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家族民歌

 江淮风情 2017-10-09
简介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永顺、龙山、保靖、古丈以及湖北省来凤、利川、鹤峰、咸丰、宜恩一带及四川省。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土家族有自已的语言,大多数人通汉语,目前只有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 
详细信息

土家族文学以叙事诗、山歌及跳摆手舞时所唱之摆手歌等最为著名。摆手歌有大摆手歌和小摆手歌之分,大摆手歌具有史诗性质:小摆手歌多为苦歌、恋歌,系抒情性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山乡风味。长篇叙事诗《锦鸡》是四句头民歌的组合体,用男女对唱方式表现,它以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出广阔的社会生活面。

土家族民歌 土家族民歌
在土家人的生活中,生子添女亲朋好友前来贺喜,叫做吃祝米酒;筵席结束后,俩亲家母头戴草帽,脸上抹些锅咪,手里拿着蒲扇或扫把对唱、对跳,相互祝福、打情卖俏、送情送爱,就是这样一唱一跳,把整个祝米宴会推向高潮。乡民们称之为叫打“花鼓子”,也有人叫它喜花鼓或花鼓戏。《黄四姐》就是祝米宴上的传统保留节目。《黄四姐》歌词:
“(男唱)黄四姐,(女唱)你喊啥子,(男)我给你送根丝帕子,(女)我要你根丝帕子干啥子,(男)戴在妹头上,行路又好看,坐着有人瞧,我的个娇娇沙。(女)哎呀我的哥,你送上这么多,(男)东西送得少些沙,你不要这么说……。”

《黄四姐》的歌词曲调、演唱形式喜闻乐见,很容易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喜花鼓调有很多种,其中有《闹五更》、《黄四姐》、《探男歌》、《货郎歌》、《螃蟹歌》、《单身汉歌》、《青蛙歌》、《结婚歌》、《十送》、《十绣》、《十爱》、《十写》、《十想》、《猜字歌》等等。

历史渊源

土家族民歌土家族民歌
土家族的先民与古代巴人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但其来源,目前说法不一,一说为古代从贵州迁入湘西的鸟蛮的一部;另说是唐末至五代初年(910年前后)从江西迁居湘西的百艺工匠的后裔。史籍中将湘鄂西一带土家族称为“土人”、“土民”等,清末地方志中开始用“土家”名称。
历史上封建领主经济从五代(907~979年)起就有一定发展,直至清朝雍正(1723~1735)年间“改土归流”时,逐渐过渡到地主经济。新中国成立前社会经济处于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社会改革,与苗族联合建立了2个自治州。

2000多年前,他们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宋代以后,土家族单独被称为“土丁”、“土民”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土家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土家族。

对于土家族的源流,一直以来史学界存在许多争议,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他们普遍认为,西元前400至600年,是巴人的国土巴子国(今重庆市)最兴旺的时期,但到西元前316年,巴子国却被秦国所灭。巴子国灭亡前后的一段时期,巴人开始从重庆一带往东迁移。从西元1300年开始,这一带的居民逐渐被统称为“土家”。

巴人演变成土家族的论据:

1、巴人和土家族族称发音相同。土家族自称“比兹卡”, 其中“比兹” 是名称本身,“卡” 等于“族” 或“家”。而古代与中古的巴人, 自称中也有带“比” 的音节,如地名方面,巴人曾经活动过的区域内有:湖南的白抵城、百曳滩,湖北的百节峒、北佳坪、白脊山、柏子山、白雉山,贵州的必际县,重庆的百节、柏枝山, 以及一些带有“鳖” 或“别” 的地名如“鳖县” 等。在人名、姓氏、族称方面,在巴人活动过的区域或历史中,有:胚氏、“斑子” 与班氏、“复夷”、比足齐、必际、鼻息等。

2、巴人和土家族均生活在一个多虎的环境且都有白虎神崇拜。巴人与土家族生活过的西南和中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虎的环境,这在古籍《山海经》、《汉书》、《华阳国志》、《南齐书》、《蛮书》、《谈苑》、《虎荟》等古籍中,比比皆是。

巴人自称白虎后裔,有白虎神崇拜。《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说: “廪君死,魂魄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 《华阳国志》记载,汉初的“板檐蛮” 又称“白虎复夷”。东汉繁长、张祥等题名的碑里列有两个“白虎夷王”,名叫资伟与谢节。入晋以后, “板檐蛮” 又有“弓弓头虎子” 的称号。南北朝末叶,鄂东长江沿岸的巴人中有自称属于“虎蛮”部族的。樊绰《蛮书》卷十说: “巴中有大宗,廪君之后也。……巴氏祭其祖,击鼓而祭, 白虎之后也。” 可见,从西汉初年到唐代, 巴人或自称为“白虎夷”,或“虎子”、“虎蛮”。

3、巴人和土家族语言中有相同的词汇。这就是:虎称“李” 和鱼称“娠隅”。巴人与土家族都有虎称“李” 的词汇。巴人称鱼“娠隅”这个字例,与今天土家族的同类称呼相通。

