书是石黑一雄的代表作之一,曾获1989年“布克奖”。史蒂文斯作为一名追求完美的男管家,服务于达林顿府三十余年。在此期间,他一方面尽力使自己成为男管家中的杰出人物,追求这一阶层所特有的“尊严”,同时,他也为此付出了相当的代价,比如说不得不冷漠地处理父子亲情,盲目忠实于其主人达林顿却无视后者一度与纳粹交往甚密、甚至帮助极右势力的现实。这种盲目使他甚至失去了与心爱的女管家肯顿小姐的情感。作者以最能代表英格兰社会和文化特征的男管家为主角,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入木三分地表现了英格兰的政治、历史、文化、传统与人的思想意识。


我的余生在我面前展现的只是一片虚无。


“我对生活犯下了一个多么可怕的错误啊!”而且你会开始构想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一种你也许曾经可能拥有的更美好的生活。……可每次我这样做时,要不了多久我便会认识到——适合我的地方便是与我丈夫待在一起。总而言之,现在完全不可能让时钟倒转了。你不能永远总是对过去也许会发声的事耿耿于怀。你应该认识到你与大多数人一样地过得很好,或许还要好得多,那就应该心满意足了。


显而易见,由于华灯齐放,他们都曾闭口不语了一会儿,随后便即刻热烈地交谈起来。此刻当我注视他们时,他们正一起笑得那么开心。人们怎么能如此迅速地就在他们中间构筑起这般温情来,这让人难以理解。


此种“尊严”是个人所具有的素养,而不是靠跷幸的机会获得;倘若本人不言而喻地根本不具备这种素养,而却硬要拼命地去追求,那无疑就像丑妇试图效颦那般无用。

欧洲大陆人是不可能成为男管家的,理由是,他们属于那类无法节制情感的种族,而节制情感祫好是英国人的独到之处。



3. 无可慰藉



《无可慰藉》秉承石黒一雄的一贯风格,外表清淡,内心强大。小说描写一位钢琴演奏家在一座谜样的城市里所经历的谜样的几天。他忽而是旁观者,忽而又被卷入其中,所见之人无不一往情深却又执迷不悟;所遇之事无不怪异荒诞,充满变数。在这座人心被怪诞的艺术价值观所左右的城市里,在努力寻找梦境出口,为这一切寻求解释的过程中,他渐渐意识到自己正面临人生最为严酷的一场演奏。 

 
狭窄的世界!你生活的世界太狭窄! 


“你确定公交车会来?”我问。 “哦,是的。晚上这个时候自然要多等一会儿,但最后肯定会来的。你们耐心点就行了。你们站那儿可能会有点冷,但相信我,值得的。黑夜中它的到来会点亮一切。等你一上车,就知道会很暖和舒适。车上总有一群最开心快活的乘客。他们打诨插科,分发热饮和点心。”


我认为人的一生中总会有某个时刻,需要坚守自己的决定。一个说“这就是我,这就是我的选择”的时刻。


我曾喜欢那感觉,按压伤口的感觉,它让我着迷。一个真正的伤口,就有那样的作用,会让人着迷。每天看起来都会有些不同。你便会想,变了吗?或许最终会痊愈吧。你望着镜中的它,好像是不同了。但是,当你触碰它时,你知道还是副老样子,还是你的老朋友。


听着,你们适可而止吧!停下这……这愚蠢无比的闲聊,哪怕就一会儿!就停一小会儿,让其他人,让外面世界来的其他人说说话,你们在这个封闭的小世界里全都住得太快活了!


4. 《远山淡影》



本书是石黑一雄处女作,一部问世30年仍在不断重印的名作。小说通过一个移居英国的日本寡妇对故土、故人的回忆,讲述了战后长崎一对饱受磨难的母女渴望安定与新生,却始终走不出战乱带来的阴影与心魔,最终以母女成功移民,而女儿自尽作为悲情结局。作品构思奇特,叙述者通篇的回忆是模糊而可疑的,直至全书终,叙述者才忘记了伪装,读者也证实了猜想:叙述者是利用回忆做掩护,编织了一个他人的故事,企图通过他人的面具来讲述自己的故事,以减轻罪恶感。这是一段迷雾重重、亦真亦幻的回忆。战后长崎,一对饱受磨难的母女渴望安定与新生,却始终走不出战乱的阴影与心魔。剧终,忆者剥去伪装,悲情满篇。 石黑一雄技惊文坛的处女作,一部问世30年仍在不断重印的名著。其“感伤与反讽”的融合、平衡令人犹记。


