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伙做酒壶1个赚1元 出口欧美年卖300万个

 草原千里马dnq 2017-10-10

 浙江永康市,有位名叫胡屹的85后小伙子。大学时在名牌大学高大上的微电子专业,毕业后继承了家里濒临倒闭的酒壶厂。回家第一年,阴差阳错从俄罗斯拉回了50万美元订单,从此专攻国际市场。创业10年后,把家族小厂做到了世界前三强。做制造业不赚钱,胡屹每生产一只酒瓶只赚一元,但却年产钢酒瓶三百万只,占据全世界产量十分之一强。胡屹说,他有个小梦想:有一天,他“中国智造”的酒壶成为世界第一后,能出口转内销。

  永康是全国有名的五金之都。自古以来,浙江就有“永康工匠走四方,无康不成乡”之说。无数永康工匠隐藏在这些不起眼的厂房中,生产各种五金制品。这些小企业,可能籍籍无名,但每个小厂房内生产的小玩意,都会供给全世界。但绝大部分企业都处在产业链最低端,胡屹家的酒壶厂以前也是这样。

  以前,生产不锈钢酒壶,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原材料和人工,占据了大部分成本。胡屹在大学学的是高精尖的微电子技术,回到家做酒瓶,所有人都不看好。但胡屹却想用自己所学,给整个不锈钢酒瓶行业带来小小的改变。父亲是个永康工匠,心愿是做一辈子手艺人。胡屹有实业情结,希望能用中国制造影响世界。

  虽然其它人不看好胡屹,但父亲却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这位高材生能把家族的小作坊,迅速变成现代化企业。但胡屹却明白,酒壶虽小,背后却有个庞大的产业链。想要变革整个产业,得先对整个产业有全方位了解。毕业后,他在生产一线呆了整整一年。

  工作第一年,泡得最多的就是冲模车间。不锈钢酒壶都是用不锈钢在机床上压出模型,然后焊接而成。车间几十台压模机同时开工,噪音高达上百分贝。工人师傅虽然每个人工作时都戴耳塞护耳。但每个人都有耳背这职业病。胡屹年纪轻轻,也不能幸免。

  刚下车间时,很多工人都在背地里说胡屹是“太子”,呆不了三天就会闪人。但没想到胡屹一呆就是十年,如今已经成为工厂最老、技术最好的员工。

  以前,家里的酒壶厂是个普通的小作坊,很多工艺都要靠纯手工,胡屹回家后努力尝试让工厂变得自动化。

  父子齐上阵奋斗十年,慢慢让家里酒壶厂年产值过千万,父亲已经很满足。但胡屹的野心却很大,他想做全球最大的酒壶生产商。但家族企业从硬件到软件都是个小作坊。胡屹接过父亲的班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拿出几乎全部的家当,引入进口全套激光焊接仪。虽然投入巨大,但却让生产工艺有了质的飞跃。

  家里生产的酒壶,绝大部分都是给欧美厂家贴牌。因而酒壶,只赚取微薄的利润。一个酒壶,在欧洲市场上能卖到几十欧元,但自己只能赚一元人民币。

  在补齐酒瓶的生产工艺短板后,胡屹投入大量精力到酒瓶的造型设计上来。努力提高酒瓶的附加价值,他不想一直给人做嫁衣,想设计属于自己的款式,把自己的家族作坊打造成现代化的百年企业。譬如这一套足球酒品,便是行销全球的爆款。每逢重大球赛,都会全球畅销。很多欧美球友聚在一起看球时,会端出一套足球酒壶开怀畅饮。有的球迷甚至不喝酒,也会购买来摆放在家中做装饰。

  虽然酒壶出口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胡屹一直对国内抱有极大的热情。不断地尝试着各种造型来挑逗国内酒友们的兴致。军号、保时捷车、相机、京剧脸谱、微信表情……所有能想得到的设计,都进行过尝试。但国内不锈钢酒品文化,始终没能开启。

  想要酒壶这个很细分而传统的市场,玩出新花样,把酒壶做得很酷很时尚,是件很因难的事情。因为工厂在永康这个5线城市。很难招到年轻人,再加上胡屹对新进员工有硬性要求:无论学历多高,都必须下车间呆满半年。酒壶生产车间恶劣的环境,让很多“怀才”的年轻人望而却步。

  胡屹一直希望自己的酒壶厂能变得更加时尚、现代而有格调。这样才能更懂消费者,做出更好的酒壶。但工厂员工绝大多数是中年妇女,企业文化与他预想的相去甚远。自己做酒壶10年,对整个行业有小小的改变,但自己却被行业改变得更多。“你看我,才刚刚30岁,却看起来却像中年大叔。”

  每年生产各种型号的不锈钢酒壶,产量多达二、三百万只。这些酒壶全部出口到欧美。胡屹有个小小的心愿。几年以后,自己的作品,有十分之一能卖给国内的“酒友”。

  胡屹说,刚毕业时,以为生产不锈钢酒壶是小儿科,当自己沉下来做了10年后。才发现小小的酒壶,也是一方大世界。要做好得有放眼全球的目光,更要有沉下心来做工匠的心性。(想了解酒瓶工匠胡屹更多,请关注公众号:侣行记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