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武天池旱不涸涝不溢的千古之谜

 耿绪林图书馆ya 2017-10-08

宁武天池旱不涸涝不溢的千古之谜

    宁武天池群湖在宁武县城西南20公里,从宁武县城至东寨镇的公路旁可以见到高大的景区牌坊、石标和画栏。

  

                                       图(1)路旁的景区牌坊           
 
                                        图(2)路旁的石标
 
                                       图(3)路旁的画栏——天池全景

    宁武天池群湖位于海拔1954米的管涔山麓地,是一处高山群湖,有天池、元池、琵琶海、鸭子海、小海子、干海、岭干海、双海、老师傅海等大小天然湖泊15个,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处于海拔1771——1849米之间。蓄水量800万立方米,水深20余米。池里生存着草鱼、鲤鱼、鲫鱼、鲢鱼等水生动物。又名“汾源天池”。

宁武天池居群湖之首,古称祁莲池,唐代曾在此设立天池牧监,为朝廷饲牧军马,故又称马营海。天池湖群,高山环绕,树木掩映,湖水清澈,像一块块“晶莹碧绿的宝石镶嵌于高山之巅”。历史考证,天池湖群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有300万年的历史。是我国三大高山天池之一,是世上罕见的高山湖泊群。天池群湖池水奇特之处在于久旱不竭,长盈不溢,明澈清凉,在此可以充分领略湖光山色的豪情壮景。

从隋唐至近代,两千多年时间里,天池仍以她那“阳旱不涸、阴霖不溢、澄清如镜”的秀丽风光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宁武百姓眼里,这是一池圣水,它旱不涸,涝不溢,海拔千米以上,湖底及周围没有泉眼和太多的径流,这碧波池水如何涵养?天池之水来自哪里?成为宁武景观中又一个自然之谜!

    然而当今,多个小湖均早已干涸,较大的湖水水位仍处于持续下降趋势。就拿最大的马营海来说吧,上世纪60年代,湖泊呈不规则半月形,面积约1平方公里左右,水深5~15米,当前湖面形态近似于椭圆形,面积仅剩0.35平方公里,最深处也不到8米了。

  

                                        图(4)天池西南角近景         
 
                                        图(5)天池西北角近景
 

                                   图(6)站在南岸眺望北岸海瀛寺    

 
                                        图(7)天池东北角近景
 

                                  图(8)天池东南角近景


    “晋善晋美山西画报摄影”QQ群群主吴杰同志,在我来这里拜访之前就给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拍照之后拟写文章分析一下天池千古没有干枯之谜?回来十多天啦,除了仔细回顾当时看到的一草一木外,再就是请教网络提供的各种信息和图片。终于,仔细阅读在参观海瀛寺时拍下的两块大理石石碑碑文中得到启示。一个石碑的碑文是“天池构造地貌全景”介绍;一个是“马营海”概况介绍。

马营海碑文全文如下:

马营海,湖滨海拔1760米,总面积50万平方米,最大水深约8米,蓄水量约150万立方米,溶解总固体每升310毫克(低于汾河源每升378毫克),水质硬度每升151Caco毫克,PH值8.4,属于良好的淡水水体。湖水补偿源,四分之三来至地表径流,四分之一则来至陡倾砂岩地下渗流。

马营海北侧有一片长满沙林、芦苇、蒲草的湿地,是海子背河流堆积的入湖三角洲,面积2300平方米,可以看见正在其中觅食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苍鹰、白鹭、灰鹤、红头潜鸭等旅鸟和候鸟。

湖内水下长满金鱼藻、菹草等水草,湖底的泥炭和有机质淤泥堆积厚度约大于5米,湖中生长着鲤鱼、鲫鱼、鲢鱼等。

不难看出,四分之一湖水来至陡倾砂岩地下渗流,这就是说天池湖水与地下水系息息相关。天气大旱时,湖水面积可以缩小,当陡倾砂岩地下渗流等于湖水蒸发量时,湖水面积就不会再缩小啦,这就解释了千万年来天池旱而不涸的现象;天气大涝时,湖水面积扩大,水面升高,当湖水水面高于陡倾砂岩地下渗流水面高时,湖水就顺着陡倾砂岩地下渗流所排走,这就解释了千万年来天池涝而不溢的现象。 

                               图(9)建在半山腰的海瀛寺    
 
                                图(10)天池构造地貌全景碑
                                   图(11)天池马营海碑

    为了保存住奇特的天池美景,阻止湖水水位不再处于持续下降的趋势,建议当地政府、旅游部门尽快采取如下措施:

1、 梳理马子背河、湖周边小溪的河道,让地表径流给湖水最大的补充;

2、 清理湖底5米深的泥炭和有机质淤泥,降低湖面水位,让陡倾砂岩地下渗流给湖水更多的补充;

3、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开采地下用水,提高当地的地下水位是保持、抢救天池的百年大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