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经营四圣”之一:在我“变态”努力的过程中,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自由自在雒惠军 2017-10-10



有所成就的人,毫无例外地都是不懈努力、历尽艰辛,埋头于自己的事业,才取得了巨大成功。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在成就伟大功绩的同时,他们也造就了自己完美的人格。


努力工作,拼命生活,这一点很重要。工作就是提升心志、磨炼人格的“修行”。这样说并不过分。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业绩,更在于完善人的内心。


全身心投入当前自己该做的事情中去,聚精会神,精益求精。这样做就是在耕耘自己的心田,可以造就自己深沉厚重的人格。以下,Enjoy:


文摘自稻盛和夫《干法》,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

我们为什么而工作




为什么而工作?


工作是为了获得生活的食粮,很多人是这么想的。他们认为,为了吃饭获取报酬,就是劳动的价值,就是工作首要的意义。


诚然,为了获得生活的食粮,是工作的重要理由之一,这没有错。然而,我们拼命工作,难道仅仅为了吃饭这一个目的吗?


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这是我的观点。


提升心志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有的僧人经历长期严格的修行,也未必能够做到。但是,在工作中却隐藏着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巨大力量。


工作的意义正在于此。


日复一日勤奋地工作,可以起到锻炼我们的心志、提升人性的了不起的作用。

我曾在一个电视访谈节目中听过一位修建神社的木匠师傅的话,很受感动。他说:树木里宿着生命。工作时必须倾听这生命发出的呼声——在使用千年树龄的木料时,我们工作的精湛必须经得起千年日月的考验。


这种动人心魄的语言,只有终身努力、埋头工作的人才说得出来。


木匠工作的意义在哪里?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使用工具修筑漂亮的房屋,不仅在于提高木工技能,更在于磨炼人的心志,塑造人的灵魂。我在这位师傅的肺腑之言中听出了这样的意蕴。


他已70多岁,只有小学毕业,职业生涯一直就是修建神社。几十年间只从事这一项工作,又苦又累,不胜厌烦,有时也想辞职不干,但他还是承受和克服了这种种劳苦,勤奋工作,潜心钻研。在这样的过程中孕育了他厚重的人格,所以才能说出如此语重心长的人生体验。


像这位木工师傅一样,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一门职业,埋头苦干,孜孜不倦,这样的人最有魅力,也最能打动我的心弦。


只有通过长时间不懈的工作,磨砺了心志,才会具备厚重的人格,在生活中沉稳而不摇摆。每次与这样的人接触,就能引起我的重新思索,思索工作这一行为的神圣性。


同时我衷心希望,生活在现代的年轻人,你们承担着对未来的责任,在工作中不可好逸恶劳,不要逃避困难。希望你们秉持一颗纯朴的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有时你们或许会感到疑惑:“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每当此时,希望你们记住下面这句话:


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


2

工作造就人格




想好好活,就得好好干,这一点很重要。


工作就是提升心志、磨炼人格的“修行”。这样说并不过分。


大约在十年前,我和一位德国领事对谈时,听到这样的话:


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业绩,更在于完善人的内心。


工作最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工作来磨炼自己的心志、提升自己的人格。就是说,全身心投入当前自己该做的事情中去,聚精会神,精益求精。这样做就是在耕耘自己的心田,可以造就自己深沉厚重的人格。


“工作造就人格”,就是要通过每一天认真踏实的工作,逐步铸成自己独立的、优秀的人格。这样的事例,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不胜枚举。只要翻开伟人们的传记,随处可见。


凡是功成名遂的人毫无例外地,都是不懈努力,历尽艰辛,埋头于自己的事业,才取得了巨大成功。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在成就伟大功绩的同时,他们也造就了自己完美的人格。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值得玩味:


在南太平洋新不列颠岛上,有一个未开化部落的村庄,那里的人们都认同“劳动是美德”这一观点。在他们的生活中渗透着一种纯朴的劳动观:“认真劳动能塑造美丽心灵”,“美好的工作产生于美好的心灵”。


在这个村落里,主要的劳动内容是烧荒式的农业,作物是甘薯。


在那里,根本不存在“工作是苦役”这样的观念。村民们通过工作追求的目标是:“工作得到的美的成果”和“人格的陶冶”,就是要把工作做得完美,并由此磨炼自己的人格。


村民们互相评论各自田地的整修情况、作物的长势以及泥土的气味,气味好闻的被夸为“丰登”,气味难闻的则被贬为“不毛”。


经过这样一番评价,田地耕作得精细的人就会被称为“人格高尚的人”,会受到全村人的尊敬。


也就是说,这个村子里的村民是通过劳动的成果——田地是否整齐,作物是否丰收,来判断一个人的人格的。田头工作出色、工作成果显著的人,就被认为是优秀的人。


对他们来说,劳动是获取生活食粮的手段,但同时又是磨炼心志、修炼人格的手段。“出色的工作唯有出色的人才能完成”,这种简朴却切中肯綮的劳动观在原始社会中普遍存在。


而在给人类带来近代文明的西方社会里,从基督教思想起源,“劳动乃是苦役”这个观点相当普及。这一点在《圣经》一开头的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中就表达得十分清楚。


