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金庸#——红巾内战:朱元璋、陈友谅决战鄱阳湖

 金色年华554 2017-10-10


张无忌道:“杨左使之言不错。彭大师,你与徐兄交好,请你便中劝导,小心提防于他,切不可让兵马大权落入他手中。”彭莹玉答应了。

不料徐寿辉并未受劝,对陈友谅极是信任,终于命丧其手。后来陈友谅统率明教西路义军,自称汉王,与明教东路军争夺天下,直至鄱阳湖大战,方始兵败身死,数十年之间兵连祸结,令明教英雄豪杰遭受重大伤亡。

---------------------------《倚天屠龙记》第40回

#说金庸#——红巾内战:朱元璋、陈友谅决战鄱阳湖


在《倚天屠龙记》中,朱元璋和陈友谅是作为两个野心家兼阴谋家来刻画的,这两人都是工于心计、手腕毒辣,很难说谁是谁非:陈友谅固然不是好人,朱元璋也绝非善类。

然而在我心里,历史上从未降元的陈友谅,人格比之朱元璋,无疑更为高尚,小说明显丑化了他。

渔家豪杰

元仁宗延佑7年(公元1320年),陈友谅出生在湖北沔阳(今仙桃),其父陈普才已经有了两个儿子:陈友富、陈友直,因此陈友谅是老三。陈普才后来又生了陈友仁、陈友贵二子,实现“五子登科”,在当地,打渔陈家也算是家族势力比较强大的。

《明史》记载陈友谅“少读书,略通文义”,这里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少年时读书,一种是读书不多,我个人倾向于前者,因为陈友谅成年后,“尝为县小吏”,一个渔民之子、身为第四等公民的陈友谅能当上元廷小公务员,在当时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可见陈友谅从小天资聪颖、心思机灵,绝不是“略通文义”四个字能概括的。

1351年,白莲教主韩山童聚集数千人揭竿而起,拉开了反元义军的大旗,各地反元农民军风起云涌。罗田布贩徐寿辉、麻城铁匠邹普胜、游方和尚彭莹玉、白莲教徒倪文俊四人在蕲水、黄州一带起兵响应,建立天完政权。陈友谅在乱世中敏锐地嗅到出人头地的良机,遂弃官投军,入伙造反。

由于文笔出色,又当过元廷的县吏,陈友谅最初司职军中主簿,干些抄抄写写、发布通告的工作。这显然不是陈友谅追求的目标,陈友谅主动要求上前线带兵打仗,由于指挥得当,连打几个胜仗,引起天完政权领导人的重视,遂将其提拔为一方主将,归倪文俊调配。

由于农民起义领袖的劣根性,天完政权起事之初打下的广大地盘,陆陆续续又被元军夺回不少,而天完红巾军众多高层却忙着勾心斗角、内讧不断,把精力都放在内耗上,对元军的步步紧逼显得束手无策。直到天完政权的“首都”蕲水被元军攻破后,“皇帝”徐寿辉才惊惶失措跑到黄梅县暂避风头,“太师”邹普胜基本不管事,而“军师”彭莹玉见势不妙,趁乱携带大批珠宝不知所踪,从此再也没有露过面。

所幸外派驻防的“丞相”倪文俊还算能干,率军回援,打退元军夺回城池,迁都汉阳,皇帝徐寿辉才惊魂未定地回宫理政。但此时倪文俊已经变成了“曹操”,徐寿辉沦为“汉献帝”,军国大权尽在倪文俊一人手里。

1357年9月,倪文俊谋杀徐寿辉未遂,逃至爱将陈友谅处避难,陈友谅毫不留情杀死老上司倪文俊,向徐寿辉邀功。徐寿辉喜出望外,对陈友谅加官进爵,后者遂取代了倪文俊成为了天完政权的实际领导人。此后两年里,陈友谅独揽朝政,统领大军东征西讨,先后攻取安庆、池州、龙兴、瑞州、邵武、吉安、抚州、建昌、赣州、汀州、信州、衢州等州郡,声威大震,天完政权也从最初的偏安湖北一隅,发展到地控两湖、襟连皖赣、染指浙闽,成为当时最大的一股反元势力。

陈友谅的强势崛起,引起了淮西濠州反元义军领袖朱元璋的不安,朱元璋势力范围夹在张士诚和陈友谅中间,地理位置极差,张士诚安心守成当一方草头王也就罢了,陈友谅却是胸怀天下要逐鹿中原的人,陈朱二人之间必有一战。

