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教孩子识字这件事,我曾走过这些弯路

 有钱兔 2017-10-10
选自 有钱兔
在教孩子识字这件事,我曾走过这些弯路

这个十一,胖宝刚刚过完4岁生日,但距离我第一次教他识字,却已一年又3个月。


那时候的我,远不如现在这么淡定。当时,看到朋友圈里面同学的女儿比胖宝小2个月,却能每天已经认识好多字,难免焦虑,于是心急火燎地开始了我的识字教学。

事实上,这一年多来,识字的教材换了几套,终于在他4岁差2个月的时候,迎来了他的认字敏感期和爆发期。回顾这磕磕绊绊一年多的识字之旅,我确实走过一些弯路,究其原因,有些是自己太着急,有些是自己想当然。所以,趁着长假整理出来,希望能给看到本文的你,带来一些启发。


教材1:小象甲骨文字卡

使用时间:2岁10个月左右

在教孩子识字这件事,我曾走过这些弯路

说实话,当这套教材抵达我手中的适合,我眼前是一亮的。

小象甲骨文识字卡倡导的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思路,120个汉字,每个汉字都美得像一幅画,小清新的配色也很符合我的审美,一叠厚厚的卡片又特别有质感。

于是,识字卡还没有到家,我已经忍不住想象,在某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陪着儿子一起翻看着这套识字卡,文字的演进从我们的指缝间匆匆流走。

然而事实很快打击了我。没错,当我拿回家这套卡片的时候,我的儿子也是眼前一亮的。不过,他觉得,他又有了一幅超大超厚的扑克牌。很快,我还没有来得及施展教学,家里已经卡片漫天飞舞,沙发上,地上,东一张,西一张。

好不容易把满屋子的卡片收拾在一起,开始教孩子识字,又发现了新的问题,甲骨文形象化识字,这个教学思路看起来很美好,实践起来好难(或许也是我功力不到家,没有教好)。

为什么很难?至少有两点。

第一,它是甲骨文,是一副图,但却是相对抽象的图(至少在3岁不到的孩子眼中),对于当时从小看着具象的绘本故事长大的胖宝来说,这些图,不理解,也不好看,因此,他不喜欢(大人千万不要把自己认为好看的东西,理所应当地认为孩子也会很喜欢)。

第二,我忽略了孩子对于字体差异的感知。印刷体的汉字,和识字卡上略带一点卡通和艺术风的汉字,在大人眼中自然是一个字,但是在孩子眼中(至少在胖宝眼中)是两个字,所以,就算我教会了他识字卡上的这个字,但是其他地方这个字重新出现时,他又不认识了,这种经历,大大打击了我和他两个人的识字热情。

于是,只用了一个周末,这套识字卡就被我扔在一边了。(快4岁时又拿出来用,这个在后面会说到)。


教材2:悟空识字APP

使用时间:3岁左右,持续了两个月

在教孩子识字这件事,我曾走过这些弯路

经过校友推荐,我下载了悟空识字APP,开启了另一种风格的识字教学。

这款APP结合西游记中孙悟空守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设置一个个障碍,以类似游戏通关的形式,引导孩子掌握汉字的音和形。

说实话,胖宝对于悟空识字的热情,要远远高于小象识字卡,这也让我在免费试用结束之后,毫不犹豫地掏了198元。而作为一款识字启蒙APP,悟空识字通过动画加代入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确实在一段时间中,孩子很愿意玩。

不过,我们在持续了一个月之后,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第一,悟空识字APP,真的就是识字,字是被一个个拉出来被认识的,而不是在一个语境中因相互关联而被认识(是以割裂字与字之间联系的方式被认识的),所以,小朋友是认识了那个字,但也仅限于认识那个字而已。此外,这种割裂的认字方式,很容易认识没多久,又遗忘了(当然,这里也有我自己的问题,我想当然地以为,一套APP就能完成识字的任务,并没有辅之以指读等方式)。

第二,玩了一个月后,我们开始觉得这个APP的游戏环节实在太长了,而且必须完成他们设定的游戏、看完那些动画,才能继续到下一个环节,因此,打开APP学习的过程中,一半以上时间是为了走过那个游戏的进度条。再加上,西游记的故事要完全贯彻其中是很难的,到后面就会发现,故事被简单化为几个游戏套路,来来回回反复都那样,小朋友也没有一开始那么有兴趣了。

