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黑一雄!2017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老鄧子 2017-10-09


北京时间10月5日19时,万众瞩目的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正式揭晓!获奖者为石黑一雄,以表彰他“在充满情感力量的小说中,揭示了存在于虚幻感中的深渊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诺贝尔文学奖奖章


关于石黑一雄你要知道这些


1954年11月8日,石黑一雄生于日本长崎,1960年随家人移居英国,先后毕业于肯特大学和东安格利亚大学,并于1982年获得英国国籍

1983年开始发表小说,其主要作品有《群山淡景》《浮世画家》《长日将尽》等。

曾获得1989年布克奖、大英帝国勋章、法国艺术及文学骑士勋章等多个奖项,与鲁西迪、奈保尔一起被称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石黑一雄所处的特殊文化背景。他生于日本,从小生长于英国,受到了英国文化和传统的强烈熏陶。他已经渐渐地把自己当成一个地道的英国人,“年轻一代作家”的一员。英帝国的日渐衰落以及世界文学写作焦点的转移让他陷入了沉沉的自卑中,而其中的核心要素是他个人的无根情结。事实上,石黑一雄对于现代日本几乎一无所知。他脑海中的日本印象一直都是根据童年记忆进行建构的,然而现实中的日本却在急速地发展着。这种生活在中西方文化夹缝中的状况让石黑一雄陷入了边缘化的文化身份状态,他既无法从日本找到自己的文化落脚点,也不能在英国觅得自己的文化身份。这对他的文学及文学观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他的作品不关注特定国家、民族的灾难,而试图探讨变革中人们内心的感受。



关于石黑一雄的作品

“记忆”是贯穿在石黑一雄创作始终的主题,第一部小说《群山淡景》讲述了英格兰生活的日本寡妇悦子的故事,故事影射了日本长崎的灾难和战后恢复;《浮世画家》则通过一位日本画家回忆自己从军的经历,探讨了日本国民对二战的态度;《长日将尽》发生的背景是战后的英格兰,听年迈的英国管家讲述他在战场上的经历;《无法安慰》讲的是在一个不知名的欧洲小镇,一名钢琴家如何挣扎着按照计划去演出的故事;《我辈孤雏》发生在20世纪初的上海,讲述一名私人侦探调查寻找失踪了的父母的故事;《别让我走》涉及的主题是提供器官的克隆人……前几部小说都是聚焦于个体记忆,而在《被掩埋的巨人》中,石黑一雄与第一次将写作的主题设立在社会记忆与集体遗忘的问题之上,那些淡然简朴,貌似单调的文字下,深埋着一系列思考。

石黑一雄最初的小说均以第一人称写作,细腻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孤独、压抑、自欺与不安,双重叙事策略起到了解构叙事者自我身份的奇特效果。而在《被埋葬的巨人》中,石黑一雄努力想要跳出以个体经验来影射历史的写作框架。尽管这可能会使人物的复杂性和深刻性相对弱化,但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叙事的并置、多重空间共存的叙事不着痕迹地缓解了读者焦虑的推理,中世纪古老简洁的叙述语言营造出了陌生化的审美意蕴。


1983年,石黑一雄的第一部小说《群山淡景》出版,讲述在英格兰生活的日本寡妇悦子的故事,故事影射了日本长崎的灾难和战后恢复。同年,石黑一雄获得温尼弗雷德·霍尔比纪念奖,并被英国文学杂志《格兰塔》(Granta)评选为英国最优秀的20名青年作家之一。

 


1986年,《浮世画家》出版,这部小说通过一位日本画家回忆自己从军的经历,探讨了日本国民对二战的态度。同年获得惠特布莱德奖,并第一次获得布克奖提名。

 


1989年,石黑一雄以《长日将尽》(《长日留痕》)获得了在英语文学里享有盛誉的“布克奖”。



1995年,石黑一雄出版《无可慰藉》,书写主人公追随一位知名钢琴家在欧洲小镇进行演出的诡谲经历。同年获得契尔特纳姆文学艺术奖以及大英帝国勋章。

 


1998年,石黑一雄获得法国艺术及文学骑士勋章。

 

2000年,石黑一雄出版《我辈孤雏》(《上海孤儿》),讲述一名英国侦探调查在上海度过的童年时期发生的一场疑案的故事,获得布克奖提名。

 


2005年,石黑一雄出版了《别让我走》,将叙述背景设置在1990年代的英国,聚焦一个培养克隆人的教育机构,讲述少男少女追寻身世之谜的故事,再次获得布克奖提名。

 


2009年,石黑一雄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小夜曲》,其中的五个故事都以音乐勾连。

 


2015年,石黑一雄出版了长篇小说《被掩埋的巨人》。



相关链接——

数说诺贝尔文学奖


首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于1901年,获奖者为法国作家苏利·普吕多姆(Sully Prudhomme);


1901-2017年间,114位文学家被授予共110个诺贝尔文学奖,其中4个诺贝尔文学奖同时授予两位文学家;


迄今为止共有14位女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拉迪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代表作《丛林故事》,获奖时41岁;


史上最年长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多丽丝·莱辛( Doris Lessing),20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她88岁;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时的平均年龄为65岁;


迄今为止共有2位获奖者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他们是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Boris Pasternak)和让-保罗·萨特(Jean Paul Sartre)。


相关链接——

近五年诺贝尔文学奖回顾



2016年-鲍勃·迪伦(Bob Dylan)



“他在伟大的美国音乐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


2015年-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Svetlana Alexievich)



“她的复调写作,成为我们时代里苦难与勇气的一座纪念碑。”


2014年-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



“他用记忆的艺术,唤起最难把握的人类命运,揭露了占领时期的生活世界。”


2013年-爱丽丝·门罗(Alice Munro)



“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2012年-莫言(Mo Yan)



“他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实。”


图文根据诺奖官网等网络资料编辑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