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知道钢琴家如何理解伟大作曲家吗丨推荐阅读《黑白琴键上的对话》

 Cool_Learner 2017-10-10

玛利亚·蒂博演奏斯卡拉蒂钢琴奏鸣曲






简介


钢琴家能够在舞台上绽放光彩的首要条件就是了解作曲家,这本由理查德·安德森教授编纂的论文集收录了19篇关于不同作曲家作品的教学、练习及演奏指南。各章节的主题按照作曲家年代排序,内容涉及了从英奇·罗萨对巴赫的见解、加里·阿玛诺的海顿奏鸣曲指南到克里斯蒂·斯克豪森详解肖邦的发音触键,还有格温德林·莫克总结的弹奏(拉威尔使用过的)埃拉德钢琴的心得。读者还会看到关于莫扎特钢琴作品、贝多芬奏鸣曲、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相关文章,其他涉及的作曲家还包括舒曼、李斯、勃拉姆斯、德彪西、拉赫玛尼诺夫、斯科里亚宾、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巴托克、格什温以及克拉姆。各章节作者都是美国及国际知名的钢琴家、教育家、畅销录音演奏家及权威学者,他们将自己多年的演奏、学习及教学经验仔细记录成了文字。每篇文章针对一位作曲家,详述该作曲家作品的句法、速度、触键、力度、节奏、音色、旋律性、作品所涉及音乐题材及配器等众多方面。在《黑白键的对话——钢琴家心中的伟大作曲家》中,权威演奏家和教育家解答了平时只有在座谈会、大师课或个别课中才能解决的问题。这本论文集为作品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及难点提供了具体解决方案,全书提供了250余条谱例。本书是钢琴教师的*参考手册,是中高级阶段学生的学习指南,还是专业音乐院校学生有效的辅助教材。当然,钢琴音乐爱好者也可以在这里找到更多聆听的乐趣。

阿格里奇演奏斯卡拉蒂奏鸣曲K.141



目录

第一章 斯卡拉蒂作品的演奏 / 1

希拉里·戴姆斯基

第二章 困难与机遇:如何在现代钢琴上演奏

J.S. 巴赫的键盘音乐作品 / 15

英奇·罗萨

第三章 钢琴家的古典奏鸣曲之旅:第一站——海顿 / 30

加里·阿玛诺

第四章 在现代钢琴上演奏莫扎特 / 42

诺曼·克里格

第五章 贝多芬奏鸣曲所涉及的曲式题材 / 49

蒂莫西·埃伦

第六章 弗朗茨·舒伯特:钢琴家眼中的艺术歌曲之王 / 68

苏珊·杜梅尔

第七章 舒曼与蝴蝶:《特兰西瓦尼亚》的重现 / 87

路易斯·纳赫尔

第八章 肖邦钢琴作品中音色、技术与乐句的教学 / 97

克里斯蒂·皮里· 斯克豪森

第九章 弗朗茨·李斯特钢琴作品中的色彩与手型 / 107

蒂莫西· 谢弗

第十章 从实践及历史角度诠释勃拉姆斯钢琴作品 / 118

史蒂芬·托马斯

第十一章 拉威尔的倒影:拉威尔钢琴独奏作品演奏指南 / 133

格温德林· 莫克

第十二章 德彪西钢琴作品印象:触键与踏板的运用 / 147

尼尔·吕特曼

第十三章 练习和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的几点建议 / 157

艾琳·皮里·福克斯

第十四章 从第十奏鸣曲出发:探寻斯科里亚宾晚期作品的本质 / 168

斯科特·霍顿

第十五章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一个被误解的男人 / 188

芭芭拉·尼斯曼

第十六章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的钢琴音乐:

有创造力的天才VS 对艺术表现力的镇压 / 200

简·马拉斯

第十七章 贝拉·巴托克钢琴音乐的演奏与教学 / 218

史蒂文·赫伯特·史密斯

第十八章 乔治·格什温:美国音乐之源 / 242

皮特·扎特拉斯

第十九章 探究乐器内部的音响与戏剧张力:乔治·克拉姆的钢琴音乐 / 262

杰弗里·雅各

本书参考文献 / 284

译者后记 / 286

米哈伊尔·普列特涅夫演奏斯卡拉蒂钢琴奏鸣曲


在线试读

第一章 斯卡拉蒂作品的演奏

希拉里·戴姆斯基“在所有18 世纪作曲家中,斯卡拉蒂无疑是最难以捉摸的一位” 。肯尼斯·吉尔伯特的这段描述充分表明了围绕在多梅尼科·斯卡拉蒂身上那些令人称奇却充满不确定因素的矛盾。

虽然斯卡拉蒂的音乐总是出现在当代钢琴演奏者的曲目之中,但关于他生平信息的缺失却使其作品的演奏风格众说纷纭。作为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意大利作曲家,斯卡拉蒂的音乐风格无疑是多样化的,但“多样化”这一抽象的形容词却无法直接提高音乐学者及演奏者对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的理解力。

