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宣大院君(1820年—1898年2月),朝鲜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本贯全州李氏,讳昰应(하응)、字时伯(시백)、号石坡(석파),谥号献懿(헌의)。南延君忠正公李球第四子。南延君是仁祖第三子麟坪大君的六世孙,被过继给庄献世子第四子恩信君李禛为后。封大院位大监。是李氏朝鲜末年的亲清派首领,也是朝鲜高宗的生父,史称兴宣大院君。 他是南延君忠正公李球第四子,而南延君是朝鲜仁祖第三子麟坪大君的六世孙,被过继给庄献世子第四子恩信君李禛为后。早年在安东金氏昏暗的势道政治下,很不得志,与并称为“千河张安”的千喜然、河靖一、张淳奎、安弼周等破落户为伍。后来做过一些小官,封兴宣君。 1863年,朝鲜哲宗去世后,李昰应之嫡第二子李载晃被选入宫中继承王位,是为高宗。高宗即位时年仅十二岁,不能亲理政务,由李昰应赞襄政务,号兴宣大院君,自此开始长达十年的新政改革,并两次打退欧美列强的侵略。依据当时的朝鲜国情,大院君的“十年政策”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反对外国侵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闭关自守的锁国政策,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1873年被迫下台,开始了十年的隐居生涯。“壬午军乱”时利用时局再次上台,后被清军抓去中国天津,软禁于保定府。三年后回国。1894年依靠日本的力量第三次上台。因为不肯与日本完全合作,又被日本赶下台。在大韩帝国建立后不久就孤寂而亡。谥号“献懿”,追谥为“兴宣献懿大院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