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雾袅绕笼水倦,晨烟四起微雨蒙”,波光粼粼的朱家角漕港河上,一条古朴的摇橹船从桥洞下钻过,水花氤氲成阵阵涟漪。船老大轻声哼唱着田山歌,悠扬的歌声随船顺流而下,青浦的一天由此开始。坐在船上,可见两岸红窗白墙,商幡彩旗招展,茶室酒楼饭庄层叠,沿河绵延。更远处,则隐约可见农田牛羊、农夫民宅,交织成一幅江南水乡图景。 夏阳湖。姚慕春/摄 朱家角镇张马村花海。 水乡青浦,古朴又现代,内敛又开放。在青浦,有上海最大的五孔古石桥——放生桥,也有淀山湖新城内让市民游客啧啧称奇、形态别致的双桥;有新近被发现、沉寂千年的青龙镇“北寺”——隆平寺塔基,也有每日熙熙攘攘、迎来万千参观者的“四叶草”型国家会展中心;有慢节奏、聊家常的商榻阿婆茶,也有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里以“头脑风暴”形式迸发无数灵感的创客咖啡;有闻名已久的练塘茭白、白鹤草莓,也有农产品“后起之秀”——青浦现代农业园区生产的“蛙稻米”…… 夏阳湖美景。赵丽荣/摄 城市立交。 能代表青浦区的,除了江南水乡,古镇老街闲适惬意生活的慢节奏,还有众多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的豪情。这几年,生态优势明显的青浦,正吸引一个又一个大项目、一批又一批创业者前来,在湖光水色中朝着梦想前进。生活在此的人们,也正享受到越来越高的生活品质,复旦附中青浦分校、青浦世界外国语学校、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远大健康城、环城水系公园等一批已建或将建的公共配套设施,让生活在此的人们切实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势正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 民用航空园。 青浦的行政区域地图呈“两头宽、中间窄”的形状,形似一只翩翩起舞的美丽蝴蝶,青东、青西地区如同蝴蝶的两片翅膀。如今,这只美丽的蝴蝶正努力飞得更高、更远,让更多人享受到“上善之城”里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双桥。 “多一双眼睛,就多一分美丽” 今年,青浦围绕争创全国文明城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中小河道整治等重点工作,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健全共同治理机制。 ![]() 从2015年夏天开始,青浦赵巷镇中步村村民王炳林就多了一个身份:村里的“河道长”。“每天上午,我都要在村里几条河道中‘逛’一遍,打捞漂流废弃物,劝导村民不要往河里扔垃圾。虽然工作量不小,但亲眼看着脏臭的河道变清澈了,心里很欣慰!” 在中步村,村里建成“美丽乡村”后通过竞争上岗挑选了6个“河道长”,实行河道分区包干保洁。“河道长”制度是青浦区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用党建引领社区基层自治的体现之一,除了赵巷镇党委探索了“村民治河”的路子,全区范围内首批有27个村、291条河采取了这种模式来治河。 村里河成了“景观河”。 “村民治河”有啥好处?一个是“人头”、“地头”都熟,“河道长”就是当地村民,对村子里的河道如数家珍,能及时发现问题;另外,“河道长”对身边河道更有感情,管好了河道,“河道长”自己也是受益者。“多一双眼睛,就多一分美丽。我参与河道治理既责无旁贷,也义不容辞。”王炳林说。 党建引领基层环境治理方面,中步村还实行河道整治结对包干制度,1名党员结对5户农户,党员骨干发动村民对自家门前的河道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如今,村子里的河道经过整治,都成了景观河。在市水务局主办的“最美河道”评选中,村里的横五河获得“最受群众喜爱奖”。 今年,青浦围绕争创全国文明城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中小河道整治等重点工作,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健全共同治理机制。 环城水系公园。 面对动迁、拆违、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许多涉及到群众利益的工作,青浦除了向“下”借力于基层百姓,也在向“外”借力于驻区单位,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有效凝聚力量。在夏阳街道青东农场二号地块等突出问题的整治中,街道依托区、街道两级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平台,获得驻区单位积极配合,整治工作顺利推进。 题图来源:作者提供栏目主编:茅冠隽图片编辑:雍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