从1359年起,天完红巾军和濠州红巾军就开始了内斗,局部摩擦不断(即小说中的明教东西两路义军自相残杀)。战斗从朱元璋主动进攻陈友谅的池州城开始,双方在安庆、太平、龙兴等地展开激烈的争夺战,互有胜负,不分上下。1360年,陈友谅夺取朱元璋的采石矶,随即杀死了徐寿辉自立为帝,国号为“汉”,改元“大义”(颇具讽刺意义)。这,也是陈友谅人生最辉煌的日子,实现了他毕生的抱负。

陈友谅称帝后,随即本着“远交近攻”的原则,致书张士诚,约定两国结盟,然后同时出兵夹击中间的朱元璋。消息传到应天府,濠州红巾军三军震动、人心惶惶,但刘基却给朱元璋吃了两颗定心丸:他说张士诚鼠目寸光不会结盟,同时我军以逸待劳胜算极大。

事实也正如刘伯温所预料,张士诚乐见陈朱火并,坐享渔人之利,因此拒绝出兵。而面对陈友谅的艨艟巨舰庞大水师,朱元璋连施反间计、诈降计、伏兵计,在应天城外重创汉军,打了一个漂亮的反击战。

随后,朱元璋趁热打铁,夺回了太平、安庆、南昌、江州等城,陈友谅败退武昌。这一战是陈朱首战,朱元璋大获全胜,陈友谅先折一阵。

面对朱元璋反客为主咄咄逼人的态势,陈友谅咽不下这口气,回国以后大兴水军,制造出更为先进的楼船巨舰:船高数丈,上下三层,上驰奔马,下纳水手,船体边角包以铁皮,能冲能撞,极其坚实,简直就是古代的大型驱逐舰。

陈友谅造了上千艘这样的楼船,兴举国兵力65万倾巢出动,要和朱元璋决一胜负。朱元璋面对陈友谅的终极一战来临了!

决战鄱阳

陈友谅没有选择直接攻打应天府,而是选择了洪都(南昌)作为突破口。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和猛将邓愈把守洪都,面对数十倍于己兵力的敌人,毫无畏惧,艰苦守城85天,在南昌城下耗死陈友谅的水陆大军,直到朱元璋、徐达、常遇春等人率军来援。

双方的全部主力都到齐了,陈友谅立即解除围城,率军入鄱阳湖,展开了对朱元璋的大决战。

1363年,14世纪世界最大规模的一场水战,在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流域,开始了!

战役开始之初,朱元璋清醒地看到己方的不足:总兵力只有20万,不足对方的三分之一;水师多为小船,且船只总数远逊于对方。

兵力和船只都不如对方,朱元璋唯有利用自己的王牌:地利。

鄱阳湖形似葫芦,南北长110公里,东西宽50~70公里,北部最狭窄处仅5~15公里。7月16日,朱元璋军由北向南入湖后,分别派兵驻守泾江口、南湖嘴、武阳渡三处北湖要隘,切断了陈友谅军未来的逃遁之路,随后,主力水军一路浩浩荡荡南下,去寻找陈友谅的主力船队。

陈友谅大军从南向北入湖,20日,两军在鄱阳湖最开阔的水面----康郎山水域相遇,不需要更多的语言,直接展开全线攻击。

汉军的楼船“旌旗楼橹,望之如山”,是不折不扣的水上移动长城,明军的小舰船抬头仰攻十分吃力。朱元璋命令船队充分发挥本方灵活机动的特点,在大船的身侧“游而击之”,明军的火器准备得十分充分:火炮、火铳、火箭、火蒺藜、火枪,加上神机箭和弓弩,明军在军备上,总算占据了一次上风。

明军大将徐达身先士卒,率舰队勇猛冲击,击溃汉军前锋,毙敌1500余人,并缴获楼船巨舰一艘。受此鼓舞,大将俞通海趁机发炮,击沉、焚毁汉军20余艘楼船,汉军被杀和淹死者甚众。但明军伤亡也不少,尤其是朱元璋座舰搁浅被围,险遭不测、侥幸逃脱。这一日交战,双方互有伤亡,不分胜负。

首战并未吃下朱元璋,陈友谅有些着急,竟然沿用《三国演义》里赤壁大战曹操水军的计策,用铁链将己方舰船连成一片,避免船只落单被俘。朱元璋大喜过望,依书施计、采用火攻,一时“烈焰飞腾,湖水尽赤”,转瞬之间烧毁汉军数百艘巨舰,汉军死伤过半,陈友谅的两个弟弟陈友仁、陈友贵也在此役阵亡。

