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鲜为人知的一面,有坚强的一面,亦有脆弱的一面。但是有人却善于将脆弱掩藏,只表现坚强。鬼谷子告诉我们,圣人之道阳,小人之道阴。只有看穿别人隐藏的计谋,才能合理地选择,灵活地决策。 01 鬼谷子说:“既用见可,择事而为之,所以自为也;见不可,择事而为之,所以为人也。” 译文:鬼谷子在《谋篇》里说,智谋和才干证明是可行的,就要为自己选择相应的时机来实行;如果发现是不可行的,也要选择相应的时机来让别人来实行。 通俗地说就是,能够保证成功的计谋就亲自实施,不能够保证成功的计谋就先让别人实施。 案例: 东汉末年,梁州贼寇围困陈仓,皇上于是拜皇甫嵩、董卓为将,各率领二万人去讨伐。董想迅速领军奔赴前线,皇甫却不听从。 董说:“智者不会放弃时机,勇者不会迟留不决。速战就能保全城池。”皇甫说:“百战百胜,也不如不战就使敌人屈服。使自己不被敌人战胜,主动权在于自己;可能战胜敌人,在于敌人有可乘之机。” 后来贼寇围困陈仓,从冬到春有八十余天,但城池防守牢固,不能攻破。久战不胜,对方的军队疲惫不堪,最终还是撤退了。这时嵩发起追击,连战告捷,大败敌军,敌方将领在逃跑中被杀。 《孙子兵法》说:对于易怒的敌人,要用挑逗的方法激怒他。对于卑视我方的敌人,要让他更加骄傲。被激怒的敌人要进兵,那么就要外表上显出屈从软弱的样子,麻痹敌人,等敌人放松了警惕,再进攻对方。 皇甫嵩在两难之计认真地权衡利弊,做出正确选择,主动示弱,却让对方不停地进攻,消耗他们的实力,最后抓住机会一举歼灭。 02 鬼谷子说:“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之道,在隐与匿。” 译文:鬼谷子又补充说,天地的造化在于高与深,圣人的治道在于隐与匿。 也就是说,干事不能太透明,不要毫无心机,做人不能太单纯,需要适度地伪装自己。 案例: 古代打仗都非常善于用计,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伪装。有陷阱的地形可以伪装得很平坦,做饭的灶可以伪装多少,强大的军队可以伪装得很虚弱。 三国时的司马懿就是一位非常善于伪装的大军事家,曹操刚刚掌权的时候,曾经征召他出来做官懿嫌曹出身低微,不愿意应召,但又不敢得罪曹,就假装得了风瘫病。他与诸葛亮斗智,知道自己不如对手,对方用各种手段试图激怒自己,他却假装毫不在意。 曹爽大权在握时每天寻欢作乐,生活荒唐奢侈。懿表面不说,暗中自有打算,就推说有病不上朝。爽听说懿生病正合心意,还特地派人探看他是真病还是假病。 少帝曹芳到城外去祭扫,爽和兄弟、亲信大臣全跟了去。等曹家一帮人一出城,懿的病就全好了。他抖擞精神带着两个儿子率领兵马,占领了城门和兵库,并且假传太后的诏令,把爽的大将军职务撤了。 司马懿的装疯卖傻都是恰到好处,充分地运用了鬼谷子的谋略,见不可,择事而为之。虽然他一而再地使用这种诡计,却屡试不爽,说明人们总是不太容易分辨真假,并愿意相信自己的直觉。 03 卑鄙的虚伪让人唾弃,而善良的伪装却让人感动。生活中若少了善意的谎言,就等于少了一份好心,少了一份关爱。 南宋时金兵南侵,金兀术与岳飞在朱仙镇展开决战。宋朝节度使陆登在金兵攻陷潞安州时夫妻殉国,儿子陆登后来被术收为义子,英勇过人,是岳家军的劲敌。 岳飞的将领王佐知道岳的难处,自断右臂只身到金营,对金兀术说道:“小臣本是杨么的部下,杨失败我只不得已归顺岳。昨夜帐中议事,小臣进言议和,岳听了大怒,命人斩断我的右臂,因此我只得投靠郎主。” 术同情他,称他“苦人儿”,把他留在营中。佐利用机会向文龙讲述了他的身世。文龙知道后决心为父母报仇,诛杀金贼。 金兵此时运来一批轰天大炮,准备深夜轰炸岳家军营,幸亏文龙用箭书报了信,使岳军免受损失。当晚他们投奔宋营,终于使猛将回归大宋。 04 既然我们那么容易就会被假象蒙蔽,而且又经常地犯同样的错误,所以有必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被谎言和假象所欺骗,要兼听明辨。 同时我们也不要一味地恪守正道,只要是不做伤天害理之事,适当地伪装和说谎,有时也是不得已,也是为了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为了利益伪装起来,和颜悦色,态度平缓,但这种伪装在利益面前会立马消逝,马上还原真面目。而善意的伪装却能经得住岁月的检验,和友谊的锤炼,最终到理解和感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