他们是人类的祖先,因为偷吃了上帝禁食的果实,被赶出伊甸乐园。原来在乐园里他们不需要劳动,但遭放逐后,为了得到食物,他们不得不怀着痛苦的心情开始劳作。


在这个众所周知的故事里,人们是为了抵赎自己的“原罪”,才不得不接受“劳动”这种惩罚。于是劳动在人们的意识里成了一种负面的、否定的形象。


也就是说,对于欧美人而言,劳动本是一种充满痛苦、让人厌恶的行为,因而产生了近代的劳动观:工作时间应该尽量缩短,工作报酬应该尽量增加。


然而在日本原本不存在这样的劳动观。不仅如此,过去的日本人,不管从事何种职业,总是从早到晚辛勤地劳动。他们认为劳动虽然艰辛,但却能带来喜悦感、自豪感,并能让人明白生活的意义,劳动是高贵的行为。


有许多优秀的工匠,只要专心磨炼技能,制造出赏心悦目的产品,他们就会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和充实。因为他们认为劳动是既能磨炼技能,又能磨炼心志的修行,他们把劳动看作自我实现、完善人格的“精进”的道场。可以说,多数日本人都曾经抱有这种有深度的、正确的劳动观和人生观。


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逐步西方化,日本人的劳动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是本章开头所提到的,劳动是为了获得生活的食粮,劳动是“必要之恶”。因而许多日本人把劳动看作一项单纯的苦差事,甚至厌恶劳动,厌恶工作。


3

“极度”认真地工作能扭转人生




“极度”认真地工作能扭转人生。


话虽这么说,但我原本也不是一个热爱劳动的人,而且我曾经认为,在劳动中要遭受苦难的考验简直是不能接受的事。


孩童时代,父母常用鹿儿岛方言教导我:“年轻时的苦难,出钱也该买。”


我总是反驳说:“苦难?能卖了最好。”那时的我还是一个出言不逊的孩子。


通过艰苦的劳动可以磨炼自己的人格,可以修身养性,这样的道德说教,同现在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我也曾不屑一顾。


但是,大学毕业的我,在京都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松风工业就职以后,年轻人的这种浅薄的想法就被现实彻底地粉碎了。


松风工业是一家制造绝缘瓷瓶的企业,原是在日本行业内颇具代表性的优秀企业之一。但在我入社时早已面目全非,迟发工资是家常便饭,公司已经走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


业主家族内讧不断,劳资争议不绝。我去附近商店购物时,店主用同情的口吻对我说:“你怎么到这儿来了,待在那样的破企业,老婆也找不到啊!”


因此,我们同期入社的人,一进公司就觉得“这样的公司令人生厌,我们应该有更好的去处”。大家聚到一块儿时就牢骚不断。


当时正处于经济萧条时期,我也是靠恩师介绍才好不容易进了这家公司,本应心怀感激,情理上就更不该说公司的坏话了。然而,当时的我年少气盛,早把介绍人的恩义抛在一边,尽管自己对公司还没做出任何贡献,但牢骚怪话却比别人还多。


入公司还不到一年,同期加入公司的大学生就相继辞职了,最后留在这家破公司的除了我之外,只剩一位九州天草出身的京都大学毕业的高才生。我俩商量后,决定报考自卫队干部候补生学校。结果我俩都考上了。


但入学需要户口簿的复印件,我写信给在鹿儿岛老家的哥哥,请他寄来,等了好久毫无音讯。结果是那位同事一个人进了干部候补生学校。


后来我才知道,老家不肯寄户口簿复印件给我,是因为我哥哥当时很恼火:“家里节衣缩食把你送进大学,多亏老师介绍才进了京都的公司,结果你不到半年就忍不住要辞职。真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家伙。”他气愤之余拒不寄送复印件。


最后,只剩我一个人留在了这家破败的公司。


只剩我一个人了,我非常苦恼。


我那时候想,辞职转行到新的岗位也未必一定成功。有的人辞职后或许人生变得更顺畅了,但也有的人人生却变得更加悲惨了。有的人留在公司,努力奋斗,取得了成功,人生很美好;也有的人虽然留任了,而且也努力工作,但人生还是很不如意。所以情况因人而异吧。


究竟离开公司正确,还是留在公司正确呢?烦恼过后我下了一个决断。


正是这个决断迎来了我“人生的转机”。


只剩我一个人孤零零地留在这个衰败的企业了,被逼到这一步,我反而清醒了。“要辞职离开公司,总得有一个义正词严的理由吧,只是因为感觉不满就辞职,那么今后的人生也未必就会一帆风顺吧。”当时,我还找不到一个必须辞职的充分理由,所以我决定:先埋头工作。