次战过后,明军扭转颓势,而汉军遭受重创,双方重新回到同一起跑线。

不甘失败的陈友谅想到了“斩首行动”,集中优势兵船,攻击朱元璋王船座舰,决不让朱元璋的“死里逃生计划”重演。朱元璋的座舰全身髹以白漆,十分好认,但通过密探得知“斩首行动”后,朱元璋连夜将所有大船漆上白漆,陈友谅的“斩首行动”无疾而终。

形势对陈友谅愈加不利,麾下左右金吾将军也率众投降敌人,气急败坏的陈友谅杀掉明军战俘泄愤,更是大丧人心。

元气大伤的陈友谅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依然不能组织起有效的进攻,相持近月后,决定率先退出战场。在撤退途中,因为打开舷窗观察敌情,陈友谅被明军流矢射中,贯脑而亡,一代枭雄就此糊里糊涂地完成了人生的谢幕演出。

复盘鄱阳湖大战,战役之初,汉军兵力是明军的三倍,水师庞大更是远超对手,看起来双方实力相差悬殊,胜负一目了然。然而,朱元璋却爆冷战胜了强敌,有四大因素,值得一表:

第一,明军船只灵活、火器犀利、作战勇猛、士气高昂。

第二,朱元璋指挥得当,成功运用多种火攻战术,大破敌人主力。

第三,明军抓住地利,扼守要冲,切断了汉军突围、败逃路线。

第四,非常偶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运气不在陈友谅这边。如果朱元璋王船搁浅时,汉军能趁机歼灭敌酋;如果汉军的“斩首行动”能顺利展开;如果陈友谅不被流矢射死。那么,历史将重新书写!然而,历史终究不容假设。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里说过一句话,很朴实,“陈友谅的运气太坏”!很有道理。

善待政敌

陈友谅死后,其子陈理在武昌继位为帝,1364年,被围城多日的孤城武昌终于不支而降,年幼的陈理肉袒出降,被朱元璋特赦免死,并加封归德侯。

终陈理一生,朱元璋都没有对其挥起屠刀,只是将他远远流放到高丽以免陈汉王朝死灰复燃。不仅如此,朱元璋对陈友谅及其家人也网开一面:陈友谅死后归葬武昌蛇山,朱元璋围困武昌时,不仅亲临致祭,并且手书“人修天定”四字于墓前。灭亡陈汉后,加封陈普才为承恩侯,陈友富为归仁伯,陈友直为怀恩伯,追赠战死的陈友仁为康山伯,立庙祭祀,陈友贵配飨从祀。

朱元璋厚待陈家的做法,和他得国后遍杀功臣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可否认,朱元璋厚待陈家有市恩卖好、收买人心的动机,题写的悼词、加封的爵名,都有嘲讽的因素。但,朱元璋毕竟保全了陈友谅的父兄子女性命,没有斩草除根,从这点来说,或许只能用“英雄惺惺相惜”来解释吧!

明末民间野史相传,朱元璋第八子潭王朱梓其实是陈友谅的遗腹子,在封地长沙招兵买马准备为父复仇,朱元璋令徐达之子徐辉祖引兵平叛,朱梓不敌,举家自焚。这件事情说的有鼻子有眼,以至于金庸先叔祖査继佐在《罪惟录》里也收录在案。

其实这件事情根本经不起推敲,破绽极多,最大的破绽是陈友谅死于1363年,而朱梓生于1369年,谣言不攻自破,这条古代的“钓鱼帖”也蒙骗了不少读者上当。

今天,陈友谅的墓依然静静安坐在武汉长江大桥之侧,为湖北省的重点文保单位,他的故居也在家乡人民的热情捐赠下宣告成立。历史充分说明,这个毕生以推翻暴元为己任、从未屈膝投降过的荆襄渔家子弟,在18年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涯中,凭借着他的睿智与胆略,奋斗成一个威震三楚、统兵百万的农民起义领袖!其人纵横天下,罕有匹敌!他的失败,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运气不好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点,令人扼腕叹息!

古往今来,从刘基、杨璟、高岱、谷应泰以降,直到谈迁、张廷玉、饶汉祥、吴晗、彭勇等人,都给予了陈友谅较高的历史评价,认为他是元末风云人物中,唯一能和朱元璋并列的义军领袖。今天的诸多历史文献“尊朱贬陈”,大多出于“成王败寇”的陈旧思想,导致了后人对陈友谅的评价有失偏颇。我们应该拨开历史的迷雾,还原这位叱咤风云的农民领袖一个公正的本来面目。

-----------------------节选自《金庸笔下的真实大历史(增订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