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的人越来越多,能说话的人越来越少。微信好友的数量越来越多,用心关怀的人越来越少。 从走出校园,进入职场开始。生活不再只是一个圈了,它分成了无数个圈,圈与圈之间都有缝隙,我们无处遁形。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朋友圈基本每时每刻都有动态在更新。大家要嘛说一些生活上的趣事,要嘛讽刺一些明星八卦,要嘛也会说说生活琐碎。但是从某一刻开始,好像所有人都默契的不再去发表一些言论。久而久之真的就成为了对方好友圈里的一座坟墓,之前虽无交流,但好歹能从朋友圈里了解在这个人在做什么。但自从大部分人都摒弃了朋友圈后,许多人真的就成为了仅几面之交的陌生人了。 我大致把朋友圈分成了三个标签。一、至亲圈;二、友人圈;三;职场圈。 至亲圈年长的人,喜欢转发一些假新闻或养生相关的。比如,“睡前这样做能活到九十九”、“教子三十六计,计计精辟!”,甚至还有一水的什么 “不转不是中国人”、“天啊这个东西不能吃,那个东西会中毒”。作为中国人,我不转我都怕了。 时代在发展,长辈们赶潮流所以也学着在发朋友圈。这当然是值得鼓励的,但路线似乎有点不对劲。他们真的没觉得自己走偏了吗? 友人圈这是我比较常发的一个圈。年龄相仿的人总会有些共感吧,你可以肆意的去说一些话,接受反驳也主动反击。 这个圈发的内容就稍微丰富了些。有旅行的、有推书推影片的、以及不会有人不爱的美食等。我有个朋友A是摄影师,经常会去世界各地拍摄,看着他的朋友圈仿佛自己也去环游世界了一圈。 我还有个朋友B自从婚后就很少发圈了。我去看了她的朋友圈,是空的,下面那行提示“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这是微信出了一段时间的新功能,展示三天,展示半年。这一行字让我突然发觉,与这个朋友的距离被拉远了,我们不再如上学时一起挤食堂那般亲密了。 当然,如果你要说我这是矫情,那也未尝不可。我确实是,矫情了。 职场圈应该有很多人在发朋友圈的时候会把这个圈子屏蔽掉吧?自从混入职场后,想必很多人会开始犹豫朋友圈发的东西该不该被上司同事看到。发什么合适?又应该避免发什么?这确实是一个难题。所以后来大家才索性啥也不发了吧。 最安全发朋友圈的方式应该是这样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