4、巴人和土家族姓氏的相同据《世本》和《华阳国志·巴志》载,廪君之巴有五姓,而板檐之巴有七姓。关于巴人姓氏的研究,是与其起源、演变和融合有关的重要内容,因而历来学者均较为注意。潘光旦先生在其著作中,对巴人五姓与七姓的发展及下落作了详尽的考述。关于前五姓,他说:巴,除了廪君自己姓巴名务相以及战国时代有一个巴蔓子而外,作为一个姓氏,似乎没有在巴人区域里流传下来.而在汉人的区域里,却出现了一些姓巴的人-樊,有些带樊字的地名,如樊口、樊城等,或许与巴人的樊姓有关;可以和樊氏一起说到的是范氏和繁氏。瞫,直接以瞫字为姓的人,文献无证,但和在音读与形象上相同或相近的姓,如覃、潭、谭等,则尽有其例,它们都或多或少与巴人及其后裔土家人有关。相,据传后来演变为土家族的大姓向。郑,今土家人中亦有存在。

民歌分类

土家族民歌土家族民歌
土家族的民间歌曲按传统习惯可分为山歌、薅草锣鼓、劳动号子、摇儿歌 与儿歌、风俗歌等5种。

山歌:土家族山歌在语言上有土家语山歌和汉语山歌两种;在声腔上有高腔和平腔之分;在结构上有“一声子”、“三声子“、“四句头”、“五句子“之 别;在内容上有情歌古歌礼仪歌生活歌苦情歌等。

薅草锣鼓:又称薅草歌、合音锣鼓、挖土歌等。

劳动号子:土家人世居武陵山区和酉水、澧水两岸,拖木运料,撬岩抬石,行船驾舟等,在劳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行船号子、拖木号子、岩工号子最为流行 。

摇儿歌与儿歌:龙山的坡脚、保靖的普戍流行用土家语唱的摇儿歌,曲调由上、下句组成,节奏平稳。普戍县的摇儿歌有羽调式和征调式两种,旋律多级进下行。

风俗歌:有哭嫁歌、孝歌、摆手歌等。 

南溪号子

土家族民歌土家族民歌
黔江、彭水、酉阳3区县交界的黔江区鹅池镇南溪村自古来以来就传承着一种独特的文化———南溪号子,这种被专家称为“土家族民歌的活化石”的南溪号子,在经历了千年口传声授之后,真正能展现其原生态魅力的却仅余10余位老人,为保护南溪号子这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相关部门为此制定了保护措施和保障规划。
南溪号子最初形成是土家族农民在生产劳动中解乏鼓劲的劳动号子和山歌号子。人们常说:“南溪左右两面坡,男女老少会唱歌”,那是因为被险峻群山环抱的南溪村地理条件特殊,山谷狭长幽暗,阻碍了土家族先民的交流和联系,人们只得通过声音来相互传递消息,一声声呐喊在不经意间演变成了南溪村民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经过千年的丰富发展和传承,从而形成了今天的南溪号子。

在南溪村有着“十对男女九对歌,十首山歌九情歌”的说法。南溪号子的歌词多属即兴创作,无伴奏乐器,多以情歌为主,靠口头传唱得以世代相传,没有文字记录,爱唱山歌的人看到什么或想到什么就唱什么,往往是一首山歌开始由一个人唱,大家喜欢就自然会在人群中传

濒临消亡

2005底,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南溪号子名列其中,这个天大的喜讯传来时,南溪号子却面临着消亡的危机。

据了解,“文革”时期,南溪号子遭受了一次沉重的打击。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南溪号子被说成是“黄色风流歌”,从学校冲出来的红卫兵到处破四旧,公社、大队层层严令不准唱号子,唱惯了号子的山里人哪能忍得住,于是唱号子的人们被揪到公社批斗,南溪号子徒遭厄运,只能偷偷地传唱,才得以保存。

近年来,电视、移动电话覆盖了南溪村,通电通话也早已进入南溪村村民的家庭,人们早已抛弃了隔着山谷喊号子的联系方法,随着土地下放,特别是近几年来青壮年大量外出打工,南溪号子实质上已无发展,日渐衰落,现如今,真正能够唱出原汁原味南溪号子的只有10余位老人,年龄最大的78岁,年龄最小的58岁,中青年中没有一人能喊出号子,南溪号子失去了传人,面临着消亡的危机。

针对这一危机,黔江区文化部门将南溪号子列入民族文化保护项目,采取有效措施,挖掘、整理和保护这一优秀的民间文化瑰宝。

为保护南溪号子,相关部门制定了一个五年计划,决定在2006年对南溪号子进行全面普查,对曲目进行整理、收集并编写中小学民歌教材,扩大南溪号子的影响;2007年将民歌教材在鹅池镇各中小学试行,由民间号子手和文化专干传授号子唱法,培养青少年对号子的兴趣;2008年在鹅池镇、南溪村中小学组建学生南溪民歌演唱队,发展青少年民歌手;2009年在黔江区各中小学普及民歌教材,在各小学校成立南溪民歌演唱队;2010年由黔江区政府定期举办民歌比赛,促进南溪号子的传承和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