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代古建筑斗拱下有一个小拱,称“替木式短拱”,谁能解释一下?

 秦岭之尖 2017-10-07

亦文亦物谈古迹艺术:元代古建筑斗拱下都有一个小拱,称替木式短拱,它背后有啥故事?

(感谢邀请,本文约1000字,阅读需用时4分钟)

你说的这个斗拱构件,名叫替木式枓栱,应该是出现自五代时期甚至唐代,目前现存实物最早就是五代。

这种枓栱的做法没有相关文献记载,甚至连《营造法式》也未曾涉及,因此很多人不明所以。初步学古建筑的爱好者咋一听说这个新名词,由于并未见过实物,也往往是难以厘清。

替木式短拱,出现在华拱的下面,虽然看起来不够高大上,但是也算是一层斗拱,其用意是在低等级的古建筑上加一层铺作,有实用性的一面。

在《营造法式》中,建筑分:殿堂造、厅堂造和余屋三种,而余屋由于级别低一般不用斗拱,仅仅使用“单斗支替”、把头绞项造和斗口跳等三种最为简洁的斗拱。替木式短拱最有可能来源自单斗支替的高级衍生做法。

替木式短拱,梁思成先生认为应该是辽代建筑特有,他在山西应县木塔上就发现了非常多的此类做法。但是,从后来的考古实际情况看,这做法不限于辽代,宋代建筑也有,而且山西平顺龙门寺西配殿(五代建筑)还是目前已知的最早使用此做法的古建筑。

实际上,辽代建筑的这类做法是从中原学习而来,就在五代、辽代时期,有大量的山西人口、燕云十六州工匠迁入辽国东京、中京、西京等,带来了中原习惯。

这类做法,山西大同华严寺海会殿(已毁)、山西潞城原起寺(五代至宋)、应县佛宫寺木塔最上层,包括一些辽代砖塔上都普遍使用。关于替木的外形,晋北是栱瓣式,晋东南是卷叶式,金代沿袭辽代做法不变,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代)即为典型代表。

到元代,这类做法就不那么普遍,最流行的地方是晋中汾州府(今天的汾阳),如汾阳、孝义、介休、灵石等地不少的元代建筑就是这法,甚至连砖雕墓葬也学了去,替木的两端往往会做出蝉肚式,上面还装有两侧的翼型栱(就是如同两只小翅膀一样的装饰板),与华拱交合,成了一种晋中地区特有的形式。

到明清时,这做法流行晋西南、晋中、吕梁西部和陕西、晋北、张家口,分布范围很广泛,在古建筑中成群出现,成为流行习惯。如太原永祚寺(明代)、介休祆神楼(清代)、后土庙(明代)、介休五岳庙(明代)等,在细节上,替木在明中前期是复古习俗,多为栱瓣式;而在明代晚期到清代,则流行卷云式。

(汾阳 五岳庙 元代古建筑) 2017年摄



替木式短拱也具有结构上的作用,因此也算是一层铺作,请大家在数斗拱的时候不要忽略这一点。

关注【亦文亦物】,自驾实地考察,看更多山西的顶级国宝文物、古迹艺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