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业界震动 部属三甲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为何跳槽到民营医院当院长

 茂林之家 2017-10-10

武晚传媒·武汉晚报10月10日讯(记者唐智峰 通讯员王志祥)前不久,一个重磅消息在江城医疗界不胫而走:一家著名的在汉部属三甲医院耳鼻喉科常务主任郭长凯跳槽到了武汉一家民营耳鼻喉医院!

业界许多人感到震惊:年仅35岁就跻身副教授,并作为这家部属三甲医院科室领头人,年轻有为,前途不可限量,怎么会勇敢迈出这一步呢?

业界震动 部属三甲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为何跳槽到民营医院当院长

科研奇才硕果累累

郭长凯是以善于做科研出名的。读研时,他师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名医孔维佳教授硕博连读。当时,孔教授拿到一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为期4年的课题,郭长凯之前的两位师姐用了两年时间没有做出结果。才读研二的郭长凯寒假前被导师“临危授命”,次年8月就要参加杭州生命科学大会汇报演讲,留给他的时间只有6个月。因借用与同济医学院李之望教授的神经生物学实验室,李教授的研究生白天做实验,郭长凯就每天下午5点进入实验室,到第二天早上8点才出实验室,每周做6个通宵实验。李教授深知这个课题的难度,对半年做出结果非常不看好。但郭长凯一个月的预实验就有了初步结论,导师也高兴得不得了。后来在杭州的大会上也顺利通过了验收。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三四年。硕博连读期间,郭长凯共发表6篇英文论文,都被SCI收录。这一成绩在武汉地区研究生中也不多见。也因为这,2003年博士毕业时,郭长凯得以在一家在汉部属三甲医院工作。

独辟蹊径成就手术大咖

读研时培养出的超强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让郭长凯在实际工作中很快脱颖而出。仅仅5年后,他就被这家部属三甲医院内聘为副高职称,并独立带组,科室给了年轻的他8张病床。而同期入职的博士,有的直到现在还没有晋升副高。

读研期间,郭长凯一直在做实验,而其他同窗都在跟着导师做手术,他是何以补齐手术经验不足这一短板的呢?

据郭长凯8月1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他的秘诀就是下班后在医院看手术录像和书籍。他看老师的手术录像,看国内手术的录像,看国外同行的手术录像,并反复研读国外大咖的专业书籍和文献,每天晚上看到11点才回家,整整看了半年,参悟名家的手术精髓,周末自费到医学院解剖教研室练习解剖,并在实践中体会运用。

聪明人的成才之路总是这么与众不同。

2010年、2011年,郭长凯的耳科手术就已经在全省小有名气了。

2013年,医院派郭长凯到美国进修耳科手术。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和实践,郭长凯得以掌握国际前沿的耳科手术理念和最先进的方法与技巧。

2014年初回到这家医院,他所带医疗小组10个月的三、四级手术量,超过另两个小组的全年三、四级手术量总和。

当科室主任勇于创新

2015年,这家部属三甲医院从每个科室选派一名技术骨干到分院做科室常务主任,郭长凯再次脱颖而出,被委以重任。

初来乍到,5个科室共用一个仅20张床的老旧病区。别的主任还在接受岗前培训时,郭长凯带领的团队已经提前一个月开始了手术,整个病区20张床都住的是他的病人。至今他仍清楚地记得,当年3月28日搬新病区时,耳鼻喉科已有28个住院病人。年轻的郭长凯积极开拓,大胆创新,开展了很多新技术新业务。

2015年、2016年,郭长凯带领的科室连续两年在28个新兴科室里绩效排名第一,手术量从原来的171台/年,增长到1000多台/年。这家部属医院分院将建设过敏反应科的重任也交给了他。截止到2016年底,跟随他在门诊做脱敏治疗的儿童(绝大多数是他手术后的小病人)有100多人,据统计有效率高达80%左右。

定期归零开创新的事业

不可否认,一直顺风顺水的郭长凯也遇到了事业发展的瓶颈。为了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他想改变现状。

2016年10月,当郭长凯看到国家颁布支持发展民营医院的政策报道后,他动了跳槽的念头。

在他看来,国外最好的耳鼻喉医院都是私人的。中国的民营医院,只要严把质量关,打造与公立医院不同的服务体系,让老百姓不再“看病难,看病贵”,也是为政府和百姓做了件大实事。

今年6月,郭长凯顶着各方压力,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应邀来到武汉首佳耳鼻喉医院当业务院长。

年轻的郭长凯雄心勃勃,要把首佳耳鼻喉医院打造成武汉最专业最亲民的专科医院。

以他的技术、能力和过往的业绩,这个目标值得期待。

【编辑 叶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