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 学习型社群 打造高情商孩子,做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 父母不需要考试上岗,他们在面对孩子时经常不知所措,无所适从。面对孩子的消极情绪,我们往往想用“温暖”来感化孩子。 而事实上,温暖而体贴的父母却通常不能有效处理孩子的消极情绪。 这些不能教给孩子情商的家长们可以分成以下三类: 忽视型家长(Dismissing parents):他们漠视、忽略孩子的消极情绪; 压抑型家长(Disapproving parents):他们对孩子的消极情绪持批评态度,经常会因为孩子表现出消极情绪而训斥或惩罚孩子; 放任型家长(Laissez-Faire parents):他们包容孩子的情绪,和孩子感同身受,但不能提供必要的指导,也不能给孩子的行为划定界限。 为了向大家展示情绪管理训练型父母和以上3种父母是如何与孩子交流的,我们假设一个情景: 戴安娜上班前,需将3岁的儿子乔舒亚送到托儿所。但乔舒亚并不在乎妈妈1小时后要参加一个会议,他只想待在家里玩。当被告知这个想法不可能时,他感到伤心生气,并开始放声大哭。 忽视型家长: 她可能会告诉儿子他不想去托儿所的想法很可笑,根本不需要感到难过。她极有可能试着帮孩子从消极情绪中挣脱出来,如用饼干哄他,或者告诉他老师安排的活动有多有趣。 压抑性家长: 戴安娜会因为乔舒亚的不配合而责骂他,并威胁要揍他。 放任型家长: 看到乔舒亚伤心,戴安娜会拥抱他,和他共享情绪,但接下来的做法令人失望。她不想哄骗孩子,然而待在家里也是个无法接受的选择。到最后,她或许会提议:我陪你玩10分钟,然后你乖乖去托儿所。第二天早晨,同样的事情可能会再度上演。 那么,情绪管理训练型的父母会怎么做呢? 戴安娜:乔舒亚,赶快穿好外套,我们要走了。 乔舒亚:不要!我不想去托儿所。 戴安娜:你不想去?为什么呢? 乔舒亚:因为我想和你待在家里。 戴安娜:天哪,我想我明白你的感受。我也想和你待在家里,一起读书,而不是赶着出门。但你知道吗?我对办公室的同事们承诺过,会9点钟到,我不想违背自己的承诺。 乔舒亚(开始哭了):但为什么呢?这不公平,我不想去。 戴安娜(把他抱到腿上):我很抱歉,亲爱的,但我们不能待在家里,我猜你一定感到很伤心,对吗? 乔舒亚:是的。 戴安娜:我也感到有点伤心(让他哭一会)。我知道我们该怎么办了。想想明天,我们不需要上班,不需要去托儿所。我们可以一整天待在一起。明天你想干什么? 乔舒亚:看动画片,我能带着我的玩具手推车去公园吗? 戴安娜:我觉得可以。 乔舒亚:凯尔能和我们一起吗? 戴安娜:可能吧,我们得问问他妈妈。但是现在,我们出发吧,好吗? 乔舒亚:好的。 作为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戴安娜认同儿子的难过情绪,允许他体会自己的情绪,在他哭的时候陪在身边。她没有试图把他的注意力从情绪中转移出来。 和放任型家长不同,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懂得为孩子划定行为界限。虽然她花了几分钟来照顾乔舒亚的情绪,但同时她让儿子知道她会因此迟到,违背诺言。在乔舒亚体会并接受这种情绪后,戴安娜又接着让他知道,他可以从难过的情绪中走出来,明天会更精彩。 这个过程有5个步骤: 1、察觉到孩子的情绪; 2、把情绪化的瞬间当做增进亲密感、对孩子进行指导的好机会; 3、对孩子的情绪感同身受,倾听孩子心声,认可孩子情绪; 4、帮助孩子表达情绪,用言语为情绪贴标签; 5、划定界限,指导孩子解决问题。 内容来源:《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
|
来自: Enjoy Life 简... > 《家庭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