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令人失望的《哈佛中国史》

 hyp0101 2017-10-10

令人失望的哈佛中国史


文/陈远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到王熙凤时是在第三回:

黛玉刚进贾府,正和贾母等谈论着自己的体弱多病和吃药等事,“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这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我读《哈佛中国史》,也是如此:先是在圈子里听说有这么一本书要出版,然后是在东方书评上读到葛兆光先生的推荐序,然后,读到了这套书。

在《红楼梦》里,王熙凤的出场和其后来的人物性格相得益彰,而《哈佛中国史》却令人失望。

不得不说,葛兆光先生的长序写的非常好,但这篇长序,与其说是针对这本书,不如说是葛先生《宅兹中国》一书思路的延续,以及葛先生对于“什么是中国”这一话题的持续延续。没有这套书,葛先生的序依旧精彩,但少了葛先生的序,这套书却会大为失色。即使如此,作为一套六卷本的丛书,每一本都把葛先生的序放在书前,不免有让读者百花钱的感觉,谁会每次都把葛先生的序都读一遍呢?

这套书的优点,已经有诸多方家从各角度阐述,我来说说这套书的缺点。需要说明的是,古代史并非我的研究领域,我的阅读感受,只代表一个普通读者的看法。

葛兆光先生在序言中对这套书的评价,集中于“世界中的中国史”这一角度,如果这一系列确实能沿着这个角度叙述,不失为给人启迪之书,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个角度在通篇的叙述中,并不明显。以唐朝卷为例,这一卷题为“世界性的帝国”,但是对唐帝国与“外域”的关联的叙述,却如蜻蜓点水。而对于“外域”对其发展起了非常重要影响的清朝,本书对于“大清国”与外界的关系也没有足够的关注。

第二个问题,是对于中国历史内部发展的政治史逻辑的叙述过少。即使这套书的编者和作者们都强调自己是“异域之眼”,也不能掩盖这个缺失。中国史的叙述过去一直着重于政治史的脉络,其实很有道理,不管作者们是有意还是无意,忽略了中国史发展的自身的内在逻辑,也就难以理解中国在世界位置。在这方面,马勇先生在研究晚清史时,给我们树立了极好的典范。费正清那一代的汉学家们对于中国史的构建,也是建立在其对于中国内部发展了然于心的基础上,不管我们对于费的观点是否认同,对于这一点却不得不承认。纵观《哈佛中国史》,我们却看不到这一点,就好像我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旅游,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历史没有什么了解,却迫不及待的要说“我认为如何如何”,难免给人下车伊始就大发议论的感觉。

第三,作为一个系列的丛书,其内在逻辑和体例应该具有某种一致性,如果说“外域之眼”勉强可以说是这套书的内在逻辑,但是在叙述体例上更像是每个作者自说自话,比如,在南北朝卷作者注意到了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这在我看来是一个亮点,但是唐朝卷的作者对于唐朝的书法发展却只字不提,而清朝卷的作者也没有提到清朝的乾嘉学派。

第四,这套被誉为“黄金标准”的多卷中国史,声称“代表50年来世界中国史研究的全新成果”,其他卷我不敢多说,但是至少清代卷没有达到这样的标准,至少,在关于1911年那场革命的叙述中,有些学者的卓越创建被忽略了。而在我看来,这套书最能体现学术视野和创建的,恰恰是清朝卷和秦汉卷。

其他的,诸如明朝卷,几乎和一本志怪小说相类,在此就不多说了。

我注意到,这套书出版之后,几乎分治每个朝代断代史的中国史的学者都异口同声的发表了赞词,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写下这些感受,并非存心与这些学者辩难,也不是认为此书一无是处,只是春秋责备贤者,关于此书,赞词已多,不多我一个。


 

发起本号最重要的初衷是为了交流,从即日起,本号将在评论区设置“我爱问陈远”栏目,在评论区留言注明“我爱问陈远”并提出您的问题,话题不一定局限于本文,也不一定局限于历史,我会在其中选择一个进行回答,不一定尽如人意,但保证诚意满满,期待诸位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