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看《甄嬛传》这样的古装剧时, 是不是总会被娘娘戴的精美头饰吸引? 它富丽堂皇,极尽雍容华贵之感, 这样华丽富贵的首饰, 是由传统的皇家金属工艺造就, 她就是——花丝镶嵌。 花丝镶嵌,又叫细金工艺, 是一门传承久远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 将金、银、铜抽成细丝, 以堆、叠、编织等传统技法, 再镶嵌以珍珠、宝石, 呈现出精美绝伦、璀璨夺目的艺术效果。 花丝镶嵌技艺被誉为“燕京八绝”之一, 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花丝镶嵌工艺早在春秋时就已有雏形, 比如战国时期的金银错, 唐朝时期的金银平脱,都是它的前身。 唐 羽人飞凤花鸟纹金银平脱漆背铜镜, 现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就是其代表和见证。 发展到元、明、清三代, 北京形成了全国最大的花丝制作中心。 明代达到高超的艺术水平, 清朝有了更大的发展, 名品不断涌现,成为宫廷贡品。 明朝万历皇帝的“金丝翼善冠”就是杰出代表。 高24厘米的皇冠身薄如轻纱, 缀有游龙戏珠图案, 所用金丝竟细过女人的发丝, 即使用现代最先进的工艺, 也无法做到如此极致。 整个皇冠,无一处接头, 诠释真正的“天衣无缝”, 其绝妙工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花丝镶嵌的工艺复杂而繁琐, 基本技法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 掐、填、堆、垒、织、编、攒、焊。 每一种工艺都要求极高的技巧。 首先要制胎,便于后面的塑形; 再用堆、垒、编、织方法, 将花丝成型,加以烧焊; 酸洗后烧蓝或镀金银,再提亮。 而这只是半成品, 后期还要进行“镶宝”, 即镶嵌上华丽的珍珠宝石。 明孝端皇后凤冠复制品 那时候往往还要“点翠”, 就是把翠鸟绿中闪蓝的羽毛, 贴在花丝之间的空白之处。 这样做出来的花丝镶嵌饰品, 华丽富贵,闪耀动人。 后因翠鸟是濒危物种受到保护, 加上制作工艺过于残忍, 在清末民初,点翠被烧蓝所取代。 清乾隆 金累丝点翠如意形簪 这种来自宫廷的艺术, 本身就带着与生俱来的高贵雍容。 如今富丽堂皇的宫廷已逝, 扎实精妙的手艺却流传了下来。 它带着历史的厚重, 披着金黄色的美丽外衣, 一步步地走向未来。 为了让身边更多人了解非遗,欢迎转发匠粉此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