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史杂谈:莽古尔泰宴请皇太极,因疏忽一细节,致使1000多人被斩

 金色年华554 2017-10-10

努尔哈赤临终前留下遗诏,宣布了由四大贝勒共理国政制度。四贝勒皇太极继承汗位之后,每次朝议,都要与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并排而坐,身为大汗的皇太极,无法凸显自己独尊的身份,一直试图打破这种四人并坐的局面。

清史杂谈:莽古尔泰宴请皇太极,因疏忽一细节,致使1000多人被斩

二贝勒阿敏在没有得到皇太极的许可下,擅自放弃了关内的四座城池,皇太极抓住机会,严厉治罪阿敏,削了贝勒爵位,又将其判了无期徒刑,关入大牢。之后只剩下了三人并坐,皇太极居中,这下总算找回了点做皇帝的感觉。但皇太极并未满足现状,仍然在找机会独揽大权。

皇太极将入主中原作为战略目标,首先就要突破明军的宁锦防线,欲破宁锦,就要先拿下外围的大凌河。皇太极将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莽古尔泰。守卫大凌河的明将祖大寿,其麾下的关宁铁骑战力并不在八旗军之下,并依险据守,使得莽古尔泰的正蓝旗损兵折将,伤亡巨大。

莽古尔泰回去找皇太极,要求增加兵力,皇太极不仅回绝了莽古尔泰的请求,还当面怒斥其作战不利。莽古尔泰觉得又委屈又冤枉,顿时火冒三丈,与皇太极争辩起来,激动时竟然忘了君臣有别,抽出佩刀对准皇太极。辛亏胞弟德格类及时劝阻,才避免了大逆不道的之举。

清史杂谈:莽古尔泰宴请皇太极,因疏忽一细节,致使1000多人被斩

事后,皇太极念及兄弟之情,只是免去了莽古尔泰的贝勒之名,削减了点兵力和财物,并未做更严厉的惩罚。大贝勒代善见此情形,也主动提出不再并坐。自此,皇太极终于集皇权于一身,总揽朝政。

莽古尔泰本是努尔哈赤嫡子,没能继承汗位,已是耿耿于怀,这下又被削了爵位,心中愤恨不平。同生母的妹妹莽古济作为旁观者,已清楚的看到,皇太极借机打压莽古尔泰,削弱其实力的意图,她提醒莽古尔泰,皇太极不会就此罢休的。

清史杂谈:莽古尔泰宴请皇太极,因疏忽一细节,致使1000多人被斩

莽古尔泰与皇太极失和,现又在御前露出兵刃,自己的大不敬之举动,给皇太极留下把柄,想来有些后怕。要是日后皇太极以此为借口整自己,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弄不好还丢了性命。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杀了皇太极,抢回本该属于自己的皇位,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莽古尔泰马上召集同生母的弟弟德格类,还有妹妹莽古济,密谋弑君夺位。经过一番商议,决定以莽古尔泰赔罪为名,在府中设宴,酒中下毒,请皇太极来赴宴。然后在纸上写下符咒盟誓,再以火焚烧保佑行事成功。

清史杂谈:莽古尔泰宴请皇太极,因疏忽一细节,致使1000多人被斩

就在莽古尔泰摆好酒宴,命人去请皇太极,期待着夺位成功时,最终等来的不是皇太极,而是正黄、镶黄两旗的士兵包围了莽古尔泰的王府,莽古尔泰大惊,很显然,他的计划败露了。原来,莽古济的家奴冷僧机趁机向皇太极告发了这场阴谋。

冷僧机跟随莽古济多年,是非常信任的家奴,因此百密一疏,兄妹三人谋划之时并未回避冷僧机,他们怎么都不会想到,这个平时貌似忠心耿耿的家奴会在关键时刻出卖自己。冷僧机见此良机,如果告发有功,就能改变一生为奴的命运。

清史杂谈:莽古尔泰宴请皇太极,因疏忽一细节,致使1000多人被斩

当皇太极听说莽古尔泰密谋弑君篡位的消息,马上派手下亲兵包围王府,抓了莽古尔泰、莽古济、德格类等主谋,又在王府中搜出金国皇帝之印,原来莽古尔泰早早就把皇印准备好了,原以为是胜券在握,没想到会失败。

鸿门宴之后,正值壮年的莽古尔泰和德格类相继离奇暴毙,这不免令人生疑,或许皇太极不愿背负杀兄的名声,而秘密的处决了二人。对于莽古济则采用了更为狠毒的方式——凌迟,割肉3357刀而死,受尽了折磨。莽古尔泰长子以及正蓝旗主将被处斩,其余五子被贬为奴,王府众人及正蓝旗士兵一千余人遭处决,一时间盛京血流成河。

清史杂谈:莽古尔泰宴请皇太极,因疏忽一细节,致使1000多人被斩

而那个告密的家奴冷僧机,则因自首有功,入籍正黄旗,被封为三等梅勒章京,直到顺治亲政后,因受到多尔衮谋逆罪牵连,被处以极刑,算是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