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将养老服务做到老人心坎上

 快乐英平 2017-10-09

养老问题,如今已成为了我们面临急需解决的一项大事件!替老人安置一个幸福、健康、平安的晚年生活是每个子女最大的心愿。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一直是人们对晚年生活的规划和向往。但现实生活中,子女无暇陪伴父母,独居养老的老人、疗养院安享晚年的老人、居家养老照顾老人、护工看护老人……这些代替子女尽孝的方式和陪伴越来越多,但终究也无法减少老人心中的孤独和无助感。

究竟该如何更好做好居家养老护理服务?如何将养老服务做到老人心坎上?下面的五点启示可以帮你解答。

态度

在与老人们的相处过程中不难发现,老人们并不愿意主动、积极地去认识和接触你,因此,你要学会如何主动、恰到好处的去接近他们,让他们切实感觉到来自你的关心;

每一位老人有丰富的人生经历,他们的故事就成了他们老了后最引以自豪的宝贵财富,因此,更值得我们去尊重。在他们的观念和思想深处,其实并不希望被人怜悯,因此,我们不要伤害到老人脆弱的自尊;

请多用请教的口吻和方式与老人相处。

表情

与老人接触时,要时刻保持微笑,表示出你的友好。对于缺乏安全感的老人,必须取得信任后再靠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影响老人情绪的稳定;

在与老人进行互动时,必须要用心去交流。交流过程中,多注视着老人的眼睛,视线不要飘忽不定,即便是老年痴呆的老人也可以感受到你对他是否尊重,而对人最起码的尊重就是要集中精力的注视着老人;

老人最习惯是跟熟悉的人讲故事,可能会把一点小事说很久或是反复说,请您一定不要表现出你的不耐烦。其实,老人是很敏感的,你眼神、手势间的微表情和微动作都有可能会伤害到他们。因此,请你在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和一些细微的小动作,以免波动老人的情绪和心理活动。

语言交流

选择合适的话题进行交谈

尽量多引导老人倾诉,同时不断在表情和语言上给予反馈,表示你一直都在关注他的谈话内容。避免一问一答的采访式交流;避免让老人难过或情绪波动的话题。有些老人会把不愉快的经历向你倾诉,这种情况下,一定不要对事件发表“对与错”观点,更不要与老人争辩,而是尽量引导老人放下过去的不愉快。交流中,记得对老人真诚的赞赏。

语音、语速稍微放慢些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反应能力相对较慢,听力下降。因此,说话的语速也要尽量放慢些,而且注意语调和声调。这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对方的需要,切忌对所有老人说话都大声喊。

交谈间注意措辞

居家养老阿姨在主动与老人交流、主动问他们需要过程中,要注意对老人说话的语气和措辞。避免问“你还记得我吗”应改为:“我又来看你了啦!”这样老人会觉得被重视了。又比如问“帮你洗脚可以吗”就比“要我帮你洗脚吗”好的多……

合理处理老人的情绪波动

交谈过程中,当触及老人情绪不稳定的话题时,请及时停止交谈,不要在原话题上继续劝说老人。注意动作,可以先轻拍老人的肩膀来稳定其情绪,然后迅速转移话题。

身体健康

服务期间,对于无法自理或是半自理的老人,需要帮助老人清洁身体,如洗脸、洗脚、剪指甲等。洗脸、洗脚时要注意水温;剪指甲时要细心使用指甲钳,避免误伤老人

扶老人时掌握正确的姿势,如涉及到推轮椅,推前先检查老人手脚是否放好,推行时要缓慢。若需与轮椅上的老人沟通,先固定轮椅,再蹲在老人面前进行沟通;

老人常见的疾病包括糖尿病、关节炎、眼疾(老花眼、白内障、青光眼)、失禁、冠心病、脑血管病(中风)、老人痴呆症、帕金森症等,简单了解这些疾病的基本特征及注意事项,以避免在关爱时犯不必要的错误。随时观察老人的变化,以便及时做出正确处理;

禁止大声喧哗,以免打扰到老人。

动作  

服务老人时,请让老人感觉到与你平等,以及你对他的重视。这样老人也会把你当自己人一样看待,与你更自然、亲近地进行交流。

沟通时,眼神要在同一高度,必要时,你可以蹲下并抬头与老人进行沟通交流;

在距离老人一米左右的距离时,请微微弯下腰,弯腰程度根据老人的身高或是老人所处位置的高低来定;

不能让老人仰视或远距离和你说话;

不要将老人围在中间交谈,避免给老人无形中带来的压迫感;

充分发挥“亲手”的魅力,比如为瘫痪老人擦嘴角边的食物残渣等,动作要温柔、友好,同时面带笑容。

老人晚年的幸福生活,需要养老服务人员与我们共同努力,将老人幸福的晚年服务送去千家万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