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冲穴 是肝经的原穴,原穴的含义有发源、原动力的意思。 也就是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都可以从太冲穴找到形质。我对太冲穴一直怀有一种敬畏的情感,因为它太像是一位不怒而威而又宽厚睿智的长者。 位置及取穴方法:太冲穴在足背侧,位于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功能主治: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青盲、口喎等头面五官病证。 中风,癫痫,小儿惊风。 黄疸、胁痛、呕逆、腹胀等肝胃病证。 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等妇科病证。 遗尿,癃闭。 下肢痿痹,足跗肿痛。 又称“消气穴”人在生气后按此穴,有消气作用。可缓解人因生气引起的一些疾病。 经常按摩太冲穴位的作用 就是可以增强性能力、月经不调、头痛、眩晕等。 生气时按太冲穴 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主怒。生气指的就是发火,或郁而不发,或干生闷气。人体能量在“怒”时,往往走的是“肝经”路线。太冲是肝经的原穴,从理论上讲,原穴往往调控着该经的总体气血。 人生气之时,肝也会受到影响,太冲这个肝经的原穴便会显现出一些信号,表现为有压痛感,温度或色泽发生变化,对外界更为敏感,甚至于软组织的张力发生异常。 从实践上讲,生气、发怒症状的病人往往太冲穴出现异常。通过对太冲穴的针灸、按摩等,确实可以疏解病人的情绪。太冲穴在足部的反射区为胸部,按压同样可疏解心胸的不适感。 从个人的经验讲,按的方法也是有讲究的。若按压太冲穴时有压痛感,那说明肯定有问题。如果没有也不妨多按揉,因为有时麻木、气血不通等也可能导致没有压痛感。用力应以适度微痛为宜,循序而进。位置可以在太冲穴附近,有时也可能在肝经的其他有结节、压痛感的部位,比如说蠡沟穴。切忌用力过大,否则会导致皮下淤血。一般一个穴按四五分钟即可。按压后可以喝少量的水,以助代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