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西藏天珠造假的整个流程

 liangdatushu 2017-10-08

天珠的藏语发音为『思怡』(DZI),为美好、威德、财富之意,而梵文是以『昧自尬』称呼天珠。早在唐代,天珠就已为人所知了,欧洲人劳弗于1913年撰写了《东方绿松石考证》。他引用《唐书》及几部唐代经文中的"瑟瑟"一词进行比较考证。并根据陈述,说明最高品位的藏族官员肩上披挂着一串串"瑟瑟"。奥地利藏学家勒内·德·内贝斯基·沃科维茨于1952年出版的《来自西藏的史前珠》及《西藏的神灵和鬼怪》本书中,称其为"猫眼石"。杜宾·路易斯在《珠的历史》,则称其为"蚀刻或漂白的红玉髓"。著名人类学家格勒博士在《藏族苯教的神》论文中称其为九眼勒子。

天珠

天珠:藏族人认为是"天降石",视为"活的宝石",受到虔诚膜拜和恭敬收藏供养,世代相传。

图一

天珠是藏族最贵重的护身符,人们相信,诚心供养佩戴天珠可以消除业障、获得福报、防止中风及免除被外道邪魔伤害,又可增强体力,增加财富等等。

天珠是藏族姑娘成年礼和出嫁时必备的饰物,从天珠数量的多寡和品相的好坏,可以看出家庭的富裕程度。此外,天珠更是珍贵的药材之一,在许多藏药的医典中,都有以天珠入药的记载。

图二

相信去西藏的朋友都会买一些喜欢的藏饰,而天珠,恐怕也是大家最感兴趣的。因此我搜集整理一些相关资料,让大家对天珠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图三

科学上的分析:天珠,九眼石页岩,属于沉积岩之一种,含有玉质及玛瑙成分,红色的磁波最强,是一种稀有宝石。天珠磁场为水晶的三倍,水晶磁波为4伏特,天珠则为13伏特。矿石的硬度越高,磁场越强,而天珠是半宝石,硬度为莫氏7至8.5,除南非钻石硬度为莫氏10外,当今地球上再也没有任何矿石的磁场强得过天珠。这也是唯独西藏的玛瑙才称为天珠,而巴西、波斯、苏联、印尼、台湾的玛瑙,并不能称为天珠的原因。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天珠,绝大部份是人工制作的,其图案都是用含铅的涂料绘画上去,之后用高温烧制。不同的图案有不同的寓意。天珠的材料选自九眼页岩,也有用玉髓和玛瑙的。也有用玻璃珠、塑料珠做原料的。

市场上的天珠

另外,市场上的许多玛瑙宝珠,毋论是否来自西藏原产地,一律声称是"西藏天珠"。经年受香火供奉的就叫老天珠。其余叫新天珠。"新天珠"、"老天珠",其实在西藏从没听过这种说法。早期假天珠用瓷做,现在的材质则包括玻璃、玛瑙、塑胶。许多台商在大陆的广东一带设厂制造假天珠,现在已经在广东扩散开来。造假天珠以从巴西、乌拉圭进口或来自辽宁的灰白玛瑙为原料,用刀片切割。假天珠经打磨,再浸在化学药剂中染色,高温加热使其变色。

揭秘造假"天珠"全过程

为假天珠选料

造假天珠以从巴西、乌拉圭进口或来自辽宁的灰白玛瑙为原料,先用刀片划出可切割的部分作为制作假天珠的材料。

大批工人利用打磨机将切片后的灰白玛瑙磨出天珠的形状。

工人利用美工刀划出天珠上的纹路

再用化学药剂浸泡。

用烘烤机烘烤

浸泡过化学药剂的玛瑙,须高温加热才会变色,必须不断以手电筒照射探视烧烤情况。

成功造出的天珠

染剂经过高温,让原本灰白色的玛瑙呈现黑色,用刀片划过的线条,则维持白色,几千颗的天珠就这样

藏品征集

图一

许多天珠业者都在广州荔湾广场批货,各型各色的天珠可随业者发挥,竟可见到保温瓶大小的天珠。

139 ,6737, 1711

图二

天珠,九眼石页岩,属于沉积岩之一种,含有玉质及玛瑙成份,红色的磁波最强,是一种稀有宝石。相传天珠原属于"天神"的宝物,因为出现了缺陷,被贬降到人间,后被藏族发现,所以西藏人至今仍认为天珠是"天降之石"。

目前市场上说见到的天珠十个基本上有九个半不对路,喜爱天珠收藏的藏友得多注意,收藏是一种学问,打铁也得自身硬,自身有条件的可以多买买,总能买到好的藏品。自身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自身应当提高对藏品的认识,以降低投资收藏的风险。

瀚林文化博物馆

瀚林文化博物馆内部

139,6737,17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