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唐朝到明初,被供奉了600多年的武成王庙,为何消失了?

 昵称Ru9DARX9 2017-10-09

在唐朝之前,姜太公就被历代帝王追封为“武圣”,因为他给人留下的印象是——能救苍生于水火中,又满腹韬略,具有非凡的政治、军事才能,因此,他一直备受历代统治者的尊崇。从唐朝开始,帝王又将姜太公的供奉,提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

最初,唐太宗自奉为太公吕尚的化身,在姜太公垂钓之地,修建太公庙!唐太宗也像姜太公一样,笼络了大批人才,将政局稳定,国富民安,实现了贞观之治。

公元731(唐开元19年)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都修建太公庙,并配享张良、历代名将72位!每当发兵出征或文武举人应召时,都必须去太公庙拜谒。

这是历史上,首次将姜太公庙上升到国家文化、个人荣誉的高度。公元739年,姜太公被追封为“武成王”,成为一个时代的尊贵人物!

转眼到了宋朝,延续旧制之外,在宋真宗时代,扩建了太公庙,还将“武成王”地位再次提升了一个高度,封为“昭烈武成王”。

这应当和宋朝当时的大环境有关,因为宋朝一直没有停止被外族侵略的现实,他们急需要一股向心力来凝聚军心!

武成王庙配享人名单,也发生过数次变化,从最初的72人,经过历代君王的删减,最终定为64人!

虽然庙在历朝都有所变动,但对武成王的供奉却并未有本质的改变,直到元朝也是如此。

自从朱元璋称帝之后,在南京修建历代帝王庙,将姜子牙入祀历代帝王庙,武成王庙从事实上取消,此后各地相继将庙名改回旧称或毁掉,流传下来的都以“太公庙”称呼!事实上,这时的太公庙和普通的神庙相似,已经失去当年尊贵的实际意义。

朱元璋将武成王庙取消,有他合理的原因,毕竟,相对强大的明朝,已经没有外敌环伺的危机!执政思路的改变,最终结束了运行了600多年的武成王庙的历史地位,历代帝王庙逐渐成了新的祭奠之处!

到了元朝后期,民间开始流传一些关于姜太公的神话传说。

明朝万历年间《封神演义》小说开始流传。从那时开始,武成王成了虚构人物黄飞虎的称号,而姜子牙上升为“神”,成了民间广泛供奉的对象。但他在唐到元之间的尊贵意义,已经彻底消失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