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创作跟农民劳作一样,也分春夏秋冬四季

 A芝兰之室 2017-10-08



从今天开始,堂主会邀请咱们觽堂的众位艺术家,一起来回顾自己在2016年的心路与收获。


首先,

来说说雕塑艺术家任哲的2016



2016

年度关键词

耕耘


过去这一年的大部分日子,任哲会在上午十点左右到达工作室,晚上十点、甚至凌晨一两点钟,从工作室离开。



任哲的工作室


任哲的日常


2016年,堂主给大家介绍过的任哲新作品,主要有两件——


碧玉琉璃大神将



实际上,除此之外,任哲在2016年构思、创作的作品还有其他几件,只不过,大部分都要等到来年才能完工了;


任哲说——


做艺术是一件苦差事,跟农民劳作的感觉一样,也分一年四季。2016年这一年,给他的感觉,就像是春夏在播种,期待明年果实成熟。



在堂主眼中,任哲是一个特别懂得节制的艺术家。


尽管这几年他的作品行情一路看涨,找上门来的客户络绎不绝,但是,任哲一直保持一种非常理性的态度,限定自己每年推到市场上的作品,不会多于四五件。


他说,对于艺术创作来说,“着急,不是好事儿”。


2016的一个突破



“碧玉琉璃”这件作品,对于任哲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首先,是作品题材方面的尝试。


任哲之前的作品,堂友们应该了解,大多数都是古典武士形象;而这一次的主角“鹿”属于灵兽,也让任哲的创作题材回归到自然本身。




另一方面,任哲在这件作品的创作中,也有意识的运用了一些过去没有用过的手法


“碧玉琉璃”应该是任哲作品中最偏重写实的一件了。如果说,任哲以前的作品,充满了阳刚和力量,那这一次,则是偏向安静的内在力量;


这种外在表达的改变,正是任哲在创作过程中的一些处理手法造成的。




作品完成之后,尽管跟之前的风格有很大不同,但是又带有明显的任哲作品的痕迹。


任哲说,这次尝试,带给了他很多感悟:


“一个艺术家的创作,不应该局限于创作材料与手法本身,更重要的是,作品表达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艺术家内在的思想体系。形式改变,作品的气质不变,艺术家的精神品质不变。”



2016的几次跨界


除了雕塑作品的创作,2016年对于任哲而言,还有很多其他收获,是来自于他参与的几个特别项目。


像是,与咱们觽堂的艺术家们一起策划和组织“中国日活动”还有,担任北京冬奥组委及会议中心改造项目的艺术顾问;



任哲说,这些跨界的尝试,他参与的不多,但是每次都会带给他很多新的感悟。


在这些大的项目设计中,他从最开始“想着如何在空间中添加合适艺术品”的设计思维,逐渐转变为“努力把整个空间打造成一个完整艺术设计”的宏观思维,是他在2016年的一个很大收获。



尤其是在觽堂,不同艺术门类、不同学科的众多艺术家在一起,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融合,也不断让他打开了新的视野。


……太多事情要做,每一件事情都希望尽量完美,任哲总是觉得自己时间不够。



任哲说,这些年,见过的东西越多,越让他深感自己的渺小,一直勉励自己更加谦卑的去创作。


“每天守着泥巴、石膏,重复做同样的事情,是单一和乏味的。但是,正是在这些重复中,偶尔发现的一些意外惊喜和新的东西,是作为一个艺术家最幸福的时刻。”



2016年,任哲的关键词是“耕耘”,堂主觉得其实前面还得加上“不停”两个字,因为任哲并没有所谓的“农闲”;


2017年,是任哲的“大展”之年。自2013年的个展之后,任哲将在2017年的多地巡展中,集中推出自己这几年的一系列新作品。


耕耘,蓄势待发。



堂主碎碎念——

觽堂推出的艺术家、艺术品、还有一些“冷冷的”古代知识……就是堂主向您推荐的,一种连贯的中式生活方式。

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用当代语言来表达述说,希望我们共同去感受生活中那些朴素的美,那些简约但不简单的美。

觽堂文化

微信:xitangwh


传统文化 当代表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