不再发牢骚,不再说怪话,我把心思都集中到自己当前的本职工作中来,聚精会神,全力以赴。这时候我才开始发自内心并用格斗的气魄,以积极的态度认真面对自己的工作。


从此以后,我工作的认真程度,真的可以用“极度”二字来形容。


在这家公司里,我的任务是研究最尖端的新型陶瓷材料。我把锅碗瓢盆都搬进了实验室,睡在那里,昼夜不分,连一日三餐也顾不上吃,全身心地投入了研究工作。


这种“极度认真”的工作状态,从旁人看来,真有一种悲壮的色彩。


当然,因为是最尖端的研究,像拉马车的马匹一样,光用死劲是不够的。我订购了刊载有关新型陶瓷最新论文的美国专业杂志,一边翻辞典一边阅读,还到图书馆借阅专业书籍。我往往都是在下班后的夜间或休息日抓紧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钻研。


在这样拼命努力的过程中,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大学时我的专业是有机化学,我只在毕业前为了求职,突击学了一点无机化学。可是当时,在我还是一个不到25岁的毛头小伙子的时候,我居然一次又一次取得了出色的科研成果,成为无机化学领域崭露头角的新星。这全都得益于我专心投入工作这个重要的决定。


与此同时,进公司后要辞职的念头以及“自己的人生将会怎样”之类的迷惑和烦恼,都奇迹般地消失了。不仅如此,我甚至产生了“工作太有意思了,太有趣了,简直不知如何形容才好”这样的感觉。这时候,辛苦不再被当作辛苦,我更加努力地工作,周围人们对我的评价也越来越高。


在这之前,我的人生可以说是连续的苦难和挫折。而从此以后,不知不觉中,我的人生步入了良性循环。


不久,我人生的第一次“大成功”就降临了。


京瓷上市时,我所持有的原始股还一股未抛,而发行新股所获的利润全部归公司所有。当时我还不到40岁,但我思考的是趁上市的机会“从今以后得更加努力地工作”。


上市后,我不仅要继续为员工及其家属谋福利,还要为普通投资者的幸福做更多事。不仅不能休闲放松,我负的责任还将更大、更重。


我认为,上市并不是终点,只是新的起点,企业从此以后必须更好地发展。所以在上市时,“回归创业的初衷,哪怕汗流浃背,哪怕沾满尘土,让我们同心协力加油干!”我一边鼓励员工,一边也在自己心中重新下定了决心。当初的这些情景至今仍记忆犹新。


4

稻盛和夫:成功始于热情




对一个人作评价时,我会看这个人的能力。但是这个人的工作热情,也会纳入我的考虑范围,而且我认为能力和热情同等重要。


只要具备燃烧般炽烈的热情,几乎什么事情都可以做成。即使自己能力不够,但只要具备热情,就可以把有能力的人聚集到自己的周围.即使没有资金、没有设备,但只要你满腔热情诉说自己的梦想,就会有人出来响应。


热情是成功的源泉。无论如何非成功不可的热情和意志越是强烈,成功的概率就越高。所谓炽烈的热情,是指一种精神状态,就是睡也想、醒也想,就是24小时思考问题。


当然,连续24小时思考同一个问题是不可能的。但是专注、执着、毫不动摇的意志十分重要。这样的话,你的成功愿望就会渗透到潜意识。


就是说,不管睡着还是醒着,你都能够持续不断地把你的意识集中到你要解决的问题上去。只要充满成功的激情,你就能走向成功。从纯粹心灵中迸发的热情强烈的愿望和炽烈的热情能够带来成功。但是,如果这种愿望和热情出于私利私欲,成功就难于长期持续。


对于“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一判断基准反应迟钝,发生动摇,一味向着利己方向前行的话,开始时曾给我们带来成功的愿望和热情,很快就会成为失败的原因。作为理想来说,“完全放弃私利私欲,全心全意为世人为社会做贡献”,就是说,彻底利他,愿望极其纯粹,这当然最好。然而,人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自我保护,私利私欲不可缺少。要完全摒弃私利私欲首先是不可能的。


但在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做出努力,主动去抑制利己的欲望,不让它膨胀,不让它作祟。至少,工作的目的应该从“为了自己”转变为“为了团队”。目的从利己转向利他,就能够增加愿望纯粹的程度。抱着纯粹的愿望,摆脱了痛苦和烦恼,解决问题的良计妙策就会突然呈现。这样的经验我曾经有过多次。这是上天赐予的启示,我不能不这么想。


成功的关键在哪里呢?渗透到潜意识的愿望的纯粹程度,才是成功的关键。

一问一答:关于热情


问:“热情”为什么那么重要?


