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巴城”

 苏迷 2017-10-07
话说“巴城”
诸家瑜

 
  秋风起,“巴城”这个地方又要因大闸蟹热闹起来。巴城,俗称“西巴城”,西巴城在今昆山市巴城镇境内,这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池,但早已不复存在了。2003年,昆山在组织人员对巴城湖清淤汲水取土时,意外地在湖畔的蟹码头处挖掘到一个长1000米、宽80米左右的陶器残片区,内有鼎、罐、瓮、盆等器物。经昆山市文管所、苏州博物馆考证,认为这里的文化底蕴甚深:距湖岸30米处是宋文化遗址、60米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文化遗址、80米左右处是夏商时代的马桥文化和新石器晚期的良渚文化时期遗址。考古专家因此推测,此处即是历史上所说的吴王阖闾修筑巴城的确切位置。

  古“巴城”春秋时期吴王所建

  公元前515年,吴王诸樊之子公子光派专诸刺杀吴王僚,夺得了吴国王位,史称“吴王阖闾”。公元前514年阖闾执政,以楚国旧臣伍子胥为相,以齐人孙武为将军。当时,吴国正处在“君无守御,民无所依;仓库不设,田畴不垦”,又有“江海之害”的不利形势之下,为强兵兴国、称霸诸侯,阖闾向伍子胥求计,伍子胥教以“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的“安君治民”之术。吴王听了大为赞赏,于是劝民农桑,兴修水利,发展经济,以裕国用,并命伍子胥主持修筑阖闾大城。“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回四十七里……筑小城,周十里”,尔后,为加强防卫,抵御外越(越国)和淮夷(东夷)骚扰入侵,又在唯亭以东的上江(古娄江)、中江(秦前已堙废)、下江(吴淞江)地区筑起了12个城池,其中有3个筑在今天的昆山市巴城镇境内,巴城就是其中的一个。
  早期,离海不远的巴城,实际上是个军事土堡、沿海哨所;驻扎于此的吴军,实际上是有着亦军亦民双重身份的。平时,他们除了坚持军训、加强防卫外,还要在这片平原沼泽地上筑圩围田垦荒,自给自足。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驻守在巴城的吴军成了越国的俘虏。巴城这块地盘以及整个吴国的疆土亦统统归属越国了。公元前333年,越被楚灭,于是吴地又归属楚国。
  之后,巴城失去了其军事堡垒的功能,逐渐变成了移民迁徙居住的地方,由此形成了村落,四至大致在今巴城镇的西部,东傍今巴城集镇,南与渔民新村隔河相望,西与阳澄湖风景区接壤,北依巴城湖。现属巴城湖村。
  秦朝,巴城之地属会稽郡娄县。南朝梁天监六年(507),娄县改置信义县,地属信义县;梁大同二年(536),信义县分置昆山县,地属昆山县。唐宋之际,地属昆山县朱塘乡。宋明道二年(1033)夏季,老天爷连日降雨,一个好端端的巴城被湮水中,就此成了历史地名。

  巴城湖唐末五代时产物

  巴城湖,紧靠今昆山巴城市镇西北侧,略呈椭圆形,与阳澄(城)湖、傀儡湖(原名傀儡荡,又称笠帽湖)、鳗鲤湖(原名鳗鲤瀼,后名鳗鲤泾,亦称鳗鲡泾,现俗称东阳澄湖)、雉城湖(原名瀼,后名雉城泾)并称为“巴城五湖”。
  从现今的巴城境内古文化遗址巴城湖、武城潭、龙潭湖等湖河中发掘到的遗物表明,巴城地区成陆较早。据专家论证,其演变过程是陆相→新构造运动沉降,洪水淹没→泥沙堆积,海退成陆→部分陆地下沉,升而复降,由草甸土壤环境沉为“水乡泽国”,又经漫长的泥沙淤积、水浪蚀岸过程,而成为现今的五湖成片、江湖密布、潭溇众多的地理环境。
  唐初,昆山县将昆山塘(今娄江)以北辟为屯田,形成塘浦圩田系统。至中期,随着全球性冰后期海面升高,太湖平原(江南古陆部分)的不断沉降,河湖比降相应发生了改变,昆山塘开始淤塞,且经常受到海潮倒灌,地属朱塘乡的巴城由此出现“异样”。唐末五代初,城池之北的洼地成池,因水“生”于巴城,自北向南、由高向低流向昆山塘,故称“巴城瀼”。这在北宋昆山水利学家郏亶所著的《水利书》中已有记载。宋初,昆山塘堙塞多次疏通,虽减轻了昆山塘的压力,然而没能解决淤堵的根本问题。另外,当地豪强人为地侵占河湖,滥事围垦,也是导致圩田系统遭到破坏、泄水干流多淤堙、水涝灾害日增的一个因素。
  有专家认为,“巴城五湖”生成之年当在宋明道二年(1033)夏季,导火线是连续暴雨。北宋范仲淹《上吕相公并呈中丞谘目》写道:“姑苏之水,逾秋不退……积雨之时,湖溢而江壅,横没诸邑。”当时,长洲、昆山、常熟等县大批农田被淹,昆山的朱塘、积善2乡更成了重灾区,绝大部分土地都泡在水里了,昔日吴王阖闾所筑的阳城、巴城、武城、雉城、尉城、东林城皆在湖中。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说,娄江自苏州娄门到昆山一段,凡“七十里,自古皆积水,无陆途”。北宋郏亶《水利书》载:“昆山之所谓邪(斜)塘、大泗、黄渎、夷亭、高墟、巴城、雉城、武城、夔家、江家、柏家、鳗鲤等瀼……都是积水而不耕之田也。其水深不过五尺,浅可二三尺。”南宋范成大《吴郡志》云:“其间尚有古岸隐见水中,俗谓之老岸。或有古之民家阶甃之遗址在焉。”
  据史志记载,从北宋大观元年至南宋乾道元年(1107-1165)的半个多世纪里,昆山北部发生过7次洪涝灾害。居住在巴城的先民们曾多次远离湖区向东南方迁移,逐渐摆脱水灾的威胁,直至明清时期才逐步形成现在的巴城集镇。而巴城瀼亦因湖面的不断变大而先后改称巴城泾、巴城湖,其面积逾千亩,水势澎湃,万顷碧波,天水一色,成了阳澄湖湖群一个天然水库。清代考古家、巴城镇杨木村人潘基泰(1815-?)曾对巴城湖及新形成的巴城市镇进行过考证,留下了“巴城小市以城呼,巴王有城今成湖”的诗句。

