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鸡骨白

 美花1974 2017-10-11
  
  
    不识鸡骨白,莫玩良渚玉   

什么是鸡骨白

良渚地处杭嘉湖平原的江南水乡,良渚文化距今已有4000多年。所以,大部分的玉器出土时已呈现鸡骨白的颜色。正确地认识鸡骨白,搞清楚它形成的原因、特点、种类对于识别良渚玉器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先通过一些真品来看看什么是鸡骨白。

  一、鸡骨白形成的原因:
  良渚地处杭嘉湖平原的江南水乡,而且良渚文化距今已有4000多年。大家都知道江南水乡的水是偏酸性。在中学里学过: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的化学反应过程。良渚古玉在长达4000多年的时间里,在各种混合酸的作用下(草酸、硝酸——下雨打雷形成、碳酸——空气中二氧化碳溶于水)经过长期、缓慢的化学反应过程,大部分的玉器出土时已呈现鸡骨白的颜色,这是一个“钙化”的过程。(注:北方的土质呈弱碱性,故红山文化少见鸡骨白)。
  二、鸡骨白的特征:
  1、  白色:
  前人给这种白色起了一个名字叫鸡骨白,实际上良渚古玉的白色是有很多种的,它主要跟玉种、环境、钙化程度、沁色有关。
  2、一致性:
  鸡骨白和一般沁色不同之处是:沁色只是改变玉体表面或近表面处的颜色,所以,它一般是局部的。而鸡骨白是改变了玉体近表面处或玉体全部的玉质。所以,它表现出来的白色是呈现在全部所有的玉器表面。我把这种现象称为一致性。
  3、白色中常夹杂有少数的其它颜色的点和块:
  由于良渚古玉的成份复杂,在钙化时不可能所有的物质都呈现白色,所以会在白色中常夹杂有少数的其它颜色的点和块。但这种杂色的点和块同样经过4000多年的长期、缓慢的化学反应过程,所以,这种杂色的点和块象是从白色的下面透出来的,给人一种模糊不清的感觉。
  4、局部或全部已风化变质

什么是鸡骨白

  上图  所示的一个残件就是全部已风化变质的例子,已找不到一点原来玉质的样子。而下图的玉钺则是局部表面被风化,由于整个表面成浅灰色,只有上部和右上部仍可看出是鸡骨白的颜色。这块玉钺迎光可以看到是全部透亮的。我在本论坛上看到有人提出鸡骨白透不透光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一定的,局部表面被风化是透光的,全部已风化变质是不透光的。
另外,玉钺表面的棕褐色的条纹是草枝纹,它是铁锈沿着腐烂后草枝而形成的,这在良渚时期的玉石器的表面上是可以经常看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