回忆模糊不清,就给自我欺骗提供了机会。


就像人身上的伤口,久而久之你就会熟悉最痛的部分。


是的,我相信我文章里写的每一个字,现在仍然相信。您那个时候,老师教给日本的孩子们可怕的东西。他们学到的是最具破坏力的谎言。最糟糕的是,老师教他们不能看、不能问。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国家会卷入有史以来最可怕的灾难。


我有很多时间和无家可归的人在一起,我倾听他们的故事,听他们说怎么会到这里来,我发现他们不会直截了当、坦白地说他们的故事。 

作为一个作家,我更关心的是人们告诉自己发生了什么,而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我就觉得用这种方法写小说很有意思:某个人觉得自己的经历太过痛苦或不堪,无法启口,于是借用别人的故事来讲自己的故事。



5. 《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



《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是作者的第一部短篇集,以音乐为线索,由五个看似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故事组成。故事的主要人物都同音乐情牵相关:郁郁不得志的餐厅乐手,风光不再的过气歌星,孤芳自赏的大提琴手,为求成功被迫整容的萨克斯手等等,多是对音乐一往情深,对生活却满腹牢骚。情节或荒诞不经,或令人唏嘘,借音乐人生这个主题,表现了作者一贯的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反思: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命运的嘲弄,才华的折磨,以及庞大社会机器控制下被压抑的情感。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大量出现的音乐家、歌手、歌名,绝大部分都是真实的,令人仿若置身于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的当红歌手和经典曲目之中;而音乐,恰是作者年轻时曾经涉足,并浸淫于其中,乃至立志从事的。这一阕五重奏有个挥之不去的主题:即便年华老去,情感倍加挣扎、年轻时的希望逐渐破灭,仍拼命想抓住人生那点浪漫的感觉。 


有一次,我不小心撞到了唱片机。唱针“嗞”的一声划过唱片——那时还没有CD——母亲从厨房里出来,冲我大声嚷嚷。我很伤心,不是因为她冲我大声嚷嚷,而是因为我知道那是托尼·加德纳的唱片,我知道那张唱片对她来说多么重要。我还知道从此以后,当加德纳轻声吟唱那些美国歌曲时,唱片就会发出“嗞嗞”的声音。 多年以后,我在华沙工作时得知了黑市唱片,我给母亲买了所有的托尼·加德纳的唱片,代替旧的那些,包括我刮坏的那一张。我花了三年才买齐,可我坚持不懈地买,一张张地买,每次回去看望她都带回去一张。


因为我要做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我要给她唱小夜曲。地地道道威尼斯式的。这就需要你的帮助。你弹吉他,我唱歌。我们租条刚朵拉,划到她的窗户下,我在底下唱给她听。我们在这附近租了一间房子。卧室的窗户就临着运河。天黑以后就万事俱备了,有墙上的灯把景物照亮。我和你乘着刚朵拉,她来到窗前。所有她喜欢的歌。我们用不着唱很久,夜里还是有点冷。三四首歌就好,这些就是我心里想的。


于是我就用降E调弹了起来,弹了差不多整个主歌的部分以后,加德纳先生唱了起来,很轻很柔地,像是只记得一部分歌词。可是他的声音还是清晰地回响在安静的运河上。而且真是太好听了。一时间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那个公寓,躺在地毯上,而我母亲坐在沙发上,筋疲力尽,或者伤心无比地听着托尼·加德纳的唱片在房间的角落里旋转着。


知道吗,史蒂夫?小时候我十分渴望成为舞蹈家或歌唱家。我努力啊努力,老天知道我努力了,可人们只知道笑话我,我觉得这个世界太不公平了。但是后来我长大一些,我发现这个世界也不是那么不公平。即使是像我这样的人,没有什么天赋的人,也仍然是有机会的。你仍旧可以在天底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不一定只能是个默默无闻的人。要做到不容易。你得十分努力,不理会别人怎么说。可机会一定有。



6. 《浮世画家》



《浮世画家》是作家石黑一雄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获Whitbread奖并进入布克奖短名单。 同样以主人公的会议为基调,以非凡的小说技巧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的回忆与思考,写作笔法含蓄委婉,耐人寻味。主人公曾是位显赫一时的浮世绘画家,随着二战日本的战败,他才恍若大梦初醒:原来整个日本民族的过去竟是在为一种荒诞虚幻的理想献身,他的艺术理想也真如其名称一样毫无根基,虚浮于世。