  巴王墓葬着一位治水英雄

  长期以来,巴城人常说:先有‘西巴“城’,再有‘东巴城’。”这里所说的“西巴城”,指的就是吴王阖闾修筑的巴城;而“东巴城”呢,指的是现在的巴城老镇。
  南宋《玉峰志》卷上“城社”载:“巴城,在县西北十八里,其地有巴王墓。莫详其因。”卷下“祠庙”载:“巴王庙,在朱塘乡。巴城农人垦得断碑云:‘彭府君墓,巴王庙南。’由是知庙下必有墓,但不详巴王为何时人。”
  清人吴银帆作《渡巴城湖》诗云:一“棹扁舟入,波光浸碧虚。日华随浪涌,雁影带云飞。蟹市沿村远,鱼庄绕岸依。巴王遗迹在,指点总依稀。”民国《巴溪志》载:巴城湖在镇西北半里,周围二十“四里,其地有古巴城、巴王墓。”
  上述中皆出现“巴王”一词,巴王究竟何许人也?
  相传,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太湖地区就已有人类活动了,他们生产磨制石器及陶器,从事渔猎、农垦等生产活动。4000多年前(约公元前21世纪),有巴氏部落游居于太湖一带。大禹治理太湖水患时,巴氏与陶臣氏、乌陀氏、鸿蒙氏、防风氏等几个部落都积极参与其中,功劳卓越。“震泽底定”后,大禹在禹期山会诸侯庆功行赏,封巴氏为王,并将上江(古娄江)之东北的大片湖田赏赐给了巴氏部落。这片湖田,就是现在的阳澄湖地区。
  巴氏成为“巴王”后,更加忠于职守,专心致志服务于部落。随着巴氏部落的安定、发展和壮大,巴王的威信亦由此得到飙升。但由于他一心扑在民生上,疏忽了身体健康,积劳成疾,英年早逝,部落民众为此落下了悲恸的眼泪。为纪念这位部落首领、治水英雄,他们掘塘穴、葬棺木,盖土推平不植树。史书上写作“巴王墓”。当年吴王阖闾在此筑城,就是以“巴王”为城名的,而今日的巴城也因其地有古巴城、巴王墓而得名。

  巴城船拳吴地祥瑞文化

  嗣后,巴王被奉为土谷神(镇城隍),后人在巴城湖之东建土谷寺,又称“巴王庙”。庙内,崇祀巴王的圣王殿用青石为柱;庙下,即为古“巴王墓”;庙旁,植有古柏,西侧有南朝梁天监八年(509)梁武帝敕建的崇宁古寺。至民国23年(1934)巴王庙被毁,全屋改建公校。如今,巴王庙遗址就在石桥巷25号巴城中心小学校的大门口西侧。据民国时期《巴溪志.社会》介绍:昔日巴城有镇城隍信仰节庆活动之习俗,里中每届中元节城隍“赛会,龙舟竞渡,先一日神坐社船往巴城湖西坛地祭无祀孤魂,祭毕,船向北进至斜堰闸常界乃还,所谓巡阅边防,古傩之遗意。神船在巴湖时,社船十余衔接鼓吹喧闹,龙舟亦歌唱驰驶,旗伞煊耀,人声雷动,巴水鼎沸。”《巴城镇志》载:七月十五“日,各村扎装龙船(多数是租来的),船头龙首高昂,船梢龙尾翘起,船身遍插五色彩旗,一人抱龙首挥旗领歌,龙尾一人驶舵,一人中舱敲锣打鼓,龙船两边有6-12对桨手一面挥桨飞划,一面齐唱《划龙船歌》,歌声高吭,龙舟竞渡,时有桨手,口衔桨柄,向后弯腰入水,两岸观众喝彩鼓掌。入夜满船彩灯,月光、灯光河水映辉,声色俱呈。还有扎棚挂彩的‘拳船’,船的舱门口插有刀、枪、剑、戟等武器,船舱内有击打小锣、铜鏺,船头上武术师轮流表演掷石锁、飞钢叉和舞刀使棒等十八般武艺,边演边行。解放初期,曾几度举办龙舟和拳船盛会,后来逐渐消失。”如今,这一属于吴地祥瑞文化的民间传统习俗正在得到有关部门和有识之士的重视,巴城拳师王福民就带领着一帮船拳爱好者,为“巴城船拳”的恢复、传承和振兴默默奉献着,不遗余力地传播着这一既传统又优秀的江南船拳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