最终,这个APP我们大概用了四分之一的进度,也没有再坚持下去,现在偶尔还用,但频率并不高。

教材3:指读+中华字课之汉字魔卡

使用时间:3岁10个月-至今

悟空识字之后,胖宝比较长一段时间都对认字没什么兴趣,我也就没有勉强,直接选择性忽略了认字这件事。

不过,从上上个月起,我陪胖宝读书的时候,发现他已经非常频繁地问我,这个字怎么读,这是什么字,好吧,我意识到,他的语言敏感期终于来了。

这一次,我选择了指读+教具这种双管齐下的方式。

所谓的指读,就是在亲子阅读时,我一边声情并茂地给孩子读书,一边用一个手指随着读音的速度在文字间移动,这样利用手指的移动,将孩子的注意力分配到文字察觉上,让他完成音和形的一一对应。同时,由于指读不单纯为了认字本身,孩子是在大量的阅读中穿插着识字,相对有趣一些;加之阅读本身让这些汉字高频出现在孩子眼前,所以认字的效率就比较高。

我知道,对于指读认字法,很多人一直颇有微词,比如,认为它破坏孩子的想象力(因为指读的时候,孩子的注意力被集中在妈妈的手指和书本上的字上,这样一来,就破坏了孩子在阅读时对故事画面的想象)。又比如,认为它影响语速和阅读效率,因为要让孩子把书上的字和读音一一对应起来,家长必须放慢语速。

不过,我选择的指读教材是胖宝以前已经读过很多遍、且比较喜欢的书,我觉得该想象的早就已经想过了吧,且并不是所有阅读过程中都是指读,而是间歇指读一阵子,并不会对语速产生太大的影响。

除了指读,我还用了一套新的教具——汉字魔卡。这是我一位创业的学姐给我寄来的,之所以愿意尝试,是因为我看到是由北师大、中国人大五位汉语言博士、教育专家联合研发,以及顾问是王宁教授和汉字叔叔。教材里面是128张识字卡,配以128部字原和字根动画,还有一支大楷笔。

在教孩子识字这件事,我曾走过这些弯路


这套魔卡和小象识字卡有一点点像,也是通过象形思维的方式,去演绎汉字,不过,相比小象识字卡简介的图示,这套的色彩更活泼一些。同时,配套的线上课程里面有字形流变、识记口诀、字族扩展,比单纯的识字本身更强调知识的外延。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套魔卡有3个地方深得我心:

1. 这套魔卡有笔顺路径,我可以非常生动且规范地告诉我儿子,每个字一笔一划应该怎么写。在距离我自己的小学生生涯20多年之后,我自己对于书写的笔画先后和规范意识已经不太强了,这套汉字魔卡的反面,是标有笔顺路径的水写字帖(小时候练过毛笔字的同学对于水写字帖应该不陌生,就是拿一支毛笔可以用清水反复写的那种贴),可以帮助我用准确的笔画顺序来展示这个字该怎么写,小朋友也可以拿着毛笔反复涂鸦。


2. 它选择的字都是字根。字根是汉字最基础的构成模块,通过排列组合,慢慢演变出了许多具有共性的汉字体系。从字根学起,我觉得是更适合学龄前儿童的识字方式。(悟空识字就不是从字根开始学起的)

3. 这套教材的每一张识字卡上,有甲骨文体,同时更有正楷印刷体。我个人的经验是,正楷印刷体绝对是小朋友认字的最好字体。


写在最后

一年多的识字启蒙,我最终总结了三点:

1. 识字不用太早。

抢跑很吃力,家长累,孩子也没多大成就感。我明显觉得,4周岁左右的胖宝,比一年前的他,对于文字的敏感度、理解力、观察力,都有明显的提高。想来很多人推崇的四五快读这套书也是建议四岁开始教识字,应该也是这个道理。而一旦到了水到渠成的时间,自然就有了识字的欲望,那些游戏什么都不用看,学习的劲头就很足。

2. 文艺男女青年家长千万不要以自High方式去选择教材。

可参看我之前买小象识字卡的那段经历。虽然到了一年之后再次启用小象识字这套识字卡,它终于不再是胖宝眼中的扑克牌了,孩子也愿意对着它认认字,但它在孩子眼中,从来没有我预想的那般富有诗意。更确切的说,它也许是一套不错的识字卡,但诗意,大概率是家长的自High。

3. 没有一劳永逸的教具,高频指读搭配教具效果更佳。

如我上述所言,我用过不同类型的教具,但是,单单指望教具去完成识字这件事情,我觉得不太可能,高频接触汉字本身,通过不同的词汇排列组合,才是效率更高的识字方法。另外,不同的教具有不同的亮点,比如悟空识字主打游戏,汉字魔卡的笔画顺序则更深得我心。每个教具有自己的特色,主要看家长的需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