稻盛答:因为具备了热情,潜意识就会发挥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在通常的意识状态下(即显意识),普通人无法与天才竞争。然而,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都有一种共识:潜意识的能量要比显意识大上几十倍。像京瓷这种创业不久的小企业,事实上不可能招聘到有杰出才能的员工。但是,即使是很平凡的人,只要让自己具备的潜意识的力量调动出来,就能创造奇迹。我认为这一点已经被京瓷的经验所证明。


问:“热情”怎样才能发挥出来?


稻盛答:比如,你现在失业了,想方设法要养家糊口,于是你决定摆摊卖热狗。当然,做生意就要赚钱,要获取“利润(Profit)”。但是,这里有两种心态。一种是:因为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摆摊卖热狗,好像斗输了的狗,情绪颓丧。抱这种态度就不会成功。另一种态度正好相反,为了激励自己、激励家人,需要一个很大的梦想,就是具备“愿望(Ambition)”。怀抱强烈的愿望,立志成为一个独立的企业家,奋勇打拼。向家人和朋友诉说自己的理想:自己为什么会对摆摊卖热狗如此热衷,如此全力以赴。要向他们解释这项工作的价值。


不要害怕有梦想,这里需要的是大胆。沉醉于梦想决不是罪恶。重要的是:你的梦想要对与你共同奋斗的人有利,再进一步说,也要有益于社会。


最重要的是,你必须“诚实(Sincerity)”。不仅对别人诚实,对自己更需要诚实。为了做到用客观的眼光观察事物,不脱离现实,你就非诚实不可。


当你在头脑里描绘自己的梦想,开始在脑海中进行模拟演练的时候,“现实性”就非常重要。首先要设定具体的目的和目标,接着要在头脑里思考达到目标的过程、程序。比如,为了卖热狗,你会考虑买一辆车,动手把它改装成流动的卖热狗的专车。


为了烹制热狗,你要安装一个放罐装煤气的框架,还要放一个饮料机,供应清凉饮料。这个过程你都要事先想好。另外,热狗最可能畅销的场所,在你的头脑里先让你的热狗专车驶向那里。大学宿舍附近如何,有许多作业人员的建筑工地又怎样,是否专供来吃午饭的客人,等等。要做各种各样的假定。然后,你要亲自到各个现场,观察调查车流量、人流量。


同时,还要考虑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困难:雨天怎么办,车子发生故障怎么办,热狗的味道不合客人口味怎么办,货源突然中断又怎么办,周末或节日怎么办,出现了新的竞争对手又怎么办等。这些问题事先都要考虑到,并想出解决办法。这样,等到你干起来以后,碰到实际问题时,你就有正面面对的勇气,就会变得“真正的强大(Strength)”。


为了规避风险,拓展销售,要不断“钻研创新(Innovation)”,要朝思暮想。动脑筋想问题,不需要花成本。事前想好了,到时就不会烦恼。


这样日思夜想,可能的话,花上一两个月来仔细推敲你的计划。这么做的话,一天热狗能卖出多少个,销售额达到多少,费用要花多少,种种情况在你头脑里就会变得清晰起来。把下雨天、节假日销售的下降也估计进去,这样就能算出利润。


做到这一步,生意虽然还没做,却好像实际上已经做了一样。宛如看电影一般,生意展开的景况在你眼前一一显现。这个过程似乎具有生命,你能够“看见”,不但逼真,而且以彩色呈现。


这时候计划成功的信心会在你心中油然而生。就是说,你对这个计划进行了“积极思考(Optimism)”。这是一个标志,说明你已经做好了开业的准备。做到这个程度,可以说成功已经在握。


一旦生意开始,当然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这就是中途“决不放弃(Never Give Up)”,直至成功。话说起来简单。但把热狗变换成你们打算生产的产品的话,原理是一样的。


问:把您的话综合起来,就是用“PASSION(激情)”这个词汇的七个大写字母构成的经营七原则,您是怎么想到这七条的呢?


稻盛答:随着公司的成长发展,我需要提拔我的部下,他们是企业的骨干,他们分别要对几千名员工负责。必须让他们胜任新的重要的岗位,并获得成功。否则,员工们就会陷入不幸。为此,我把自己的经营思想总结归纳成为几项重要的原则。他们随时都可以依据这些原则采取行动。


我觉得重要的项目有七条,用打头的英文字母组合起来,碰巧就成了PASSION(激情)这个字。这七个重要的项目就是:Profit(利润)、Ambition(愿望)、Sincerity(诚实)、Strength(真正的强大)、Innovation(钻研创新)、Optimism(积极思考)和Never Give Up(决不放弃)。


总监制:吴亮

监制:夏宇

责任编辑:戴丽丽 李逸博

编务:谢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