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的贪官有点“面”

 十方第一佛 2017-10-09

唐人张(文成)的《朝野佥载》主要记载武则天统治时期的朝野见闻,书中对当时政治黑暗和官场腐败、官员贪暴都有不少揭露。其中第三卷记载了一些贪官事迹:

唐代的贪官有点“面”

瀛洲饶阳县令窦知范:有一个里正(类似村长)死了,他召集本县二百多里正,命令他们集资为这个死去的里正雕像,每人出一贯钱。钱凑齐后,窦范当即据为已有。他这样对里正们说:“这个死去的里正曾经犯过错误,应该先弥补一下。我从前雕过一尊像,姑且先给,他。”他收到的钱有二十万,但拿出的雕像只有五寸半高。

唐代的贪官有点“面”

益州新昌县令夏侯彪之:一上任,他就问一个里正:“鸡蛋一钱能买几个?”得到的回答是:“三个。”他就派人拿出一万铜钱,让里正替他买三万个鸡蛋,告诉他:“现在不要拿来,先让母鸡孵着,变成三万只鸡。几个月之后小鸡长大,由衙役们替我卖了,一只鸡卖三十钱,半年之间就变成三十万钱(按:贪官竟然也有犯迷糊少算的时候,实际上应该是九十万)了。”又问:“竹笋一钱多少根?”得到的回答是:“五根。”他又让人拿了一万钱交给里正,让他替自己买五万根竹笋。自然也是不要立即拿来,要寄养在竹林中,等到秋天,竹笋长成竹子,一根竹子卖十钱。一万钱就变成了五十万。汴州刺史王志音:一个客商有一头毛驴,日行三百里,三十年里一直不舍卖掉,市场上有人愿意出价一万四。这位刺史要买,便说:“四千是少了点,我再加一千。”五千就拿下了人家可以卖一万四的毛驴。还有一次让人买一种名叫“单丝罗”的布料,人家市价每匹三千。他问:“织一匹需要几两丝?”卖家回答:“五两。”刺史就让仆人回家去取了五两丝来,另外每两给人十钱手工费,就把布料拿走了。

深州刺史段崇简:一到任就让里正替他搜索门客,告诉他们不得说没有。大户每家取两名,小户每家取一人,拿刑罚威胁他们。这些人害了怕,就都胡乱招供了。等他们招供完毕,这位刺史就对里正说:“不用叫这些门客来,我只见他们的主人。”门客的主人们一到,他宣布每户必须拿出一匹绢。大约一个月之内,他就得到了三十车绢。离任的时候,有一辆车子没有装满,还差六百匹,他立即让里正把车装满。里正无计可施,只得让县令、县丞、县尉等属下官员加倍奉送,这才完成任务。

唐代的贪官有点“面”

安南都护的女婿、爱州刺史裴惟岳:有个首领娶老婆,他向人家索取障蔽车子的绫罗一千匹。首领给了他八百匹,他仍然不肯答应,命人捉了首领的女人回去,百般调戏,三天之后才放她回去。

洛州司佥兼侍御史严期:他酷爱吃牛肉,巡察江南时,所到州县,宰杀了不少牛。事情不论大小,只要给他金银,没有解决不了的。他所到之处,金银价格猛涨。江南百姓因此称他为“金牛御史”。

洛阳县令张昌仪:凭借张易之的权势,只要有人向他买官,没有不答应的。有一个姓薛的人,在路上拦住他,送他五十两金子。他收了金子,接过求官信。到了朝廷,他把信交给了刑部侍郎张锡。几天后,那信找不着了。张锡文问他,他说:“我也不记得了,只要有姓薛的,你就给他个官好了。”结果,张锡给六十多个姓薛的都封了官。

唐代的贪官有点“面”

自然,只要是贪官,无分古今,都是可恨的;但若是稍加细察,可恨还是会有程度的差异的。

倘若,《朝野佥载》的上述记载是能够较为真实反映唐朝某一个时期官员贪婪情形的,那么,我们不得不承认:比起其他朝代的贪官来,他们简直是小巫——唐代的贪官,手段普遍偏“面”(不太狠辣),胃口普遍偏小,有一些更像是儿戏,搞笑,尚未达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