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聆听法国音乐的如歌雅致丨如何演奏圣·桑《引子与回旋随想曲》?

 dogpa的图书馆 2017-10-09


帕尔曼演奏圣桑《引子与回旋随想曲》





圣桑《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的演奏

法国著名音乐家圣桑(Charles Camille Saint-Sa?ns,1835年10月9日-1921年12月16日)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是每位小提琴演奏家必备曲目之一。本章将从乐曲的整体结构、音乐表现、演奏技术等方面入手,着重分析乐曲中双音、泛音、连顿弓等片段的练习方法,以期能够为演奏者寻得克服障碍的途径。—— 大提琴的浪漫丨圣·桑《天鹅》的演奏处理;本文原载《音乐时空》,2015年第24期。



圣桑是 19世纪法国最卓越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清澄明晰,曲式雅致自然,有着法兰西特有的民族特征。圣桑一生多产,主要成就包括歌剧《参孙与达丽拉》、《海格力斯青年时代》;管弦乐《骷髅之舞》、《动物狂欢节》;器乐曲《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与《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著名作品。


《引子与回旋随想曲》作为圣桑的代表作品,有着法国传统的雅致。

  • 引子(Introduction)部分凄美、哀伤,充满忧郁和如歌如诉般的情绪;

  • 回旋曲(Rondo)部分曲意明快、生机盎然,有着朝气蓬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斯特恩演奏圣桑《引子与回旋随想曲》



这首乐曲整体上对小提琴演奏者的技术和修养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细致、认真地解决每一个问题,难点(包括主题的节奏、连顿弓、半音、泛音等技巧及华彩乐段的处理等等)是成功演奏此曲的关键。 

  • 40-46小节: 

作为回旋曲的主题这段旋律非常清新,在乐曲中它将重复出现多次。42小节切分音的进行形成了主题中音乐节奏的基础,它使乐曲的气氛不断向前推进。在这里,正确地处理切分音和突出重音是拉好这段旋律的关键。 

  • 88-92小节中2个乐句是测试连顿弓技巧的试金石: 

连顿弓(Portato)是一种痉挛性的震颤运弓。掌握这一技巧,不仅需要刻苦的练习,也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

 


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是Portato演奏的途径 

过程中加入附点节奏的变化。这样循环反复,由少至多,经过努力后定能掌握其诀窍。 

一方面,连顿弓在快速演奏时手臂始终处于僵直状态,我们要习惯,掌握这种硬直感;另一方面,在僵直过程中寻找刹那间的放松也是必要的。不会放松,想僵直必定达不到预期目的;在慢练中不找到准确的感觉,想快绝不可能,两者是相对的。 

慢练时,第一音顿完后演奏者的手臂、手腕、手指应立即放松,同时积聚力量为第二个顿音作好充分准备;第二个顿音“音头”被钩出后演奏者右手迅速再次放松,为第三个顿音作准备。 

初练时演奏者可以练习一弓四音,熟练后可尝试一弓六音和八音,再掌握后练一弓十二音和十六音。节奏要固定,用60拍/分钟是相对较好的方式。 


二、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左右手的配合

大部分的连顿弓乐句是音阶式的。在这里的上行或下行音阶进行中,小提琴演奏者会遇到换把和换弦的困扰。换把是由左手手腕,手指控制的,连顿弓乐句进行中任何换把的不及时都会影响乐曲正常进行,形成断句。因此,在右手连顿弓进行的同时,演奏者不能让左手跟随右手,而应该注重“左手先行”的原则(即认为左手的手指决定速度,右手只是随着左手动)。只有这样,演奏者的换把及按指动作才不会受右手顿音的影响。 

右手换弦角度的大小对连顿弓的速度有直接的影响。在这里,需要注意“平面”的问题。小提琴弓弦接触的平面共有七个,G、D、A、E四根弦各有一个,GD、DA、AE作为双音共有三个。以引子与回旋随想曲88-89小节为例,从G弦上的升fa到D弦上的升sol,D弦的升dol到A弦的升re,A弦上的升sol到E弦高音的la共涉及三次换弦。在这一换弦频繁的上行连顿弓乐句中,演奏者应运用弓弦接触的平面来减小换弦角度。对于88小节中升fa和升sol,演奏者应把弓子放到G弦和D弦之间的平面上,以最小的角度来完成换弦。(注:演奏双音时换弦角度为0,平面越接近双音换弦角度越小) 

穆特演奏圣桑《引子与回旋随想曲》



  • 96-103小节: 

这个乐段既充满热情奔放的气质又不乏生动活泼的情趣。96-97小节气势磅礴,98-99小巧玲珑,两句形成鲜明对比;100-103是下行乐句,但热烈的气氛迫使演奏必须不断向前推进。 

