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里的酒红们37:晏殊,闲适时绿酒一杯赋新词

 昵称Ru9DARX9 2017-10-09

晏殊,闲适时,绿酒一杯赋新词

晏殊能作到宋朝宰相,许多人以为,全因他具备四下个特质:性格好,会做人,文才足,还有皇缘。

性格好,指他平易近人,真诚实在。

会做人,指他圆融中庸,明哲保身。

文才足,指他少年应试及第,写一手好文章。

有皇缘,指他14岁初遇皇帝,就能深得皇帝眷顾。那天,他参加殿试,翻开题目愣了片刻,便如实上奏:“这个题我曾做过,请用别的题测试吧。”果真换题作答,晏殊仍然入围高等。

一言一行太出乎意料,惊呆了殿试主持者宋真宗,当场亲自授予晏殊官职。

这四个特质再加上晏殊嗜好酒词,对他的认知偏重于酒词层面,甚至评论他缺乏政治抱负,缺乏担当精神,缺乏是非观念,缺乏治理才能,只会吃喝玩乐泡酒词,是个缺乏政绩的“不倒翁”,堪称“酒词宰相”。

嘻哈,这是哪跟哪,谁和谁?

晏殊喜酒没错,爱词不假,擅长酒词结合也为真。尤其他酒后把词犹如把酒般,词里酒未消,醉意尚更浓。

但这仅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闲适有暇时,他爱这么耍。他说过什么《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在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他还说过什么《木兰花》:“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五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

读起词句来,是有些消极伤感,更存人生苦短、好景不长的境况,而且教唆人们沉醉酒里及时行乐。

作为政治家,如此酒词情怀,恰似不务正业,或许经不住推敲。

若作为生存宋朝特定环境下的词人,单纯从酒词层面去理解,只是代表晏殊的酒生活状态、取向、观念及愿景,有些能当真,有些不过词词而已,当不了真。影无痕词留迹,谁当真,谁就要发生误判。

实际上,晏殊并非平庸之辈,他文武兼备,在每个官职岗位上都有所作为,而且还算不一般的作为,能够记载到史册里。

他大力扶持创办“应天府书院”,又称睢阳书院,与白鹿洞、石鼓、岳麓书院平起平坐,合称宋初四大书院。他特邀范仲淹等名家到书院讲学,培养了大批教育人才,在传播文化方面功不可没。

西夏建立之初,屡屡侵犯边境,宋将屡屡败退。晏殊查问题找原因,提出四大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很快将西夏打服打出边境。

不仅出实绩政绩,晏殊特别注重培养文武能臣,追随他贯彻执行国策。范仲淹、王安石出于他门下,韩琦、富弼、欧阳修都经他栽培过。

性格好,会做人,文才足,其实就是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及四面见线的人脉,终于派上了用场。

你说他有无能力,你说他有无政绩?

公务及政绩不相信酒词,干出名堂要靠执政本领说话。晏殊的酒词名声再响亮,既便盖过了他的领导能力,也左右不了政治局势。

酒词固然不是晏殊的全部,也只是在业余时间玩玩,但没有酒词断断不成。

晏殊为人处世温厚低调,不肯出风头,可一旦入酒入词,除了保持含蓄、内敛、和缓的基调外,常常有意无意地破例了。

据同朝后辈词人叶梦得《避署录话》记载,晏元献公虽然很早就富贵发达了,但平常过日子还是很简约。不过,他很喜欢接待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宴饮时,时鲜水果必备,上等佳茗必备,还得叫出家姬“亦必以歌乐相佐”。席间,不分官职资历,可以随意谈笑。

几巡酒过后,桌案上的东西都吃光吃净,时间也稍晚了,晏殊就遣散“歌乐”,自嘲道:“该我献艺了”。他走到另外案几前,主动为在场的宾客提笔赋词,献上几张墨宝。

他的婉约词,他的酒伤醉愁句,就通过这种模式流向社会。

当朝及后人向特爱读他的《浣溪沙·一曲新词一杯酒》,连他都最爱这首词,醉意朦胧时经不住宾客恭维,挥墨赠词最多的也是这一首。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词眼在哪里,读者会与晏殊不约而同的聚在一块,“花落”,“燕归”。严格讲,这句词版权不完全归晏殊,背后隐藏一段对酌轶事。

那年中秋节,本是饮酒赏月赋词的日子,但云气阴晦,遮住了月亮爬不出来。晏殊坐在庭院索然无味,便回房歇息了。这时,他的部属也是诗人王淇送来一首诗,其中两句是:“只在浮云最深处,试凭弦管一吹开。”

晏殊眼睛冒金光,咐吩管家派人请王淇小酌几杯。两人边酌边闲谈,当然要有家姬们弹奏的背景音乐佐酒兴。

天遂人意,月亮很解风情地独步高空。

晏殊喜出望外,又若有所思,忽然吟出一句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他说,这句词缠绕困惑了许多时日,总找不到恰当的对句。

王淇酒兴勃发,脱口吟道:“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听后拍叫绝,就是他了,就是他了。

他的燕子情绪,从此落下了“病”。表现在词里是相思,是愁绪,是孤寞,是惜春,在春冬季和人生季,超然闲淡地穿梭,飞进寻常百姓家。

如《清平乐》,里边几乎注入了全要素。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晏殊收了“燕子”,又重整情绪,文思借酒力,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思燕归来”为核心,整出一首温厚圆润的《浣溪沙》,并成为他展露词功夫的预留节目。最愿意重复书写这首词,送给至亲至爱的朋友。

晏殊有个宝贝儿子,叫晏几道,也称“小晏”。

这“小晏”不亏是“大晏”的儿子,不但14岁“神勇”考取进士,而且饮酒写词作乐,样样在行,样样精通,很染老子的基因。特别在酒词成就上,应当是高于老子的。

只不过小晏娇生惯养,性格孤傲不太合君,缺乏独立谋事谋生的大本领。

晏几道很会逍遥,煞是风流,泡妞倒也特在行,打下笔走烟粉情痴的词底牌,写出的词散发一股子婉约艳情味。

小晏借用《蝶恋花》词牌,吟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词写得再妙,当不了饭吃,也当不了进阶改善生存现状的支票。大晏在世,小晏有依有靠,啥事用不着自己操心。

当靠山倒塌,小晏的短板便表现出来,既不会做事,也不会做人。他曾厚着脸皮,拿自己的词当投名状。尽管他投奔的那位韩知府出自大晏门下,还是不留情面地教育小晏说:“盖有才有余,而德不足者”,希望“捐有余之才,补不足之德。”

小晏痴情痴词,只能沉寂在贾宝玉式的世界里找感觉,因而他的词外世界很不精彩,辜负了大晏的一腔精华。

再回首追述晏殊,酒词意境甚浓,也算他闲适的爱好,终究不当主业正业,才成就了他“不倒翁”的职场业绩。

酒词可玩,断断不能钻进去出不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