单是斯卡拉蒂偏爱的键盘乐器形式便已争议不断。大卫·苏泽兰表示斯卡拉蒂是“第一位拥护钢琴(piano)的伟大作曲家”。但另一位音乐学者拉尔夫·柯克帕特里克却发现了一些“证明斯卡拉蒂偏好早期钢琴(pianoforte)的证据” 。两种说法虽然截然相反,却都声称拥有证据间接证明各自的观点。由于没有现存的直接证据,苏泽兰从地域学角度对比了早期钢琴流行地区、使用者的详细记录,针对早期钢琴作品的题献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

但由于记录的严重匮乏,对于斯卡拉蒂的作品来说,手稿验证、专业检测等权威手法都无法使用。“‘他自己最糟糕的敌人’:斯卡拉蒂:一些没解答的问题”, 斯卡拉蒂的“生活痕迹就这样‘幸运地’消失了” 。斯卡拉蒂生平信息的缺失增加了其作品在演奏练习中的难度。简·克拉克评论道,“由于对作品结构、创作背景、受西班牙音乐影响的程度及各种风格出处等众多信息的模糊不清,演奏斯卡拉蒂的作品就像奔赴充满埋伏的战场”e。正因如此,音乐学者们为斯卡拉蒂的作品“贡献”出了四个不同的作品目录,各版本中的顺序安排更是杂乱无章,句法标注也截然不同。其作品的惊人数量更加剧了这一工程的复杂程度:仅记录在册的键盘奏鸣曲就有555 首。

演奏者在没有明确演奏指导的情况下,很容易在这庞大的作品系统中迷失方向。555 首奏鸣曲中只有极少数由斯卡拉蒂本人编纂成册。这些作品号为 K.1-30的奏鸣曲在1739 年出版成一套《羽管键琴练习曲》,并成为斯卡拉蒂奏鸣曲中最权威的原始研究资料。遗憾的是,这些奏鸣曲在音乐性及教学中的重要价值总被编辑版本上的争议性所掩盖。当演奏者进入更高阶段的学术作品分析时,才会发现所谓权威的处理方式是不存在的。然而我必须承认,这些特殊的不确定性也同时赋予我们展现自身创作独立性的宝贵机会。作为老师,我们要帮助学生把小的音乐“直觉”勾画成风格准确的演奏细节。正如W. 迪安·萨特克里夫提出的:“奏鸣曲是对‘耳朵’发出的邀请函,它要求听众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在缺少具体文字提示的情况下感受作品的情感本质。而斯卡拉蒂的奏鸣曲则是这类作品中的典型” 。

虽然缺少对这些奏鸣曲细致而权威的第一手资料,但总的来说,改变作曲家生活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却是明确的。这一章将详述斯卡拉蒂的出身背景以及后期旅居西班牙的生活经历与其音乐创作的关联性。了解这些因素在作曲家音乐中起到的作用,可以帮助演奏者提高自身音乐想象力,并在准确风格把握下更好表达斯卡拉蒂的音乐情感。拉尔夫·柯克帕特里克编辑的555 首奏鸣曲包含了几首无编号及重复编号的作品,如K.204a 和K.204b。

i歌剧世家的出身斯卡拉蒂一生受其父亲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的影响颇深。老斯卡拉蒂是那波利歌剧流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歌剧及500 余首室内乐康塔塔在声乐史中的影响力之高是不可估量的。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在33 岁前创作了许多“到处都可以看到父亲影子”的歌剧作品。其中只有三部流传至今,这些歌剧展现了作曲家对那波利音乐风格的高超把握,及其将自由性融入传统曲式的创作能力。这些作品中“大胆且多变(速度与力度时常突变……或者把单线条旋律织体拉得很长)的风格是老斯卡拉蒂绝对不可能尝试的” 。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早期歌剧作品中对重复音与对比片段的运用,为其后期键盘奏鸣曲主题的多变性及加长的模进片段的学习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马尔科姆·博伊德坚信,虽然多梅尼科·斯卡拉蒂后来不再创作歌剧作品,并离开了歌剧的故土——意大利,但“如果他留在意大利,则很可能于1725 年继承其父亲亚历山德罗在那波利宫廷的乐长一职。那么他的名字将会与里欧、梵思、哈斯图一起,成为那波利歌剧乐派黄金时代作曲家的代表人物” 。

“频繁突变的速度与力度”是斯卡拉蒂器乐奏鸣曲的一大标志,这一风格也曾经在他早期声乐作品中出现过。歌剧《朱斯蒂诺》中,斯卡拉蒂富有创造性地把大胆激进的节拍交替运用到音乐对话中:将两个角色的争吵具象成为二拍子与三拍子的“争斗”——性格对比鲜明的伴奏声部加剧了这一不协和音乐效果。这一手法是对“矛盾冲突”的一个经典的音乐化描述:两个角色同时以“压过对方的声音”表现了超乎寻常的戏剧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