我说我有雄心,指的是我希望能超越这样一种生活。


你们女人有时候不能充分理解一个男孩的自尊心。


年老之后,当我回顾自己的一生,看到我用毕生的精力去捕捉那个世界独特的美,我相信我会感到心满意足的。没有人能使我相信我是虚度了光阴。数小钱,点硬币,一小时接一小时。如果我以后的生活变成这样,我永远也不会原谅自己的。


你也许认为,我拿这样一件小事大做文章,有点过分。毕竟,我替乌龟辩护时所说的观点,似乎是很浅显的——任何一个尊重严肃艺术的人都会时时刻刻这么想。但是我们必须记住当时竹田大师公司的风气——以及我们大家的情绪,每个人都在跟时间赛跑,为了保住公司来之不易的名声。大家心里很清楚,我们替人画的那些东西——艺伎,樱桃树,游动的鲤鱼,庙宇——主要为了运出去让外国人看着有“日本味儿”,至于具体的风格和细节,基本上没人注意。因此,如果我说我那天的行为显示了我日后大受尊敬的品质,倒也不是过分夸张。这种品质就是不管周围的人怎么想,都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天上午只有我一个人站出来为乌龟说话。



7. 《被掩埋的巨人



公元六世纪的英格兰,本土不列颠人与撒克逊入侵者之间的战争似乎已走到了终点——和平降临了这片土地,两个族群比邻而居,相安无事地共同生活了数十年。但与此同时,一片奇怪的“遗忘之雾”充盈着英格兰的山谷,吞噬着村民们的记忆,使他们的生活好似一场毫无意义的白日梦。一对年迈的不列颠夫妇想要赶在记忆完全丧失前找到此刻依稀停留在脑海中的儿子,于是匆匆踏上了一段艰辛的旅程。他们渴望让迷雾散去,渴望重拾两人相伴一生的恩爱回忆——但这片静谧的雾霭掩盖的却是一个黑暗血腥的过去,那是一个在数十年前被不列颠人的亚瑟王用违背理想的手段掩埋的巨人。一个神秘的撒克逊武士肩负使命来到这片看似平和的山谷,他那谦逊的外表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秘而不宣的动机?他的使命带给这个国度将是宽恕的橄榄枝还是复仇的剑与火?而亚瑟王最后的骑士高文则决心用生命守护国王的遗产,因为守护它就就意味着守护最后的和平。记忆与宽恕,复仇与和平,四人的命运不可避免地交织在了一处,而结局只有一个。


你们伟大的国王用了什么神奇的本领,治愈了这片土地上的战争创伤,以至于今天在这儿旅行的人,几乎看不到任何伤疤或阴影?


我有时候会想起她来,在抑郁的秋天,眼前大地一望无限,空阔孤寂……她不是什么美人,但我觉得够让人欢喜了。我只看过她一眼,年轻的时候,我那时候跟她说过话没有呢?可她有时候会回到我脑海里,我相信我睡觉的时候她也来过,因为我一觉醒来,梦境渐渐远去,我却常常还有一种神秘的满足感。


失去记忆,忘记伤害,他们对未知的过往充满寻觅的勇气。他们坚信一生恩爱,所有的风波是幸福的一部分。回忆偶至,风雨之夜忘了缘由还是风雨之夜。死亡是真正的分水岭,握手言和,说着再见拥抱永别。


他们是基督的人,不能用剑,甚至也不能下毒。他们希望谁死,就让谁下来,过一两天,他们就会忘记做过这件事。啊,没错,这就是他们的方法,尤其是院长。到星期天,他甚至还会相信,是他救了你们……这隧道里潜伏的野兽干了什么,他就算想起来,也不会承认,甚至还会说这是上帝的意愿。


他们在拥抱吗,即使我把她裹得像个婴儿一样?即使他必须跪下来,在坚硬的船板上把身体扭曲成奇怪的形状?我想他们真的拥抱了,只要他们没开口说话,我就不敢转身。我怀里抱着桨,轻轻摇晃的水里,有船桨投下的影子吗?还需要多久?最后,终于听到了他们的声音。 
“我们到岛上再继续谈吧,公主,”他说。 
“我们就到岛上谈,埃克索。迷雾一散,我们要说的话会很多。船夫还站在水里吗?” 
“是的,公主。我现在就去,和他握手言和。” 
“那就再见啦,埃克索。” 
“再见啦,我唯一的挚爱。”



微信号:wgsgjx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