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不容易有个长假,为什么你刚一到家就想逃?

 不知足亦常乐 2017-10-10

文:B612

来源:关系实验室 

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

- 王朔《致女儿书》

国庆中秋双节,孩子们都大包小包,风雨兼程回到了家。

双节齐至,本应该是和家人团聚,一起追忆往事,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但大多数孩子在家里呆上两天,面对父母一个个直击人心的问题,内心是奔溃的,父母辈的“经验之谈”也让自己陷入深深的自我否定与怀疑中。

家,一直以来被我们描述成心灵的“避风港”;可是,从何时起,家却也成了我们生活里“惊涛骇浪”?

01 

父母一辈将缺乏的安全感

过渡给了我们

我们的父母一辈,大多出生于50、60、70年代,他们都经历过时代的动荡,甚至遭遇过饿死人的大饥荒。

饥饿的回忆,挥之不去,内化成了他们的性格的一部分,让他们一辈子也难于摆脱。

他们勤勤恳恳,但自我获得感低,努力了一辈子却舍不得吃好的、用好的,总是把最好的留给身边的人。

父母这一代人,普遍缺乏安全感,他们害怕变动,害怕未知,追逐“确定”与“稳定”。

大多数的父母不约而同地找到了一个“美好生活模式”:从小听大人话,长大了勤奋读书,考上大学,找个离家近、稳定的工作,结婚生子……

这是一条安全的生活流水线,安全感的不足,让他们一辈子踏踏实实地做事情,同时,也让他们生活丧失了更多可能,而且,但凡有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让他们陷入焦虑。

李安电影《喜宴》,刻画的是一位权威、因循守旧的父亲

父母自身发展的焦虑对孩子而言,算不上惊涛骇浪;真正的灾难是,当他们有了孩子,要求孩子也必须按照70年代出产的 “美好生活模式”去生活。

80、90后是个性觉醒的一代,他们身上或许还有“时代不安全感”的残留,但他们对自己的天性有了更多的认识,想追求和别人不一样的人生。

父母是如此地爱孩子,并把他们认为最好的东西给了下一代。在他们眼里,只有他们确定的“美好生活模式”,没有孩子千差万别的天性。

“我都是为你好”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惯性,让父母不假思索地做出同样的选择。但是,这个选择背后,同样是缺席了几千年的对孩子的尊重。

北大才女赵婕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钦佩一种父母,她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

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

父母的爱总是绰绰有余,尊重却远远不足。

每个生命都是独立的个体,真正的父爱母爱,不应该只是要求孩子乖和听话,不是要求他们必须为门楣增光,也不是帮父母养老,而是懂得何时退出。

父母要培养、并且相信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并把他们的人生,以及自己的祝福交给孩子,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尊重。

02 

孩子对父母最大的爱

应当是“孝而不顺”

这几年原生家庭的概念越来越普及,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每个家庭有自己的问题,也有自己的脉络。要去解决家庭冲突,是整个家庭的责任,并不只是孩子的责任。

大多数父母没有像现在的孩子一样,接受过大学及以上的教育,随着孩子长大成人,他们的知识、经验基本固定下来,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价值体系,稳定、封闭,失去了成长性。

当冲突产生时候,他们会认为这是孩子的责任,因为孩子不孝顺、不听话造成的。而没有看到,冲突产生的时候,冲突的双方都要自我觉察和成长,并且相互靠近对方。

李安拍完父亲三部曲的《喜宴》之后,曾接受采访时候说到:“与父母的关系,能够彼此相爱就够了,不必制造一个阶级的观念”。

中国自古以来的所谓“孝顺”,其实是有一个不平等的阶级观念在里面,认定小孩一定要服从家长,要“顺”,它跟现在的普世价值中的“平等”冲突,是一种过时的观念。

当父母越过界限,入侵孩子的生活,向孩子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孩子们大多数时候是非常痛苦的。

因为他们深知,接受父母的要求可能会把自己的生活搞砸,拒绝父母的要求,又会产生罪恶感和内心的不安。

我很清晰的记得赖佩霞在TED的一段演讲:

如果你妈妈是一个哀伤的人,作为她的小孩,你能快乐吗?你允许自己快乐吗??

父母对孩子越过界限去操控孩子的生活,即使孩子有足够的勇气拒绝,但是面对老人的失落,孩子们心能安吗?

也许我们一辈子就活在了这个情感的枷锁里面,而打开枷锁的钥匙被死死地握在了父母的手里。

不听父母话不是不孝顺,不是忤逆,只是个人的自由选择而已。“孝而不顺”,才是与父母相处最好的模式。

03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

意味着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龙应台和儿子安德鲁

龙应台在《目送》书中写到,当儿子安德鲁21岁的时候,上的正好是龙应台教学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龙应台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

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车,龙应台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儿子的内在世界和自己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龙应台进不去。 

龙应台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有他们自己的天命,父母如果把“我这辈子都是为了你”之类的话挂在嘴边,未免过于沉重,几乎是要把自己一生的重量都压在孩子身上啊。

王朔谈到孩子教育曾这么说:“我什么都不希望她。我希望她快快乐乐过完一生,我不要她成功。我最恨这词儿了。什么成功,不就挣点钱,被SB们知道吗?!”

是的。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但是对不起,我要去诗与远方!你们不必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