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陶瓷文化常见行话——古瓷器典型特征 中

 自华居 2017-10-11

堆脂——明代人对宋代瓷器釉质描绘用语。最早见于明代高濂《遵生八签》,有 '汝窑馀常见之,其色卵白,汁水莹厚如堆脂'记载。后人对釉质肥润的瓷器多用'堆脂'来形容。

泪痕——宋定窑瓷器釉面的特征之一。因外部釉厚下垂,象落泪厚留下的痕迹,故名。最早见于曹昭《格古要论》 ,文中有'外有泪痕者是真'句,以此作为鉴别真假定窑的标准。《清秘藏》、《博物要览》等多引用之。

蚯蚓走泥纹、蚯蚓釉——北宋后期禹县均窑所烧宫廷瓷器釉面特征之一。因素烧过的坯体在施釉后晾坯乾燥不当,釉层产生裂痕,高温烧制过程中釉料使发生流淌而填平裂痕,这就行成了如蚯蚓在湿泥土上爬过(蠕动)的痕迹。禹县古瓷窑遗址虽已发现近百处,然蚯蚓走泥纹只在均台遗址大量发现。

蟹爪纹——瓷器釉面的纹片如蟹爪,故名。最早见于明代曹昭《格古要论》 汝窑和官窑条都记载“......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有蟹爪纹紫口铁足色好者与汝窑相类......'。

鱼子纹——在单色釉瓷器表上出现非常细碎的开片,纹路交错,形成许多细眼,极具观赏价值,因其状如鱼子,故名。由于工艺复杂,烧制难度极高,存世量极稀少,属开片釉中之极其名贵的釉种。宋代名窑均有烧制,清代有仿中精品。现代仿品多。

铁锈花——瓷器装饰彩品种之一。即用含有氧化铁的斑花石作颜料,在瓷坯上描绘图案,经高温烧制而成,特点是釉层里呈现灿烂的铁锈红(褐)色花纹,故名。铁锈花为北方磁州窑系宋、元、金时期的特有品种,宋代山西黑瓷即见有此种装饰,清雍正、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也有铁锈花的生产,其釉料中除铁外,还有适量的锰,釉面呈赤褐色。清寂园叟《陶雅》有载曰:“紫黑色釉,满现星点,灿烂发亮,其光如铁”。

开片——瓷器釉层有裂纹称开片,是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裂纹仅限于釉层,而不及胎。湖南电视台《东方寻宝》报名||一三一四二零二二零五五||开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开裂原是瓷器烧制中的一个缺点,但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而制出的开片釉(即裂纹釉),变成为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了。宋代的汝、官、哥窑都有这种产品。以宋代哥窑产品最为著名。开片又称冰裂纹, 釉面裂纹形同冰裂,按颜色分有鳝血、金丝铁线、浅黄鱼子纹,按形状分有网形纹、梅花纹、细碎纹,按大小分有牛毛纹、柳叶纹、蟹爪纹、鱼子纹等。宋代以后景德镇窑历代都有仿烧哥窑瓷器。

芒口——对瓷器口部无釉者的称谓。北宋苏轼《志林》曾有 '真玉须定州磁芒所不能伤者乃是'的说法;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也有'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的记载;则此芒字似有锋芒的含义。证以《吴越备史所载:吴越贡宋定瓷有镶金银口者,不镶金银口的仍占多数,使用时锋利的口缘会划破口唇,因此不堪使用,只能专用汝窑瓷器。

花口五出——亦称 '五出口'。指瓷器的口部为五花瓣者。系仿照花卉形式製作。唐人诗中咏赞花卉,有'花口五出'句,此名盖来源于此。碗口为四瓣或六瓣时,则称'四出口'或'六出口',六瓣以上的则统称'葵瓣口'或'莲花口'。

洗口——器物口部的一种样式,因其形如洗,故名。同样,凡口缘内收的,称 '敛口',外撇的,呈'撇口'或'敞口';口缘向上的称'直口';凡盘碗一类器皿,口向外折的,称'折沿'或'板沿'。

圈底——指陶器底部为圆形而向外凸出者。我国早期陶器底部多属这类形式,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普遍出现,红陶盆、钵、罐等器皿较多。圈底沿袭时间较长,到战国时期仍有。

圈足——陶瓷器足部的一种形式。指器物底部承以一个圆形圈以托起器身者。唐代瓶、壶、盘、碗等器已有圈足,但不普遍;宋以后盛行,各类器皿几全有圈足,很少例外。圈足形态有高低深浅之分,足壁有薄厚之别。其成型方法有镶接和旋削两种。由于各个时期的圈足挖足工艺略有区别,致使圈足的深浅、薄厚、足壁倾斜程度也有不同,成为鉴定器物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玉壁底——也叫玉璧型圈足,指唐代碗类中一种底形有如玉壁者。这种碗形多为浅式,碗身作四十五度斜出,圆形平底中心挖去一小片同心圆,形似玉璧,故名。底心内凹处有施釉与不施釉之分,施釉者只有圆环形地面露胎。唐代越窑、邢窑、长沙窑等南北各地瓷窑多烧制,是唐代中晚期比较盛行的一种碗式。有的在外口凸起一周边饰,北方白瓷窑比较多见。

双底足——也称 '双圈足'。清康熙前期景德镇流行的器物底足特有样式。多见于青花活五彩大盘,小盘也有双底足者,底部有书'康熙辛亥中和堂制'或'球琳珍玩'款识者,辛亥为康熙十年(1671),也有甲子、乙丑年者,则是康熙十一、十二年的产物。

白釉涩胎——明弘治年间瓷窑常用的一种烧瓷工艺,既挂釉时将先设计好的纹饰预留出来,不挂釉,烧成后以自然的胎色形成纹饰,另有一番装饰特色。创烧在明代之前。

涩圈——瓷坯叠烧前,为分别叠烧,将器物内心刮去一圈釉,无釉处即称“涩圈”,流行于金代和元代。特征哦

橘皮釉、浪荡釉、波浪釉——瓷器釉面凸凹不平如橘皮或波浪荡漾一般。波浪釉或称橘皮釉,一般釉厚才能形成,当火焰900度时釉开始熔化,由于没有及时投入新柴,釉面温度有所下降,使表面凝固,当新的柴禾投入,火焰再次升温,就会形成了波浪釉。明宣德时瓷器上就有这种橘皮釉,清雍正开始,也常能看到这种波浪釉,一直到道光末期、咸丰早期。波浪釉形状很难说有什么规律,雍正的瓷器上有的局部有波浪釉,有的整个器身皆波浪起伏,侧光下有的呈不规则的长短皱纹。嘉庆时波浪釉最常见,道光底部也会常见。鉴赏时需侧光看,可以看到釉面有类似橘子皮、波浪的效果,虽然不算是优点,但也不算是缺点,只是这类瓷器的一个鉴定要点。有人比较喜爱,有人觉得是瓷器烧造水平下降的结果,认为釉的表面呈现疙疙瘩瘩高低起伏不美观,而且随底釉不洁白,严重时候正面看也很明显,北京俗话叫它“鼻涕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