98-99小节根据原谱是要用分弓演奏的,但实际上运用自然跳弓会更加适宜。“使用跳弓可以赋予乐曲以适当的时代气息。可以完全不用跳弓,也可以适当使用。笔者认为不应当被某种教条式的主张所束缚”。(谭抒真《小提琴独奏曲<前言>》1979年10月) 


  • 196-197小节: 

这组下行半音阶滑奏充满强烈了的戏剧性效果。作为连接Rondo主题的经过句,演奏者应把它拉得清晰均匀,富于表现力。 

选择合适的指法,进行准确的分组练习,把握骨干音的作用是提高半音阶滑奏的关键。以196小节E音为例,演奏者使用3指滑奏不仅按弦有力,把握性强,而且在这戏剧性旋律进行中音色较为浓郁,富于情趣(惯用4指是由于演奏者平时的习惯所致)。 

练习长句的下行滑音应使用原速分段练习(4-6或8个音一组),这样可以获得左手推动的感觉。通常情况下演奏者应把每一组多拉几次,一组拉完后再拉下面一组。最后,当每一组都掌握好了,演奏者就可利用左手的惯性不停顿地拉整个乐句。 

这组半音滑奏属于a小调。A、C、E作为主音,三音和五音有着较强的和声功能性和稳定性。练习过程中演奏者应有意识地将它们作为骨干音处理。有临时升降记号的音应向骨干音作倾向性进行,必要时作为等音处理。 

  • 219-221小节: 

这5个人工泛音要求演奏者具备较强的协调性和控制力。音乐会进行中泛音演奏的失误往往会对听众及演奏者造成双方面的心理影响。 

演奏人工泛音,左手拇指与食指起到相当的作用,在换把过程中拇指与食指的一致性往往决定泛音的成功与质量。以221小节A音为例,演奏这音左手拇指及时换到三把位位置,可以确保食指按弦的准确有力。任何情况下拇指的落后都会造成换把的不到位,从而影响演奏的顺利进行。只有拇指与食指同时到位,才能确保人工泛音演奏的准确可靠。   

在练习过程中,左手食指的按弦应比平时略高。由于E弦所有人工泛音实际音高都在小字4组以上,根据仪器测试,这里每个音应当高20个音分以上听起来才不会嫌低。 

右手的弓速与接触点决定人工泛音的音质。219-221小节情绪上达到了高潮,最后的A音作为高潮顶点应演奏得嘹亮清晰。在这里,演奏者应把弓毛靠近琴码,用尽快的弓速奏响泛音,以取得华丽的音质。 


  • 303-304小节: 

作为连接尾声的华彩乐段,这段和弦演奏在速度上要遵循慢――快――慢的原则,在气势上,要掌握蓄势――冲刺――高点――缓冲的变化。情绪要始终高昂,注意渐强的趋势。 

练习Cadenza,首先要处理好左手的音准问题。以303小节la、fa、降mi这个和弦为例,练习时要把中间的fa先拉准,然后依次向下和向上对准la和降mi。实际练习中音响效果是单音式的“fa、la、fa、降mi”。每个音都要这样仔细核对。当左手有一定的把握性时,也可使用从下往上的两两分奏法“lafa,fami”。 

华彩乐段连续下弓的弓法对右手拇指和小指的要求较高。在这里,开弓时拇指和小指要有足够的力度,松散的持弓必然影响和弦开弓时的音质。同时,右手拇指和小指要具备一定的柔韧性,这对两个和弦之间作出迅速的“回弓”动作非常有帮助。 

演奏这段和弦在处理和弦之间连接时要注意尽量地紧密。不及时的“回弓”(下弓拉出后从中弓,上半弓或弓尖不拉上弓直接抬弓回到弓跟的动作)会把乐句奏成 ,这样断断续续的效果。正确的方法是:第一个下弓拉完后应以几乎不间断的速度回到弓根,右手拇指和小指迅速调节好状态为第二音作好准备。在这里,右手指的柔韧性是快速调节回弓动作的关键。在慢练时手指调节和迅速回弓应结合训练。 

  • 309-340小节是乐曲的尾声。

在这里,乐曲的情绪热烈欢腾,气氛上达到了顶峰。由于速度较快(120/分钟,每拍6音),演奏者的左手动作要尽可能地精简节约。 



三、结语

圣桑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是音乐会常用曲目。在音乐上,它热情与优雅并存,有着相当的深度;在技术方面,它手法丰富,种类繁多,有一定华丽炫技的成份。演奏者只有潜心研究,刻苦练习,从同类型乐曲中吸取相关经验,才能做到心技合一,使自己的演奏不断完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