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就凭3个笔画,他写出40种变化

 weiwarm 2017-10-07




原理相通,穿衣搭配、园林置景、话剧唱曲等都讲究搭配和变化,书法艺术表现当然也必须要讲究变化之美。那些单一、重复的笔画和结构表现,无论从形体、神采还是精神的追求,都是枯燥、工艺化和媚俗化的,哪怕像印刷体那样工整漂亮都几无意义


同字不同书,是书思今天和大家交流的重点。


我们最熟知的是,王羲之行书《兰亭序》有13个重复字,写法各异,非常精彩,尤其是其中30个“之”字更是婀娜多姿。但其实,欧阳询更狠!仔细看下图:




思友们注意到细节没?


可能有人不知道,欧阳询的《九成宫》中重复字竟达182个!且字字不同,仅“之”字重复40次,再如“以”字重复13次、“于”字11次、“不”“无”“泉”8次等,同字不同书,曼妙多姿。我们仔细观察下面这些“之”字,从笔画、连接、结体、取势等各个方面都有差异。



这些细节差异,刻工师傅是不敢做主的,全然是欧阳询本人写法。


我们平常写字,重复字的情况非常多,“同字不同书”应该说是书法表现中的一个基本常识,但总有人不屑一顾,甚至认为仅是“行草书表现需要”,这一观点完全错误。相对平缓安静的楷书,更是需要变化,方得不媚不俗不楛不燥之美感。


下面,书思通过举例,看看《九成宫》的细节变化表现在哪些地方?


①笔画的变化:


粗细的变化:


偏旁的变化:


结字的变化:


顾盼的变化:


笔画位置的变化:


取势的变化,等等。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


很多人学习《九成宫》,书思建议大家多读帖,细致了解字字异同,对咱们有很大帮助。毕竟楷书的不同写法会比行书的变化更难表现,需要仔细认真的观察和学习。


40个只有三个笔画的“之”字却写出了40种变化,182个重复字写出上千种姿态…这些细节直接呈现出欧阳询的高度。


不过,与其追求其变幻高度,不如汲取其求变意识,这才是最关键的。




《九成宫》楷书描红

 描红长卷仿古+白色宣纸 33*570cm*两卷包邮

半生熟加厚宣纸,易临摹易书写,不洇不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