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小组合作究竟有什么用?
2017-10-08 | 阅:  转:  |  分享 
  
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究竟有什么功效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这一学习模式已经在我国大江南北普遍被采用。那么这一学习模式究竟有什么特殊功效会被
人们所青睐呢?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它的有效性和重要性是人所共知的,它如此重要以至于它很多时候已经成为一个教学环节,自主、合作
、探究已成为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三个关键词。七个优秀的“小组长”关于合作学习的发言和观摩的一节思品课引发了我如下的感悟。一个女孩子谈到
自己作为合作学习的小组长被气哭的事情,这个事例涉及到合作学习的一个要素:合作学习要引导所有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
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八中的老师很智慧,从气哭的小组长的发言中,我们得知,老师通过家长、课下沟通等等方式已经基本完善
了合作学习的这个要素。有两个小组长谈到了合作学习中的评价问题:孩子们只是在关注加分的问题而不关注学习的实质收获;有的孩子不想也不敢
发言,怕说错了扣分;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已产生了加分扣分倦怠,都无所谓了、、、、、、这些合作学习中的最真实的问题是孩子们亲身体验到的
,也是合学能否有效的关键节点。这些问题引发我们反思合作学习的内涵和本质:小组合作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一个教学环节,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分
享、协同的,是为了保证独学、个性化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发生,它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竞争、更不是为了加分。加分只是孩子们的“低级需求”,它
不会带给孩子专注学习的持久的动力,那么真正的动力该是什么?该是“生疑”、“解疑”、“质疑”等等的积极的思维活动,思维是最享受的东西
,有了思维才会有真正的“学习”的发生。另一个小组长说了这样一个观点和切身感悟:“小组合作必须以自主学习为前提”。是的,这个孩子说得
太好了,没有自主学习这个前提就没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和需求。自主学习是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它意味着经验的重新组织与重新解释,这就
包括先前经验的激活、信息的搜集、选择和加工、引发新的认知冲突。有了认知的冲突就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契机。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提,而
自主学习的前提是“问题导学”,课堂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的提出可以是老师、可以是学生。学生质疑导学的生本课堂
是我们追求的课改的最高效课堂,也即中国教育科学院的韩立福博士提出的创设高效课堂的四个阶梯的最高顶端,以我们地区的生源,还很难追求到
第四阶梯的课堂,我们该追求和创设第三阶梯的课堂—老师设问导学的生本课堂。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知识问题化:老师需要提出有思维含量的、符合
教育教学目标的、符合课程标准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有阶梯性和挑战性的、并且是学生能够通过努力得出尝试性的答案的问题,以之来“导学”
-推进课堂的生本、生成和生长。
献花(0)
+1
(本文系桃李守望者j...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